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新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新医药
中国新医药

农圣

月刊

1726-9393

zgxyyzz@21cn.com

442000

湖北省十堰市邮政28号信箱

中国新医药/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华医学健康学会主办、中国文化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性医学药学月刊。凡科研课题论著、晋升中高级职称和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优先发表。所有投稿免收审稿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云南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初步研究

    黄兴黎罗家洪杜克琳何利平...
    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结果禄丰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成绩突出.结论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有效的,建议进行详细的基线调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健制度

    尿脱落细胞中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的检测及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杨新刘泽军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临床实验诊断中的应用,为更灵敏、更特异的分子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定量检测2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18例阴性对照,其中12例为良性泌尿系统疾病患者、6例为正常人尿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的表达.结果2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中有20例hTERT mRNA呈阳性表达,12例泌尿道良性疾病患者和6例正常人都为阴性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hTERT mRNA相对表达量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的特异性、敏感度、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0%(18/18)、76.9%(20/26)、86.36%(38/44);hTERT mRNA阳性表达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同病理分级(P<0.01)和临床分期(P<0.01)显著相关;hTERT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不同病理分级(P<0.01)和临床分期(P<0.05)显著相关.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尿液中端粒酶亚单位hTERT mRNA的表达,可用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尿液脱落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量可用于膀胱癌患者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判定.此诊断方法为非侵入诊断,病人无痛苦,对膀胱移行细胞癌早期诊断、预后和随访有重要的意义.

    端粒酶膀胱移行细胞癌尿脱落细胞聚合酶链反应hTERT

    近年来日本对中药与人体生化酶类作用的研究进展(1)

    胡孝国崔颖王金兰刘庆增...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酶是人体进行新陈代谢、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蛋白质.酶类活性亢进或衰竭都会导致多种疾病.许多中药的药物治疗是通过酶促或酶抑作用,使体内酶活性达到平衡而实现的.因此了解生药对人体中酶类的作用,对防病治病、合理用药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日本关于中药对酶类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日本中药生化酶研究

    近年来日本对中药与人体生化酶类作用的研究进展(2)

    张静泽张丽高颖刘庆增...
    73-74页

    近年来日本对中药与人体生化酶类作用的研究进展(3)

    陈莉胡孝国白淑芳刘庆增...
    74-75页

    信息储存的三种基本方式

    李潮源
    7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持续有效是对机体内信息储存的干预,对不同的信息储存方式要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干预.机体内重要的信息储存方式有三种:静态储存、动态储存和吸引子储存.

    持续有效静态储存动态储存吸引子储存

    40例心肌梗塞病人头胸导联与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比分析

    杨柳柴红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头胸导联与常规Wilson导联在诊断心肌梗塞病变部位上的差异.资料与方法40例心肌梗塞患者均采用第一军医大学心电中心研制的ML200024道全同步心电图仪,同步记录头胸(HC)24导联心电图和常规18导联心电图,比较两种导联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部位上的差异.结果常规导联与头胸导联心肌梗塞定位比较结果显示,常规导联诊断合并右室心肌梗塞23例中,头胸导联中有7例无右室梗塞,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符.结论在右心室梗塞及后壁梗塞的心电图诊断上,头胸导联优于常规导联,在左室前壁、下壁梗塞的诊断上同常规导联.

    EBCT在诊断OSAS中的应用

    于擘何黎升陆伟孔亮...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EBCT在OS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美国Imatron公司电子束CT(electron beam CT,以下简称EBCT)C-150,对4例OSAS患者人为诱导深睡眠下进行薄层CT扫描,扫描模式:CV3/2,层厚3mm,层距2mm,扫描时间02秒,利用工作站,进行扫描图象的容积三维重建,重建圆径21cm,重建矩阵512×512,重建核sharp.结果EBCT成像技术能够立体的、详尽和精确的显示机体组织上气道的三维解剖结构和相邻关系,其再现阻塞的程度可以达到近乎解剖学的程度,为准确掌握病情及合理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结论EBCT三维重建技术是诊断OSAS的最主要方法之一,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EBCT诊断OSAS

    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97例调查分析

    朱欣平林平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97例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97例患者与年龄、基础疾病、留置导管、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应用有关;真菌感染种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占61.4%.结论真菌已成为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临床上应警惕真菌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留置导管管理,及早发现和治疗真菌感染.

    呼吸道真菌感染医院感染

    35例小于32周极低出生体重儿死亡分析

    刘新晖黄玫高喜容孙正香...
    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VLBWI的死亡原因,提出预防措施,降低VLBWI的病死率.方法对1995年-2000年6月的35例VLBWI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衰竭、肺出血、循环衰竭为死亡的前三位原因.结论预防早产、及时治疗各种并发症、加强护理、加强喂养、实行保护性隔离对降低VLBWI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小于32周极低出生体重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