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李国平

月刊

1000-6710

ydyx@chinajournal.net.cn

010-67192754;67116611-405

100061

北京东城区体育馆路4号西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介绍我国运动医学研究成果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本刊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体育、科技方针政策以及“双百”方针,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运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重要进展,促进国内外运动医学学术交流,为增强我国国民体质和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心率联合加速度计计数建立健身气功·五禽戏的能量消耗预测模型研究

    路明月衣龙燕燕书婷卢智慧...
    25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心率联合不同部位加速度计计数建立健身气功·五禽戏的能量消耗(energy expenditure,EE)预测模型,为五禽戏的EE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74名18~30岁健康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习练水平分为熟练组(n=39,男21、女18)和初学组(n=35,男17、女18),其中55名为建模组,19名为验证组.佩戴Polar心率表、ActiGraph-GT3X+加速度计(9个部位:腰部、两侧上臂、两侧腕部、两侧大腿和两侧踝部)和CORTEX MetaMax3B-R2便携式气体代谢仪测试习练1套五禽戏的心率(heart rate,HR)、加速度计计数[X轴、Y轴、Z轴及三轴向量幅值(vector magnitude,VM)的计数值]和EE相关指标.以气体代谢仪所测精准EE为基准,建立HR、加速度计计数或HR联合加速度计计数的线性回归模型,并分析对比不同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1)五禽戏运动EE与性别、身高、体重、肌肉量、HR相关指标和不同部位加速度计计数(腰部X轴计数值,左大腿VM值及X轴、Y轴计数值,右大腿VM值及Y轴、Z轴计数值,左脚踝VM值及Y轴计数值,右脚踝VM值及Y轴、Z轴计数值)均显著相关(P<0.05);(2)五禽戏运动EE的HR、加速度计计数和HR联合加速度计数模型的调整后R2分别为0.582、0.508、0.678(P<0.05);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介于0.706~0.817之间,Bland-Altman分析中每种模型仅1个误差值落在了95%置信区间外,其余均落入95%置信区间内,即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精确度较高;(3)在不同预测模型中,HR联合加速度计计数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EE(kcal)=-20.089+0.279×体重(kg)+0.243×ΔHR(运动HR-安静HR,次/分)+0.001×右大腿Y轴计数值+0.181×运动HR(次/分)-4.202×性别(男=0,女=1).结论:HR联合加速度计计数建立的五禽戏运动EE预测模型效果最好,可较为准确地推算1套五禽戏运动的EE.

    健身气功·五禽戏能量消耗心率加速度计预测模型

    青年女性递增负重行走时双侧足功能分化研究

    魏佳琳霍洪峰白啸天郑东宇...
    258-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支撑期步态功能性不对称规律及双侧足功能分化,深入了解人体运动补偿机制以及稳定控制特征,为预防单侧足踝损伤及康复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招募12名正常足型的青年女性受试者,通过三维动作捕捉及高频足底压力测试系统采集受试者在递增负重下[0%体重(body weight,BW)、10%BW、20%BW]以最适步速行走时优势足与非优势足的支撑期各阶段周期百分比、纵弓角度变化量、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及足底压力中心轨迹.运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偏侧性(优势足、非优势足)和负重(0%BW、10%BW、20%BW)对足弓变化和步态参数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1)偏侧性和负重因素对足弓变化交互作用显著,对步态参数交互作用不显著.(2)与0%BW相比,非优势足负重20%BW缓冲阶段周期百分比增大(P<0.05),优势足负重20%BW缓冲阶段周期百分比减小(P<0.05),双侧足负重20%BW缓冲载荷率均增大(P<0.05),双侧足负重10%BW缓冲受力偏移均增大(P<0.05),双侧足负重10%BW、20%BW纵弓角度变化量增大(P<0.05),非优势足负重10%BW和20%BW蹬伸载荷率增大(P<0.05),优势足负重20%BW蹬伸水平斜率减小(P<0.05).与10%BW相比,优势足负重20%BW缓冲阶段周期百分比减小(P<0.05),双侧足负重20%BW缓冲载荷率均增大(P<0.05),优势足负重20%BW缓冲受力偏移减小(P<0.05).(3)与非优势足相比,负重10%BW和20%BW优势足缓冲载荷率减小(P<0.05),负重20%BW优势足纵弓角度变化量、蹬伸载荷率减小(P<0.05),负重0%BW优势足蹬伸水平斜率增大(P<0.05).结论:负重行走会引起双侧足功能分化,无负重行走时优势足在水平方向上蹬伸效率更高,较小和较大负重时优势足在垂直方向上缓冲功能更佳,较大负重时非优势足在垂直方向上执行更充分的承重和蹬伸功能.提示行走时避免单侧足损伤的最大负荷,对于负重行走步态的研究不宜选取单足来代表和评价双足的功能和损伤风险.

    负重步态足功能分化优势足

    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落地偏侧性和稳定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王莉莉Wan Ahmad Munsif Bin Wan Pa王宇轩李风雷...
    26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落地动作的生物力学特征,比较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生物力学指标的偏侧性,探究影响落地稳定性的关键偏侧性因素.方法:以26名高校女性健美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40 cm高台垂直双脚落地动作中的下肢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比较优势侧和非优势侧的触地时刻关节角度、关节活动度(ROM)、地面反作用力(GRF)、负载率、压力中心(COP)位移和包络面积的差异,计算对称指数(代表偏侧性),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指标偏侧性和COP包络面积的关系.结果:与非优势侧相比,优势侧在触地时刻具有更大的膝外旋和髋外展角(P<0.05),在落地过程中具有较大的踝屈伸、髋屈伸、髋内收-外展及较小的踝旋转ROM(P<0.05);优势侧的伸膝力矩峰值大于非优势侧(P<0.01);垂直方向负载率和伸膝力矩峰值的对称指数与COP包络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垂直方向负载率、伸膝力矩峰值和膝关节旋转角度的对称指数可以解释COP包络面积差异的83.6%.结论: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落地动作存在肢体间的偏侧性,垂直方向负载率和伸膝力矩峰值的偏侧性越大,则落地稳定性越差.此外,垂直方向负载率、伸膝力矩峰值和膝关节旋转角度的对称指数可以作为落地稳定性的预测因子.

