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医药
中国新医药

农圣

月刊

1726-9393

zgxyyzz@21cn.com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邮政28号信箱

中国新医药/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医学健康学会主办、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性医学药学月刊。凡科研课题论著、晋升中高级职称和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优先发表。所有投稿免收审稿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舒肝健脾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

    杨剑刘松青林彩
    4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舒肝健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舒肝健脾颗粒中的柴胡,白芍,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TLC色说中检出柴胡,白芍,延胡索.结论本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舒肝健脾颗粒的质量控制.

    柴胡白芍延胡索薄层色谱法

    不同他汀类调脂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比较

    裴保香周筱青
    46-48页

    六味地黄丸(汤)药理研究进展

    陈敏宋琪雯张力
    48-50页

    β-防御素hBD-2研究进展

    臧雷余江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生素的滥用带来严重的病菌耐药性问题.肽抗生素有多种抗微生物活性,且不易出现耐药性.通过对β-防御素hBD-2的基因结构、体内体外炎症部位的表达、功能的回顾分析,明确了β-防御素hBD-2的应用前景及发展方向,科研人员应致力于基因克隆表达的技术,研究开发hBD-2.

    肽抗生素基因结构表达应用

    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张瑛刘伟弘周瑞庆张瑾良...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从传统的保守治疗至手术治疗,以求达到恢复良好的颌关系和正常的咬合功能.方法通过对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骨折恢复的效果、以及可能带来的并发症.结果56例髁状突骨折中50例选择了行髁状突复位和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颌关系恢复良好,因能早期张口训练,颌间固定时间较保守治疗明显缩短,咬合功能良好,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结论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已是颌骨骨折治疗的最新理念,其正确的髁状突解剖复位是下颌骨行使正常运动功能的可靠保证.因此,手术治疗符合骨折治疗的动静结合原则,能促进骨折愈合,达到形态和功能的统一.但手术治疗也有可能产生一些并发症,如面部遗留瘢痕、手术不慎会损伤面神经,髁状突骨折中的囊内骨折,在骨折片较小时,术后可产生关节退行性变,固定材料松懈折断等.如何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进一步改进手术方法仍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髁状突手术治疗钛板固定

    关于中药现代化及研究开发

    刘文娟张虹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的药理作用虽然客观存在,但是理论依据较少,使得电视,报纸的广告宣传词都源于西药的药理作用,并且有些中药在提取与分离后没有了药效,使得中药的研究速度缓慢,在此我们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探讨中药的开发研究及现代化.

    中药开发现代化WTO

    DNA甲基化--肿瘤形成的新途径

    张晓兵杨丽华刘泽军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因组外遗传(epigenetic)机制与基因突变等基因遗传性变化对肿瘤的形成有同样的地位,DNA甲基化为重要的外遗传机制.DNA启动子高甲基化与抑癌基因转录失活有一定的关系,而DNA低甲基化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DNA甲基化也可导致点突变,这些与肿瘤的形成显著相关.DNA甲基化可作为肿瘤诊断的标记物、治疗监测手段,可作为肿瘤预后的判断.DNA甲基化为改变化疗药物耐爱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肿瘤外遗传DNA甲基化

    灭菌过程计算机验证系统

    孙娟冯清秀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计算机用于制药工艺过程的实时检测和控制,对系统软件、硬件进行设计实现,并能提供参数设置、文件管理、工艺合理性判断、语音报警、记录和打印等多种功能.

    验证系统铂电阻灭菌值

    云南香格里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步研究

    胡守敬罗家洪黄兴黎李晓梅...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香格里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状况,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香格里拉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成绩显著.结论香格里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有效的,建议进一步基线调查,完善补偿比例.

    香格里拉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健系统

    中药蒲参胶囊的研究综述

    王四旺谢艳华王剑波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蒲参胶囊系由何首乌、泽泻、丹参、川芎、赤芍、党参等8味中药组成的降脂新药.按照国家<新药审批办法>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该药进行了药学、药理和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证实本品制备工艺科学,产品质量稳定、可控;对大鼠和家兔高脂血症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小鼠灌胃(ig)最大耐受量大于30g/kg是临床用药剂量的455倍;大鼠连续ig蒲参胶囊90天,未发现明显致毒作用.按照国家药监局临床批件(批件号:2000ZL107)要求,采用区组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以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为中心分层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共录入674份病例(治疗组444/对照组230),蒲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愈显率为5651%(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39.03%);尤其适用于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者,可以有效降低甘油三脂,同时能明显改善血瘀证的主要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蒲参胶囊中药新药研究药理作用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