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唐希灿

月刊

1007-7669

xyylc_tougao@126.com

021-64511836

200233

上海市柳州路615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集中报道国内外新药的医药科技期刊,着重报道国内外新药的临床研究,介绍国内外新药的进展和动态。主要登载新药(包括老药新用)的临床试验、临床应用、药理、药物的临床药理、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相互作用与新药评价。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浓度

    徐宗良李盛建钱跹段虎...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奈玛特韦和利托那韦的血药浓度,并应用于治疗药物监测。方法 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后测定,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相)、乙腈(B相),采用等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40 ℃,使用EC-C18色谱柱,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结果 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通道分别为m/z 500 →110(奈玛特韦),m/z 721。2 → 296。3(利托那韦),m/z 614。4→421(内标瑞德西韦)。人血浆中奈玛特韦在0。01~10 μg·mL-1、利托那韦在0。01~2。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分别为79。56%~89。91%、82。03%~89。56%,日间及日内的RSD均小于15%,并且稳定性良好。采用该方法检测了 3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口服Paxlovid后的血药浓度,血药浓度范围在1。04~18。0 μg·mL-1之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MS/MS方法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能应用于COVID-19患者服用Paxlovid后的血药浓度监测。

    色谱法,高压液相串联质谱法奈玛特韦利托那韦血药浓度

    桑椹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实验验证

    乔靖怡李汉伟陈金香王灿...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桑椹抗肝纤维化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和通路,分析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方法 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获取桑椹的主要活性成分及相对应的作用靶点;在OMIM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中进行与炎症相关的疾病靶点预测,得到炎症相关基因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桑椹与炎症相关疾病的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桑椹总黄酮低、中、高剂量(75、150、300 mg·kg-1)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桑椹总黄酮干预,检测小鼠血清生化指标和炎症指标,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蛋白表达。结果 桑椹抗炎有关的主要活性成分有花青素、槲皮素、桑色素和β-胡萝卜素,抗炎的潜在靶点有80个,PPI网络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蛋白激酶B(AKT)1、白蛋白(AL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MMP9等核心靶点。涉及到的通路主要有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和Janus激酶(JAK)-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STAT)通路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及肝组织中炎症指标IL-6、TNF-α含量以及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桑椹总黄酮各剂量组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降低,肝组织中IL-6和TNF-α含量及MMP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肝损伤的病变程度减轻。结论 桑椹通过花青素、槲皮素等活性成分作用于IL-6、TNF-α、MMP9等靶点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主要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JAK-STAT等信号通路有关,其保肝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下调MMP9蛋白表达有关。

    桑椹炎症免疫肝纤维化网络药理学四氯化碳

    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痰热清注射液用药合理性评价

    杨万枝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痰热清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痰热清注射液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专业指南及相关文献,制定包括适应证、用法用量及溶媒选择等11个指标在内的痰热清注射液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细则,采用属性层次模型法对本院2021年1-12月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的198例归档病历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痰热清注射液不合理应用主要问题表现为使用疗程、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在这198例病历中,病历评价得分(MRS)≥90分为24例(12。1%),80 ≤ MRS<90 分为 44 例(22。2%),60 ≤ MRS<80 分为 82 例(41。5%),MRS<60 分为 48 例(24。2%)。结论 本院痰热清注射液使用基本合理,但在使用疗程、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和适应证等方面仍有问题。基于属性层次模型的评价方法简单实用,为药物合理性应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属性层次模型痰热清注射液药物利用评价合理用药

    维泊妥珠单抗联合BR方案桥接异基因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杨华李回军何金辉丘妙玲...
    75-78页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维泊妥珠单抗造血干细胞移植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24年投稿须知

    79-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