    健美操落地生物力学偏侧性稳定性

    肌内效贴配合运动疗法对老年拇外翻患者的临床疗效

    朱胜群温子星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肌内效贴配合运动疗法对老年拇外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门诊60岁及以上老年拇外翻患者34人,实验组18人(男性8人、女性10人,年龄65.63±2.84岁),对照组16人(男性8人、女性8人,年龄66.09±4.11岁).对照组进行4周运动疗法干预,包括足部肌肉牵伸、筋膜放松、肌力训练、灵活性练习.实验组在运动疗法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干预,贴扎方案为一条Y型贴和一条灯笼形贴布,用于稳定第一跖趾关节对位,促进循环和改善感觉输入.采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拇外翻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及功能性步行测试参数,比较分析治疗效果.结果:经过4周干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出现拇外翻角度下降,踝关节背屈/跖屈活动度增加、疼痛减轻、功能性步行测试指标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表现出更小的拇外翻角度(P=0.03)和更好的功能性步行测试表现(P=0.01).结论:运动疗法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干预,可进一步矫正拇外翻畸形角度,提高患者步行功能,在老年拇外翻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肌内效贴老年拇外翻运动疗法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刊核心库

    280页

    急性咖啡因和茶氨酸补充减轻脑力疲劳对足球运动员协调和有氧表现的负面影响

    杨威赵少聪许文鑫李博...
    281-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咖啡因和茶氨酸补充对脑力疲劳足球运动员协调和有氧表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对照设计,15名男子业余足球运动员以随机、平衡的顺序进行咖啡因(咖啡因组)、茶氨酸(茶氨酸组)和安慰剂(安慰剂组)三种间隔1周洗脱期的营养补剂干预,每次补剂干预后首先参加45 min的Stroop脑力疲劳任务,随后参加协调和有氧两项运动表现测试.主要记录受试者脑力疲劳任务前后的脑力疲劳分数(VAS-MF)、动机(VAS-MO)、布鲁奈尔疲劳分数(BRUMS-F)、布鲁奈尔活力分数(BRUMS-V),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RT)、精确性(ACC)和平均心率(HRave),任务后的大脑努力程度(VAS-ME),以及运动表现测试过程中的主观疲劳度(RPE)、HRave和峰值心率(HRpeak)等指标.主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咖啡因组Stroop任务前后的脑力疲劳分数差值(ΔVAS-MF)有低于安慰剂组的趋势(P=0.064),茶氨酸组Stroop任务前后的ΔVAS-MF与安慰剂组类似(P=0.999),咖啡因组和茶氨酸组Stroop任务过程中的RT显著快于安慰剂组(P=0.003和0.033),ACC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06和0.033);咖啡因组和茶氨酸组协调表现测试成绩有低于安慰剂组的趋势(P=0.096和0.078),咖啡因组有氧表现测试成绩显著好于安慰剂组[力竭时间(TTE):P=0.012;最后一级速度(VIFT):P=0.007;最大摄氧量(VO2max):P=0.008],茶氨酸组有氧表现测试成绩与安慰剂组类似(TTE:P=0.999;VIFT:P=0.999;VO2max:P=0.999).结论:急性咖啡因和茶氨酸补充均能减轻脑力疲劳对足球运动员协调表现的负面影响,急性咖啡因补充还能减轻脑力疲劳对足球运动员有氧表现的负面影响.

    脑力疲劳运动表现营养干预足球

    运动训练对肠道菌群的特征性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齐晨静周宇星沙继斌
    294-3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菌群是一个既受到多种环境因素影响,同时又可保持内在稳定性的复杂微生态系统.近些年来,研究者分析了不同专项运动员的肠道菌群特征,发现运动训练对其有深刻影响,并且在不同专项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这一差异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本文对运动训练使宿主肠道菌群产生特征性应答的可能机制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探寻优化运动员肠道菌群微生态系统的干预手段提供参考依据.

    运动训练肠道菌群特征性运动员

    本刊对论文中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辑部
    302页

    乳酸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冯俊鹏路瑛丽邱俊强冯连世...
    303-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些年的相关研究对乳酸的生理作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归纳而言乳酸在机体中至少扮演三种角色:(1)动态燃料;(2)糖异生的前体;(3)信号分子.本文重点介绍乳酸作为运动适应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总结乳酸在白色脂肪棕色化、组蛋白乳酰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研究乳酸在能量代谢、运动适应、运动防控疾病发生中的角色提供理论支持.

    乳酸生理作用动态燃料信号分子

    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与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相关研究进展

    沈磊徐炜
    31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较为常见的膝关节损伤之一,近些年来关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较多局限于膝关节周围.髋关节及膝关节作为下肢运动的主要关节,两者密不可分,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也有着一定的联系.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作为常见的髋关节解剖异常疾病,其与下肢运动力学异常存在紧密联系.本文就前交叉韧带损伤与髋关节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之间的相关联系进行综述.

    前交叉韧带损伤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解剖学危险性预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