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田子朴

双月刊

1007-4848

zgxxzz@vip.163.com

028-85422502,85422503

610041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全国性胸部及心脏血管外科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报道该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诊治经验、手术改进技术,以及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评论。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Abstract Journals》、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球囊扩张瓣膜介入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单中心早期疗效观察

    李易航张靖男房芳万俊义...
    1007-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使用球囊扩张瓣膜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早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Sapien 3瓣膜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后即刻、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超声及随访结果.根据Sievers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二叶式主动脉瓣组和正常组.结果 纳入患者62例,其中男31例、女31例,平均年龄(71.44±9.17)岁.61例(98.39%)患者成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未见严重并发症及心因性死亡.超声提示术后主动脉瓣跨瓣压差低于术前(P<0.001),且此效应持续至术后12个月.球囊扩张瓣膜对不同主动脉瓣形态患者治疗后,瓣膜狭窄情况均有改善.结论 应用球囊扩张瓣膜介入治疗不同瓣膜形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良好.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球囊扩张瓣膜二叶式主动脉瓣

    分期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疗效分析

    施焘滕乐群张永保房杰...
    1014-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分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9月阜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分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析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心肌梗死、脑梗死和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58例患者,其中男47例、女11例,手术年龄52-77(64.2±5.6)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发生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1例、死亡1例,术后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5.2%.平均随访时间为18.3个月,随访期间发生脑梗死1例、死亡2例,整体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0.3%.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log-rank,P=0.037)和置入闭环支架(log-rank,P=0.030)患者术后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有既往陈旧性脑梗死的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log-rank,P=0.044).结论 分期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安全可行.

    颈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分期手术

    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右位主动脉弓合并Kommerell憩室的疗效分析

    钟永亮唐兵陈苏伟葛翼鹏...
    1020-10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治疗右位主动脉弓(right-sided aortic arch,RAA)合并Kommerell憩室(Kommerell's diverticulum,KD)的临床经验及早中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4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治疗RAA合并KD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胸骨正中切口、中低温停循环联合选择性脑灌注下手术.结果 共纳入8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51.88±9.6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合并KD动脉瘤及迷走左锁骨下动脉,其中同时合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例、主动脉弓假性动脉瘤1例、急性B型主动脉壁内血肿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例.术中均重建左锁骨下动脉;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全组平均手术时间(6.25±1.16)h,体外循环时间(157.75±40.0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7.75±33.10)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8.50±5.55)min.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早期死亡1例.术后随访(3.58±2.08)年,随访率100.00%.随访期间无死亡.1例随访发现近端吻合口漏持续存在,随访期间无主动脉扩张及气管、食管压迫症状,未行再干预.其余患者主动脉重塑良好、KD瘤腔完全血栓化,无主动脉事件及气管、食管压迫症状.结论 对于合适的RAA合并KD患者,直视支架象鼻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可获得满意的早中期临床结果.

    直视支架象鼻手术右位主动脉弓Kommerell憩室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瘤

    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与微创经胸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短期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李可勇成涛金大成叶智博...
    1027-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inflatable video-assisted mediastinoscopic transhiatal esophagectomy,IVMTE)和微创经胸食管切除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thoracic esophagectomy,MITE)治疗食管癌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索建库至2023年12月公开发表、比较IVMTE与MITE治疗食管癌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的质量,采用Cochrane评价手册对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4个研究(12个病例对照研究、1个前瞻性队列研究,NOS评分≥7分;1个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低),包括1 163例患者,其中 IVMTE 组 525 例,MITE 组 638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IVMTE 组手术时间[MD=-60.42,95%CI(-83.78,-37.07),P<0.001]、术后住院时间[MD=-2.44,95%CI(-2.93,-1.94),P<0.01]较 MITE 组短;术中出血量[MD=-34.67,95%CI(-59.11,-10.23),P=0.005]、术后 3 d 总引流量[MD=-286.66,95%CI(-469.93,-103.40),P=0.002]、术后肺部感染率[OR=0.38,95%CI(0.26,0.56),P<0.001]、肺漏气发生率[OR=0.12,95%CI(0.02,0.63),P=0.01]和总并发症发生率[MD=0.41,95%CI(0.22,0.75),P=0.004]较MITE组低或少;而在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MD=-3.52,95%CI(-6.36,-0.68),P=0.02]、术中喉返神经损伤[OR=1.78,95%CI(1.22,2.60),P=0.003]方面MITE组更具有优势;而两组吻合口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MITE相比,IVMTE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术后3 d总引流量更少、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而在喉返神经损伤、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MITE术式更具有优势.

