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田子朴

双月刊

1007-4848

zgxxzz@vip.163.com

028-85422502,85422503

610041

成都市国学巷37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由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的全国性胸部及心脏血管外科高级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主要报道该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成果、临床诊治经验、手术改进技术,以及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评论。 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Abstract Journals》、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纳米颗粒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

    徐翔宇袁磊孙飞沈志明...
    1139-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当前纳米颗粒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热点,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关于纳米颗粒在NSCLC治疗中应用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1月.采用CiteSpace、VOSviewer和文献计量在线分析平台(https://bibliometric.com/)对文献数量、来源期刊、作者、机构、国家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英文文献742篇,文献发表数量从2011年开始逐年递增,2020年达到年发表量顶峰.纳米颗粒与NSCLC治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和日本.我国是该领域的研究大国,但是缺少与其他国家或相关机构的合作.众多研究机构中,中国科学院是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关键词分析发现,从2018年开始"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颗粒"和"光热疗法"成为最新的突现词.不仅如此,"药物递送"等相关关键词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表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颗粒在光热疗法中的应用可能是当前NSCLC治疗的研究热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论 目前纳米颗粒与NSCLC治疗的国内研究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选取不同材料的纳米颗粒并与其他NSCLC疗法进行有机结合有望改善NSCLC患者预后;在未来尝试开发不同来源与结构的纳米颗粒并辅以光热疗法进行NSCLC治疗可能成为纳米颗粒在NSCLC治疗中的研究热点.

    纳米颗粒非小细胞肺癌文献计量学可视化

    心肺运动试验在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预测中应用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任梦怡李瑾张明张淼...
    1148-1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2018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PET相关数据(含肺功能),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77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其中男59例(76.6%)、女18例(23.4%),年龄47~80岁.非并发症组42例(54.5%),并发症组35例(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指数、肿瘤分期、术后住院时间、峰值功率(peak work rate,WRpeak)、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oxygen uptake per kilogram,VO2peak/kg)、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ntilatory equivalent for carbon dioxide slope,VE/VCO2 slope)、第 1 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aximum expiratory flow rate,MMEF)与术后并发症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MI[OR=1.35,95%CI(1.03,1.77),P=0.031]、VO2peak/kg[OR=0.64,95%CI(0.45,0.93),P=0.018]、无氧阈摄氧量(oxygen uptake-anaerobic threshold,ATVO2)[OR=0.66,95%CI(0.44,0.98),P=0.044]、VE/VCO2 slope[OR=1.49,95%CI(1.10,2.02),P=0.011]是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BMI、VO2peak/kg、ATVO2/kg 和 VE/VCO2 slope 预测术后并发症的灵敏度为 82.10%,特异度为 87.44%,95%CI(0.744,0.955),预测准确性较好.结论 BMI、VO2peak/kg、ATVO2/kg、VE/VCO2 slope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指标.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心肺运动试验肺功能

    肺移植护理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应金宏王莺王秋香
    115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国内外有关肺移植护理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为未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思路与方向.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2月肺移植护理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分析,重点包括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352篇、英文文献126篇,国内外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文文献核心作者34名,英文文献核心作者83名.核心作者带领团队推动研究发展和促进国内外合作,目前各研究团队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中文文献关键词包括护理、肺移植、体外膜肺氧合、肺康复、肺移植术、并发症,英文文献关键词包括lung transplantation、quality of life、international society、disease、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中国知网数据库共获得15个聚类群及25个突现关键词,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共获得12个聚类群及25个突现关键词.结论 国内外肺移植护理研究持续得到关注,研究方式日益精进,未来研究可在临床诊疗及护理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患者围术期的全身心护理,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肺移植护理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

