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远程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远程教育
中国远程教育

严冰

月刊

1009-458X

zzs@crtvu.edu.cn

010-68182514

100081

北京海淀区西四环中路45号

中国远程教育/Journal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努力宣传国家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全方位展示中国现代远程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展示国内外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中国远程教育》杂志为教育行政部门、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各类教育机构、企业和中小学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政策信息、理论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信息,在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宣传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行动选项

    眭依凡金军鑫
    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强国建设必须以高等教育现代化为基础、为先导、为动力,而高等教育现代化又必须以高等教育国际化为必要的路径选择,故高等教育国际化之于教育强国和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等教育国际化需要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加强与各国特别是高等教育强国的交流与合作达成,由此决定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通过国际化使自身成为开放系统以吸收国际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激发学术生态组织活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在探讨高等教育国际化及其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系,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之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何以重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强化国际化发展理性并积极付诸办学治校的行动,必须选择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多元行动模式,高等教育国际化行动必须聚焦学术竞争力提升等方面,进而提出并阐述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中的国际化行动选项。

    高等教育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动选项

    在技术狂飙时代重申教育的保守主义本质

    高德胜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守主义"一词在人们的日常表达和学术研究中的含义有所不同。在学术研究中,作为思想方式的保守主义,对理性谋划尤其是基于少数人理论构想的社会革命、重大发明抱有深深的戒备,更愿意相信基于人们生活经验、自然演化形成的制度、习俗和信念。保守主义针对的是激进主义,其思想依据在于人的不完美、理性有限性。当今时代可以说是技术狂飙时代,人们之所以发明一项新技术,只是"因为能够发明这项技术"。在求新欲望驱动下,人们往往审慎意识淡薄,"懂一而做十",技术的风险前所未有。教育研究与实践也被技术狂飙所裹挟,往往为每一项新技术的诞生而狂欢,往往单向思考技术对教育的改变,不去审思教育对技术狂飙的中和、防范、范导作用。因此,在技术狂飙时代,有必要重申教育的保守主义本质。

    保守主义教育保守主义技术狂飙技术风险技术崇拜

    从"数治"到"善治":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模式转换

    滕长利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革命给教育生态带来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渐显现,将深刻参与并影响教育治理现代化的进程。数字治理因其"比较"与"可控"的双重特性,较好地契合了教育治理需要评价便捷且可度量的实然诉求。然而数字治理模式距离教育"善治"的理想状态仍有差距。将数字治理与善治的民主、法治、有效、责任、透明五个方面对比分析,发现数字治理存在共识达成难题、合法性缺乏、公益性忽视、权责划分不清、透明性不足等问题。为此,文章探索基于共同意志的合理性形成、数字治理的法治化发展、重视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清晰化的权责分配、公开透明的协同监管机制五位一体促成"数字治理"到"善治"的教育治理模式转换,契合教育治理现代化对善治的内在追求,实现良好教育治理秩序的美好愿景。

    数字治理善治教育治理教育现代化量化评价

    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国际经验与本土建议

    刘宝存易学瑾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正快速进入数字化时代。国际组织和各国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字素养的必要性,并构建数字素养框架以指引人才培养方向。我国同样重视学生数字素养的培养,但尚未构建专门的数字素养框架以培养数字化人才。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八个主要的国际学生数字素养框架,发现其主要维度包括"公民""操作""信息""交流""内容创作""问题解决""安全"和"学习与发展"八个方面,并且大部分框架根据每一素养维度划分了难度等级。在此基础上,参照我国国情和政策要点进行本土转换,最终提出由8个一级维度、33个二级维度组成的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维度建议。同时,本研究基于教育目标分类法划分基础级、中级、高级和专业级四个难度等级,提出了四级六段的学生数字素养框架的分层建议,并且将难度划分与不同学段相对应,以便促进不同年龄和能力水平阶段学生的数字素养发展。

    数字素养框架数字化人才国际比较本土建议

    许诺与虚诺:数字化学习空间的异化与消解

    杨霞范蔚
    4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感知与权利的双重维度看,数字化学习空间为人们许诺了一个不断进化的、无比美妙的乌托邦式学习图景。但在这种理想的学习世界中,高度发达的数字技术与学习活动双向互构,深度改写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其中就包括数字化学习的现实状况与其应有本质或真实内涵的分离和疏远,造成了数字化学习空间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主体身份异化导致的无根基身份认同;具身界面透明产生的无深度声色陷阱;虚实真假难辨引发的学习"景观"的幻影式捆绑。这些价值异化现象,使学习空间成为被数字技术规训的"异托邦",严重阻碍了其学习价值的实现。为了重新找回数字化学习空间的教育价值,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联合发力:重思人的主体存在,实现主体身份再认;规避界面引诱之险,提升技术具身的自觉意识;超越景观的虚妄幻象,找回学习的本真价值,以此更好地实现数字化学习空间应有的价值。

    数字化学习空间学习价值技术具身学习权利主体性

    学习分析的可行动见解:内涵界定与概念结构

    汪维富毛美娟
    6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主流学习分析侧重于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算法建模等工具理性研究,而关于如何使用学习分析的价值理性研究未受到足够重视,教育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研究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上发生取向失衡现象。为此,研究概念化了学习分析的价值理性目标"可行动见解",明确了其内涵定义,重点构建了可行动见解的概念结构,刻画了可行动见解的叙述特征,提出了支持可行动见解生成的分析推理过程和设计策略。研究认为,可行动见解是终端用户从学习分析中生成的可付诸行动的有意义知识或信息,包括事实性见解、解释性见解、反思性见解与行动性见解四个层级化成分。为了实现可行动见解的有效生成,建议在设计学习分析系统时采取以用户为中心的参与式设计方法、引入数据故事化设计理念、整合教育理论或学习构念等策略。

    可行动见解学习分析数据要素价值理性数据故事化

    智慧教育背景下我国教育评价规范的应然转向

    张耀源龚向和
    7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教育评价规范主要由法律与政策两部分构成,均存在评价目的陈旧、主体一元和标准单一等"先天不足"。随着智慧教育模式步入现实,教育评价规范中的评价目的、主体和标准应作出何种适应性转向,成为教育立法和政策制定关注的焦点。基于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结合智慧教育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我国教育评价规范的评价目的应从"诊断工具"转向"识材施教",评价主体应从"基本以政府为主"转向"政府+教育方+社会第三方"的多元化主体,评价标准应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型"。

    教育评价智慧教育评价目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

    平等性补偿:类型教育视角下职业教育的正当诉求

    王辉和震
    8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基于这一价值判断,对职业教育的平等性补偿主张在平等关切的基础上,着眼于职业教育发展效果的公平性,对处于"欠缺"状态的职业教育施予补偿以实现与普通教育的同等重要地位。在现实境遇中,教育评价制度、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社会舆论等方面都在客观上造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地位"不同等"的现实困境。作为对"不同等"地位的矫正,平等性补偿是对职业教育受教育群体权利和义务的平衡、对职业教育受教育群体的正义观照以及对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权益应得。

    职业教育类型教育平等性补偿现实性样态正当性依据

    书讯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