    充气式纵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食管癌系统评价/Meta分析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的网状Meta分析

    高鑫王铄链许帅马文文...
    1035-1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最佳的新辅助治疗策略,为临床制定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在RStudio环境下使用R3.6.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24项研究,包括5 286例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单独接受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CT)、新辅助放疗(neoadjuvant radiotherapy,NRT)或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后联合手术治疗.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较低.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相比,NCRT[HR=0.77,95%CI(0.70,0.85)]和NCT[HR=0.89,95%CI(0.81,0.98)]后联合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NCRT还可显著降低食管癌患者局部复发[OR=0.43,95%CI(0.30,0.58)]和远处转移[OR=0.71,95%CI(0.52,0.93)]发生率.但 NCRT[RR=1.30,95%CI(0.77,2.20)]会增加患者术后30d死亡率.结论 现有的证据表明NCRT联合手术是治疗可切除食管癌患者的最佳选择,但该治疗方法有增加术后30 d死亡率的风险.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优化NCRT方案,以期在改善患者OS的同时有效降低术后死亡率.此外受纳入研究质量的影响,该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予以佐证.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化疗放疗放化疗网状Meta分析

    快速现场评估联合超声支气管镜下穿刺诊断肺/纵隔病变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唐正能葛杰龚丽明王东坤...
    1043-1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快速现场评估(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在超声支气管镜(endobronchial ultrasound,EBUS)下肺及纵隔病变穿刺活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搜集EBUS联合ROSE穿刺诊断肺/纵隔病变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8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和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包括9篇回顾性研究和6篇前瞻性研究,共计3 577例患者.对主要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ROSE联合EBUS组的样本充分性[RD=0.10,95%CI(0.05,0.15),P<0.000 1]、总体诊断率[RD=0.07,95%CI(0.04,0.10),P<0.000 1]、恶性病变诊断率[RD--0.06,95%CI(0.02,0.09),P=0.004]显著高于EBUS组.对肺部病变和纵隔病变诊断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ROSE 联合 EBUS 组对肺部病变[RD=0.12,95%CI(0.08,0.17),P<0.00001]及纵隔病变[RD=0.06,95%CI(0.01,0.12),P=0.02]的诊断率高于EBU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OSE联合EBUS的总体诊断率、恶性诊断率分别为90%、92%.对次要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ROSE联合EBUS组较EBUS组穿刺次数[MD=-1.16,95%CI(-1.89,-0.43),P=0.002]显著减少,两组手术操作时间[MD=0.09,95%CI(-5.22,5.39),P--0.97]及并发症发生率[RD=-0.06,95%CI(-0.13,0.01),P=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OSE可以提高EBUS在肺/纵隔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有临床运用价值.

    快速现场评估超声支气管镜穿刺活检肺部病变纵隔病变系统评价/Meta分析

    不可切除食管鳞癌转化手术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冉兴强施贵冬周瑜杨毫...
    1050-1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管鳞状细胞癌(鳞癌)由于缺乏浆膜,很容易穿透食管壁侵犯邻近器官.cT4b期肿瘤累及主动脉、椎体、气管或支气管邻近器官被认为不可切除.对于不可切除的食管鳞癌,推荐行根治性放化疗或化疗,然而,治疗效果欠佳.随着转化手术的提出,对于最初因邻近器官浸润或远处转移而无法切除的食管肿瘤患者经诱导治疗后可行手术切除.本文就近年来关于不可切除食管鳞癌的转化手术研究作一综述,旨在探讨转化手术的临床应用前景.

    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可切除转化治疗转化手术综述

    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新辅助免疫治疗进展

    黄俊俊孙久贺张士法刘洪锋...
    1058-1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手术是治疗可切除食管癌的首选方案,但是在局部晚期食管癌中,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最佳方案.其中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已成为一种标准治疗手段,新辅助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放化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随着免疫治疗在晚期食管癌的一线、二线治疗中都取得显著的疗效以及可接受的毒性,新辅助免疫治疗成为当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研究热点.本文就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的最新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进行阐述.

    新辅助免疫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癌综述

    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心房颤动合并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

    陈敏任邦嘉欣李文韬曾锐...
    1066-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卒中和出血风险高,口服抗凝药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或禁忌证.左心耳封堵术已作为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药物替代方案,但左心耳封堵术在房颤合并慢性肾脏病人群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需进一步证实,本文拟就左心耳封堵术治疗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心房颤动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病左心耳封堵术综述

    胸腔镜下扩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极重度代偿性多汗一例

    涂远荣杜泉陈剑锋林敏...
    1071-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代偿性多汗(compensatory hyperhidrosis,CH)是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ndoscopic thoracic sympathotomy,ETS)治疗手汗症术后最常见的副作用.极重度CH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交等日常活动,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降低.防治CH是当前手汗症微创外科亟待解决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本文报道1例术后极重度CH 8年的29岁男性患者,2023年12月11日及2024年1月3日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分期单侧胸腔镜下R4~R10扩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expanded sympathotomy,ES),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无手汗复发以及其他并发症,疗效满意.

    手汗症代偿性多汗扩大胸交感神经切断术胸腔镜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