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胆南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相关复方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唐照琦李彪王秋红匡海学...
    1523-15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胆南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胆南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Arisaema Cum Bile""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action""Clinical application"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0年3月-2020年4月的相关文献,并在查阅药典、法规、相关书籍的基础上,对胆南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其复方临床应用的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81篇,其中有效文献50篇.胆南星的化学成分包括胆汁酸类、黄酮类、酚类、核苷类和糖类成分等;由于胆汁来源和炮制方法的不同,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区别,且少见专属于胆南星的成分.胆南星的药理作用包括清热、抗炎镇痛、抗惊厥、抗氧化等.胆南星常入复方应用于临床,对于癫痫、缺血性脑卒中、癌痛等病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后续研究中可对其药效成分及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阐明胆南星的药效物质基础,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胆南星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阿帕替尼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陈加容谢丽赵洪鉴胡馨...
    1528-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开发高效、低毒的阿帕替尼新型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阿帕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新剂型""新型给药系统""Apatinib""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New dosage forms""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PubMed、SpringLink、谷歌学术镜像等数据库中组合检索2010年1月-2019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阿帕替尼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906篇,其中有效文献30篇.目前已有的阿帕替尼新型给药系统包括纳米粒、胶束、脂质体、水凝胶、超细纤维和脂质纳米气泡等,这些新型给药系统均能提高阿帕替尼的水溶性和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显著增强药物在抑制肿瘤生长、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等方面的作用并有助于降低药物毒性.但有关上述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基础研究,关于载药量有限、释药不完全、辅料及高分子材料的用量及安全性、体内过程及其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尚不充分,故新型给药系统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仍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关注,深入研发更安全、更有效的阿帕替尼新剂型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阿帕替尼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新型给药系统纳米粒胶束脂质体水凝胶超细纤维脂质纳米气泡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非正式护理者时间成本的测量方法及应用研究

    林国华李高洁陈磊席晓宇...
    1532-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正确估算非正式护理者时间成本、提高药物经济学评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以"Informal care""Timecost""Measurement method"等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起至2020年3月,现就非正式护理时间成本测算测量方法及应用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73篇,其中有效文献42篇.目前对于非正式护理时间成本的测量集中在慢性疾病上,包括痴呆、艾滋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非正式护理时间成本的测量面临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评估非正式护理在替代其他时间使用方面的影响,通常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日记法和回忆法进行测量;第二个挑战是将花费在非正式护理上的时间转换为货币价值,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机会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条件估值法.其中,机会成本法侧重于评估非正式护理人员由于花费时间提供非正式护理而放弃的福利;重置成本法通过接近市场替代品的市场价格来评估花费在非正式护理上的时间,即研究者根据如果不提供非正式护理,则需要雇用的付费护理服务的预计成本来评估各类非正式护理的时间成本;条件估值法则是一种基于调查、假设的间接方法,通过使用护理者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来确定与提供商品和服务相关的货币估价.机会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均未考虑非正式护理人员在当前时间使用方面的偏好;而条件估值法能够激发护理者的偏好并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估,但通过条件估值法得出的非正式护理价值可能会向上倾斜.3种方法各有优劣,但其应用尚无统一标准,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非正式护理时间成本测算标准,以促进其在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非正式护理时间成本测量方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