    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单纯主动脉瓣反流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车波徐承义徐文杰孙梦琪...
    1164-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femoral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F-TAVR)治疗高危单纯主动脉瓣反流(pure aortic regurgitation,PAR)患者的早期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0月在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和武汉亚心总医院接受TAVR治疗的PAR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TF-TAVR组和经心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apical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TAVR)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纳入54例PAR患者,其中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74.43±6.87)岁,TF-TAVR组25例,TA-TAVR组29例.与TA-TAVR组相比,TF-TAVR组术前N 末端 B 型利钠肽前体值更低[808.50(143.50,2 937.00)pg/mL vs.2 245.00(486.30,7 177.50)pg/mL,P=0.015]、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56.00±6.92)mm vs.(63.07±10.23)mm,P=0.005]和窦管交界直径[(32.47±4.41)mm vs.(37.65±8.08)mm,P=0.007]更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1个月随访,仅TF-TAVR组1例死亡(脑出血);术后3个月随访,TF-TAVR组新增死亡2例(1例心源性猝死,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TA-TAVR组无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随访,TF-TAVR组无新增死亡病例,TA-TAVR组新增死亡1例(死亡原因不明确).两组随访期内全因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TF-TAVR组新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比例为36.0%,TA-TAVR组为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两组瓣周漏(≥中度)、瓣中瓣、置入第2枚瓣膜、瓣膜移位、脑血管事件、主要血管并发症、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新植入永久起搏器和中转外科手术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F-TAVR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和新植入永久起搏器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6.0%和40.0%.结论 与TA-TAVR比较,TF-TAVR治疗高危PAR患者可行,其术后早期安全性及有效性与TA-TAVR相当.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股动脉经心尖单纯主动脉瓣反流

    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通气管理临床实践的全国性调查研究

    贺佳鑫玉红李雪霏余海...
    1174-1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我国心脏手术麻醉医师在成人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中通气管理的临床实践,分析肺保护性通气(lung-protective ventilation,LPV)策略的临床应用与理论认识之间是否存在差距.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021年9月-2022年2月向中国30家医院(心脏手术量>1000台/年)的心脏手术麻醉医师发送电子调查问卷.结果 共回收问卷323份,有效问卷297份,有效率92.0%.在非CPB期间,联合使用小潮气量(tidal volume,VT)、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和肺复张手法(alveolar recruitment maneuver,ARM)的麻醉医师占 84.8%(252/297);90.6%(269/297)的麻醉医师采用小VT 通气(6~8 mL/kg);92.3%(274/297)设置 PEEP,其中 PEEP 水平<5 cm H2O 占 57.9%(172/297);67.3%(200/297)常规实施ARM,其中86.2%(256/297)采用手控ARM.在CPB期间,89.9%(267/297)的麻醉医师不实施肺通气,29.6%(88/297)主动实施ARM.结论 在中国成人CPB心脏手术通气管理中,大多数麻醉医师应用联合小VT、PEEP和ARM的LPV策略,除小VT的应用较一致外,其他通气参数的设置在麻醉医师之间存在差异.同时,LPV的临床实践与理论认识也存在差距.

    问卷调查肺保护性通气体外循环心脏手术

    主动脉夹层细胞焦亡相关miRNAs筛选及功能分析

    古丽娜孜·叶斯塔依王琪伊力哈木江·克尤木马翔...
    1181-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并验证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AAD)细胞焦亡相关miRNAs的功能.方法 下载GEO数据库中基于miRNA芯片的微阵列数据集,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miRWalk数据库预测靶基因.以"pyroptosis"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搜索与细胞焦亡相关基因(pyroptosis-related genes,PRGs),韦恩图取PRGs和差异miRNAs预测的靶基因交集为AAD的PRGs,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Hubba筛选AAD关键PRGs,进而确定AAD细胞焦亡相关miRNAs.收集性别、年龄匹配的AA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主动脉组织,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验证关键基因及miRNAs.结果 共筛选出46个AAD差异表达的miRNAs,通过韦恩图得到49个AAD的PRGs.GO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在半胱氨酸内肽酶调控的凋亡中起重要作用.KEGG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富集于沙门菌感染、坏死性凋亡和Nod样受体信号通路.cytoHubba筛选的AAD关键PRGs为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ysteine aspartase-1,Caspase-1)、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 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进而获得 12 个 AAD 细胞焦亡相关 miRNAs.分别获取AAD和健康人群主动脉组织,各6例,其中AAD组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48.70±6.35)岁;健康对照组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45.30±4.58)岁.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结果显示,与健康主动脉相比,AAD患者主动脉组织中Caspase-1表达上调,对应的miRNAs为miR-198、miR-3202和miR-514b-5p,表达均下调.结论 AAD关键PRGs为Caspase-1、IL-1β和TNF,其中Caspase-1表达上调,3个对应的miRNAs表达下调,为AAD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急性主动脉夹层细胞焦亡miRNAs

