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中国药科大学

彭司勋

双月刊

1000-5048

cpuxuebao@sohu.com;

025-83271566/83271562

210009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综合刊物,1956年创刊,双月刊,96页,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合成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中药学、药剂学、药物分析、药物生物技术、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学科的原始研究论著。本刊分别被国内权威检索机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列为药学类核心期刊。同时进入“CA千种表”、“国际药学文摘”、Elsevier数据库等国外权威检索数据库。屡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教育部等各种奖项。据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2003-2004)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年的影响因子为0.844,2004年的影响因子为0.810,分别位居高校学报(医药卫生)第1位和第2位。在药学学术期刊中也是名列前茅(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8位),在药学期刊界享有较高声誉。本刊突出创新成果、前导预测、科研跟踪、权威评述,具有“药学前沿”、“获奖成果”,“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交流”,“综述”等品牌栏目,因此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创新性、实用性、发行数量大、出版周期短的特点。本刊坚持以高学术品味示人,为医药科技人员报道新成果、提供新思路、应用新方法、开拓新视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单细胞蛋白质成像方法进展

    姚春露张惟杰张云龙邓朝霞...
    147-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细胞蛋白质的差异化表达及其亚细胞定位同机体的生理状态和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单细胞蛋白质原位成像方法的发展为空间单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以及单细胞蛋白图谱绘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对近几年开发的基于抗体有序多轮孵育的循环免疫荧光成像、基于金属元素标签抗体的质谱成像、基于抗体DNA条形码的荧光成像、基于基因编码的荧光蛋白成像、基于拉曼光谱或X射线的光谱成像等单细胞蛋白质成像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它们的成像原理作简要说明.文章重点关注了这些方法的多重性能、成像分辨率以及信号放大性能,并分析了它们在实际科研和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特点,希望为新的单细胞蛋白质成像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并为生物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提供助力.

    单细胞蛋白质免疫荧光质谱成像荧光蛋白光谱成像进展

    邻近标记技术在膜蛋白相互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裴欣李贵登储卫华
    15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蛋白是细胞多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细胞间的接触与信号传递,并与细胞的分化、成熟息息相关.因此,开发多种深入解析膜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除了传统的免疫共沉淀方法之外,新开发的邻近标记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研究膜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邻近标记技术主要利用生物工具酶标记与诱饵蛋白相互作用的邻近蛋白,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质谱以及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等方法检测膜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些年来新开发的用于研究膜蛋白相互作用的多种邻近标记技术,并展望了该类技术在膜蛋白相互作用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

    邻近标记技术细胞膜蛋白膜蛋白相互作用工具酶

    降尿酸化合物的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祁丹辉史晓雨刘新泳展鹏...
    16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体内尿酸升高所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和肾脏并发症风险升高密切相关.活性评价是降尿酸药物研发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降尿酸药物的活性筛选方法大致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体外筛选主要是基于黄嘌呤氧化酶、尿酸转运蛋白、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等靶点建立模型,而体内降尿酸筛选则通过啮齿类、禽类动物及类器官等模型实现.因此,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全面综述了降尿酸化合物的活性评价方法,旨在为降尿酸药物的研发提供信息.

    高尿酸血症痛风降尿酸活性评价药物研发

    "脑内药物递送技术及脑病治疗策略"专栏征稿启事

    180页

    固态药物痕量晶体定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丁甜甜苏美玲钱帅张建军...
    18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晶型是影响药物理化性质的关键因素,进而影响药物的体内药效、安全性及稳定性.固态药物的晶型研究对于药物的生产工艺开发、质量控制、临床疗效评价等至关重要.化学计量学方法与分析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表现出对大量多维数据极强的分析能力,为痕量晶体(<1%)的定量检测提供了可能.同时,利用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对制剂制备过程中的晶体含量进行实时监测,可进一步实现对制剂质量的控制,并作为支撑晶型专利保护的核心技术.本文概述了晶体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方法联合应用于痕量晶体的定量测定,以期为药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指导.

    痕量晶体定量分析光谱法粉末X射线衍射法化学计量学

    整合应激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兰艾丽刘刚吴超然廖红...
    194-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整合应激反应是真核细胞受到细胞内外刺激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整合应激反应激活后会抑制大部分蛋白的翻译,但会促进某些特定蛋白的翻译,以应对复杂的细胞微环境变化.大量研究发现,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整合应激反应可以被疾病相关细胞应激信号所激活,并通过学习和记忆巩固、髓鞘再生、突触可塑性等过程参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本文总结了整合应激反应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和可能的药物靶点,探讨了药理学手段调节整合应激反应在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以期能够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参考.

    阿尔茨海默病缺血性卒中创伤性脑损伤整合应激反应整合应激调节剂

    小叶爬崖香中苷类化合物的研究

    涂鹏煌姚志仁金美玲宁冠宇...
    20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胡椒属植物小叶爬崖香(Piper sintenense Hatusima)中苷类化学成分,采用硅胶、ODS、MCI GEL CHP20P、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从小叶爬崖香 95%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获得 9个苷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数据,以上化合物被鉴定为(2S)-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2-O-β-D-葡萄糖苷(1)、苯乙醇-β-D-葡萄糖苷(2)、苄醇-β-巢菜糖苷(3)、苄醇-β-樱草糖苷(4)、苯乙醇-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葡萄糖苷(5)、红景天苷(6)、苯乙醇-β-樱草糖苷(7)、(顺)-3-己烯醇-β-巢菜糖苷(8)、(顺)-3-己烯醇-β-樱草糖苷(9).其中化合物 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9为首次从胡椒属中分离得到.

    胡椒属小叶爬崖香化学成分糖苷分离鉴定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被EBSCO数据库收录

    208页

    立他司特滴眼液处方工艺优化及对干眼症疗效评价

    颜喜潘宇南王锴莉徐千姿...
    209-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制更有效的用于治疗干眼症的药物,进行了立他司特滴眼液的制备研究,并进行了体内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考察.首先开发了滴眼液中立他司特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及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制剂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最后通过Draize眼刺激性试验和HE染色进行滴眼液安全性评价,以泪液分泌试验及ELISA试验评价其对于干眼兔的治疗有效性.结果表明,立他司特滴眼液的最终处方组成为立他司特 5%、氯化钠 0.4%、无水磷酸氢二钠 0.3%~0.4%、五水硫代硫酸钠 0.3%,氢氧化钠 0.3%,外观为透明略带棕黄色的溶液,pH满足 7.75±0.05,渗透压 200~330 mOsmol/kg范围内,且 60℃下3个月内稳定性良好.刺激性研究与生理盐水对比无显著差异,立他司特滴眼液治疗后兔泪液分泌增加且泪液中炎症因子IL-6和IL-1β、TNF-α表达均显著性降低,且相比于市售乳剂环孢素滴眼液起效更快.结果表明,立他司特滴眼液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是干眼症快速治疗更优的选择.

    立他司特制备工艺方法学体内外评价干眼症

    本刊编委刘畅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神经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