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田子朴

双月刊

1007-4848

zgxxzz@vip.163.com

028-85422502,85422503

610041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全国性胸部及心脏血管外科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报道该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诊治经验、手术改进技术,以及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评论。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Abstract Journals》、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日间胸腔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及延迟出院危险因素分析

    徐璐路子蕴邱莉华许华晔...
    551-5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集中管理模式下日间病房收治的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患者围术期安全性,并分析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纳入南京鼓楼医院日间病房在2021年收治的VATS患者,分析患者围术期资料及延迟出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83例患者,其中男179例、女204例,年龄(46.09±14.82)岁.11例(2.87%)患者住院期间发生3~4级术后并发症,18例(4.70%)患者出院7 d内非计划门急诊就诊,6例(1.57%)患者出院30 d内再住院,其余患者出院30 d随访中均无明显不适.平均住院时间(2.27±0.35)d,48例(12.53%)患者延期出院.患者进行肺叶切除或肺联合切除手术[OR=3.015,95%CI(1.174,7.745),P=0.022]是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集中式日间手术管理模式下进行VATS安全有效,延迟出院与手术切除范围相关.

    日间手术胸腔镜手术快速康复外科延迟出院

    微创食管切除术联合三野或二野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257例近期疗效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孙曾锋刘军强范博士宋伟安...
    556-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患者接受微创食管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MIE)联合三野淋巴结清扫术(three-field lymphadenectomy,3-FL)或二野淋巴结清扫术(two-field lymphadenectomy,2-FL)的短期结果,探讨食管癌微创3-FL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2年3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胸外科行MIE(McKeown术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将患者分为3-FL组和2-FL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共257例食管鳞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11例、女46例,平均年龄(62.2±8.1)岁.3-FL组109例,2-FL组148例.3-FL组手术时间较2-FL组长约20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3-FL组比2-FL组清扫淋巴结个数更多(P<0.001)以及获得阳性淋巴结数更多(P=0.003),且两组病理N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3-FL组和2-FL组吻合口瘘(P=0.667)、乳糜瘘(P=0.421)、喉返神经损伤(P=0.081)、肺部并发症(P=0.601)、肺炎(P=0.061)、心脏并发症(P=0.383)、总并发症(P=0.147)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严重程度(Clavien-Dindo分级)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152).结论 微创食管癌3-FL可提高淋巴结的清扫率及肿瘤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但不增加手术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食管鳞癌微创食管切除术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二野淋巴结清扫术

    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生物标志物的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

    袁磊沈志明孙飞单一波...
    562-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生物标志物研究的发展现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2017-2021年收录的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研究.通过CiteSpace对该领域文献的年度分布、期刊、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426篇文献,包括298篇论著、128篇综述.年平均发文量约为85篇,发文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肿瘤微环境、液体活检等为该领域的热点关键词.结论 未来将液体活检、肿瘤微环境生物标志物与影像组学分析联合起来,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体内淋巴细胞的免疫状态以及病灶特征等肿瘤相关信息进行更加精准的评估可能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采用经心尖人工腱索植入装置建立二尖瓣反流动物模型

    钟丽珊杨燕晨黄燕莹汪珍忠...
    570-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经心尖人工腱索植入装置建立二尖瓣反流动物模型,并验证装置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方法 以大白猪为实验动物(n=12),在经心表超声引导下,经心尖小戳口植入二尖瓣人工腱索,通过调整人工腱索长度牵拉瓣叶导致二尖瓣反流.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3个月记录心脏超声指标.结果 所有模型均建立成功,术中及随访期无死亡,术后即刻二尖瓣均为中度反流.与术前相比,随访3个月时二尖瓣反流程度、心脏各径线均不同程度增加(P<0.05).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超声引导经心尖植入腱索牵拉二尖瓣瓣叶的方法可稳定可靠地建立二尖瓣反流动物模型.

    二尖瓣反流动物模型经心尖人工腱索植入装置

    肺腺癌ceRNA调控网络构建及AFAP1-AS1功能验证

    王会新李倩侯晓雯史新竹...
    576-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特异性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相关的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网络,并分析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actinfilament-associated protein 1-antisense RNA1,AFAP1-AS1)在LUAD中的功能机制,以期为LUAD治疗靶点研究提供新的方向.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性基因库(GEO)中下载LUAD的基因芯片,并使用GEO2R在线软件筛选LUAD与正常组织之间具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并通过在线数据库预测其靶基因,构建ceRNA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在细胞实验中,对AFAP1-AS1进行基因敲除并构建siRNA,通过细胞转染法转染LUAD细胞A549.用CCK8、Transwell、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能力.结果 在LUAD的芯片中共鉴定出6个差异表达lncRNA和494个差异表达的mRNA.ceRNA网络共涉及6个lncRNA、22个miRNA和55个mRNA.富集分析发现mRNA与癌症相关通路有关.在细胞实验中,敲除AFAP1-AS1可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且AFAP1-AS1促进细胞凋亡.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lncRNA介导的ceRNA网络,这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研究LUAD的作用机制.此外,通过细胞实验,本研究发现AFAP1-AS1有潜力作为LUAD的治疗靶点.