    达芬奇机器人与电视胸腔镜辅助手术治疗纵隔肿瘤临床效果比较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曾伟强党海丽苟云久
    1190-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Sino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筛选有关 RATS 与VATS治疗纵隔肿瘤临床效果比较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10日.由2名检索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对纳入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3个研究,包括5 646例患者,NOS评分均≥6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VATS组相比,RATS组术中失血量更少[MD=-18.11,95%CI(-26.12,-10.09),P<0.001],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MD=-0.79,95%CI(-1.09,-0.49),P<0.001]和术后住院时间[MD=-1.00,95%CI(-1.36,-0.64),P<0.001]更短,术后第 1d 引流量[MD=-5.53,95%CI(-9.94,-1.12),P=0.010]和术后引流总量[MD=-88.41,95%CI(-140.85,-35.97),P=0.001]更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66,95%CI(0.46,0.94),P=0.020]和术中中转开胸率[OR=0.32,95%CI(0.19,0.53),P<0.001]更低,住院费用更高[MD=2.60,95%CI(1.40,3.79),P<0.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5.94,95%CI(-1.45,13.34),P=0.120].结论 RATS辅助纵隔肿瘤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VATS相比,患者术中失血量更少、中转开胸率更低、术后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微创手术系统评价/Meta分析

    新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有效性和安全性单组率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李海天刘晴李斌陈玉珍...
    1198-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新辅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3年3月,关于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NSCLC的相关研究,由两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单臂研究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methodological index for non-randomized studies,MINORS)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6篇文献,涉及965例患者.单臂研究MINORS评分均≥12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NSCLC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率、主要病理缓解率、客观缓解率、部分缓解率、手术率和R0切除率分别为39%[RD=0.39,95%CI(0.31,0.47)]、59%[RD=0.59,95%CI(0.53,0.65)]、72%[RD=0.72,95%CI(0.65,0.80)]、62%[RD=0.62,95%CI(0.56,0.69)]、86%[RD=0.86,95%CI(0.81,0.92)]和 94%[RD=0.94,95%CI(0.92,0.97)].安全性方面: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RD=0.65,95%CI(0.52,0.78)],其中,3~5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RD=0.16,95%CI(0.10,0.23)].结论 新辅助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可切除NSCLC患者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并且安全性较好.

    非小细胞肺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单组率系统评价/Meta分析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木楠何秋煜陈名桂邱寅龙...
    1206-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危险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SinoMed),收集公开发表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9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Stata 12.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8篇,包括635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纳入文献的NOS评分为6~8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D=2.56,95%CI(1.61,3.52),P<0.001]、高血压[OR=1.77,95%CI(1.18,2.66),P<0.001]、EuroSCOREⅡ 评分[MD=0.70,95%CI(0.34,1.06),P<0.001]、频发房性早搏或房性心动过速[OR=3.77,95%CI(2.13,6.68),P<0.001]、左房直径[MD=1.64,95%CI(0.26,3.03),P=0.010]、左室射血分数[MD=-1.84,95%CI(-2.85,-0.83),P<0.001]、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OR=2.49,95%CI(1.29,4.81),P=0.006]、冠状动脉三支病变[OR=0.73,95%CI(0.54,0.97),P=0.030]、未使用 β 受体阻滞剂[OR=0.81,95%CI(0.69,0.96),P=0.010]、手术时间[MD=10.13,95%CI(8.15,12.10),P<0.001]、机械通气时间[OR=2.85,95%CI(1.79,3.91),P<0.001]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龄、高血压、EuroSCOREⅡ评分高、频发房性早搏或房性心动过速、左房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手术时间延长、机械通气时间延长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受纳入文献研究方法、内容和质量等因素限制,本研究结论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危险因素系统评价/Meta分析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

    孙振栋周一凡
    1215-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肌无力是临床上常见疾病,胸腺扩大切除术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要途径.正中开胸、胸腔镜、机器人是重要的手术方式.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胸腔镜手术在胸腺扩大切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术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其手术入路分为肋间入路、剑突下入路等,不同的手术入路各有优势,疗效各有不同.本文介绍达芬奇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适应证、技术步骤及效果,分析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达芬奇机器人重症肌无力胸腺扩大切除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