    生物信息学肺腺癌竞争性内源RNA长链非编码RNA肌动蛋白纤维相关蛋白1-反义RNA1

    逆向分期杂交技术在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灌注不良综合征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杨鹏谢毅刘宇张煜...
    585-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逆向分期杂交技术在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灌注不良综合征外科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纳入2019年5月-202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灌注不良综合征患者.所有患者通过术前评估后优先急诊介入手术改善远端灌注,限期内再行二期杂交手术修复近端主动脉病变.回顾性分析患者围术期相关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数据.结果 纳入5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1例,中位年龄58岁.其中3例以下肢缺血和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2例以肠道灌注不良为主要表现.5例患者均优先采用介入手术植入覆膜支架或裸支架和必要的分支动脉处理,再二期实施杂交手术,其中包括Ⅰ型杂交2例、Ⅱ型杂交1例和Ⅲ型杂交2例,手术成功率100.0%.患者均顺利出院,灌注不良脏器功能均恢复正常,仅1例患者出院时病变下肢肌力恢复至4级.所有患者无截肢、开腹探查肠道切除及长期血液透析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逆向分期杂交技术应用于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远端灌注不良综合征的外科治疗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围术期生存率和改善临床结局.

    逆向分期杂交主动脉夹层灌注不良综合征介入优先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个性化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研究

    王仕奇王凌云林志鸿朱鹏...
    594-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个性化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数值模拟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B型主动脉夹层发展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行为以及规律.方法 基于三维模型重建理论,通过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1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图像,利用相关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进行重构个性化主动脉三维模型.利用CFD对重构的模型进行流体力学仿真.结果 三维重建模型可以直观地观察夹层发展不同阶段假腔的变化趋势.通过流体力学仿真得到夹层发展不同阶段的血液流速、压力、壁面剪切应力、血管壁Von Mises应力等多个参数的变化规律.结论 分析相关参数在夹层发展阶段的血流动力学行为和规律,结合临床医学检测,能够反映疾病发展情况,最终为主动脉夹层的科学诊断提供更多的理论和方法.

    计算流体力学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流固耦合

    肺动脉重建矫治婴幼儿孤立性单侧肺动脉缺如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闫新建陈寄梅岑坚正温树生...
    600-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明确婴幼儿单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pulmonary artery,UAPA)行肺动脉重建后肺动脉压变化、"新"肺动脉狭窄及再次手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19日-2021年4月15日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肺动脉重建术UAPA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其肺动脉压变化、"新"肺动脉狭窄及再次手术情况.结果 纳入5例患儿,其中男4例、女1例,手术年龄为13 d~2.7岁.5例患儿均行心脏增强CT扫描,其中2例行肺静脉逆行楔形造影明确诊断及术前评估.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术中肺动脉直接测压提示5例患儿均存在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31.3±16.0)mm Hg;肺动脉重建术中即时肺动脉压下降至(16.8± 4.2)mm Hg.平均随访(18.9±4.7)个月,随访期间5例患儿均存活;1例患儿出现"新"肺动脉狭窄而再次手术.结论 肺动脉重建矫治婴幼儿UAPA可有效缓解肺动脉高压,术后需密切随访"新"肺动脉通畅情况,必要时需再次行肺动脉成形术.

    肺动脉重建单侧肺动脉缺如先天性心脏病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在肺癌外科中的应用现状

    张崎戴维魏星李强...
    606-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PRO)在肺癌外科中日益受到重视,逐步成为肺癌外科临床研究的重要结局指标和症状管理的重要工具.常用的肺癌特异性PRO量表包括:肺癌症状量表、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及肺癌特异性量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量表-肺癌子表、安德森症状量表-肺癌子表、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和肺围手术期症状量表.在肺癌外科领域中,目前肺癌特异性PRO量表的应用在量表选择、数据采集和结局应用等方面尚缺乏权威的实施规范.本文旨在对PRO量表在肺癌外科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患者报告结局量表肺癌外科临床应用综述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评估系统研究进展

    王恩平罗书画安琪
    613-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手术难易程度差异较大,为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最大化患者的手术获益,既往已有多种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难度评分系统,用于评估不同难易程度的外科手术风险.心脏解剖畸形的完全矫治是常见的手术难题,目前研究表明矫治效果与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提出了关于心脏解剖畸形矫治程度的新型评分体系.因此,本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的不同评估方法,从而优化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评估系统,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评估系统手术技术表现残余畸形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