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及实现路径设计

    杜雯雯徐伟朱向珺
    1413-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围绕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环节设计其实现路径,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 在借鉴国内外典型国家/地区药品评价管理工作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资金来源、主题遴选、人员管理、信息化管理、数据管理、评价流程、完成质量考核七大核心环节展开探讨,并设计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机制。结果与结论 资金来源方面,可由财政部门给予经费保障或以绩效考核等其他可替代形式鼓励各方开展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主题遴选方面,可根据项目性质及实际情况确定"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遴选模式,同时形成"建立主题备选库-形成主题遴选清单-论证并发布主题清单"的遴选流程;人员管理方面,应精确匹配项目组成员的专业方向,并组建专家团队服务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信息化管理方面,可建立国家/省级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基础信息平台,形成项目立项登记制度;数据管理方面,可组建区域性的健康数据共享平台,实行数据"申请-审核-使用"制度;评价流程方面,可实施以项目实施方案论证制度和项目结题评审制度为核心的评价流程;完成质量考核方面,则可建立"管理质量考核为先,技术质量考核为主"的项目完成质量考核及奖惩机制。基于七大核心环节规范实施的管理机制,将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我国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药品临床综合评价项目的质量。

    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机制流程核心环节

    3种口服Janus激酶抑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殷科蕊吴紫阳汪皖青杭永付...
    1419-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和巴瑞替尼3种口服Janus激酶抑制剂(JAKi)治疗特应性皮炎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方法 从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宜性、可及性、创新性6个维度进行评价。使用Meta分析评价3种口服JAK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检索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并计算各JAKi治疗费用以评价经济性;结合文献和药品说明书等评价适宜性;使用问卷调查评价3种口服JAKi的可及性;从JAKi的作用机制角度阐述其创新性。结果 安全性方面,乌帕替尼30 mg组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OR=1。47,95%CI(1。04,2。08),P=0。03]和鼻咽炎发生率[OR=1。44,95%CI(1。06,1。95),P=0。02]显著高于安慰剂组;巴瑞替尼4 mg组的鼻咽炎发生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OR=2。24,95%CI(1。39,3。61),P=0。000 8]和巴瑞替尼2 mg组[OR=0。48,95%CI(0。31,0。74),P=0。001]。有效性方面,3种口服JAKi无论剂量如何,有效性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乌帕替尼和阿布昔替尼的有效性呈剂量依赖性(P<0。000 1)。经济性方面,巴瑞替尼的年治疗费用最低(13 870。0元),但其在我国没有获批AD适应证;其次为乌帕替尼(27 192。5元)。3种JAKi的总体适宜性较好,但均不适用于重度肝损伤患者。巴瑞替尼的可获得率最高(59。4%),但在我国医保体系下乌帕替尼的可负担性较好。3种JAKi中,乌帕替尼与阿布昔替尼的创新性更优。结论 3种口服JAKi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安全性可控,有效性良好;考虑到医保报销问题,建议我国患者优先使用乌帕替尼。

    Janus激酶抑制剂特应性皮炎临床综合评价乌帕替尼阿布昔替尼巴瑞替尼

    DRG支付方式下药径在某三甲医院骨科的实施效果评价

    王佳刘锋汪磊陈敏...
    1426-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促进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改革、推动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为研究对象,基于循证药学证据,构建并实施针对该科室DRG病种的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简称"药径"),将符合DRG病种的患者均纳入药径管理,同一DRG病组患者"同病同治"。采用分段回归时间序列模型,分析实施药径管理对我院骨科医疗服务能力、医疗服务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 药径干预时,我院骨科的平均住院日、住院次均费用、药占比、住院次均药费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显著缩短/下降,医疗服务收入占比和医嘱合格率显著上升(P<0。05);药径干预后,平均住院日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继续下降,医嘱合格率也继续显著上升(P<0。05)。结论 实施药径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运营效率,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

    药物治疗临床路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分段回归时间序列模型间断时间序列分析骨科

    靶头修饰对PEG-PCL胶束在人宫颈癌细胞内转运行为的影响

    杨金津于清华于凌波张亚东...
    1431-1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转铁蛋白靶向肽T7(7pep)对聚乙二醇-聚己内酯(PEG-PCL)胶束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内转运行为的影响。方法 以香豆素-6(C6)为荧光指示探针,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包载有C6的PEG-PCL(PEG-PCL-C6)胶束以及靶头7pep修饰的PEG-PCL(7pep-PEG-PCL-C6)胶束。比较两种胶束的粒径、多分散指数及外观形态;比较两种胶束被HeLa细胞实时摄取的情况及其入胞后与早期内吞体(EE)、内吞循环室(ERC)、晚期内吞体(LE)的共定位情况。结果 PEG-PCL-C6和7pep-PEG-PCL-C6胶束的平均粒径分别为(75。0±2。3)、(82。0±1。5)nm,多分散指数分别为0。17±0。20、0。17±0。32,外观均为规整的圆球形。7pep-PEG-PCL-C6胶束的入胞速度和入胞量均明显快/多于PEG-PCL-C6胶束。7pep-PEG-PCL-C6胶束比PEG-PCL-C6胶束能够更快地进入EE,而入胞后PEG-PCL-C6胶束进入ERC的速率较7pep-PEG-PCL-C6胶束快,且PEG-PCL-C6胶束和7pep-PEG-PCL-C6胶束在LE均有逐渐累积的趋势,但7pep-PEG-PCL-C6胶束入胞60 min时与LE的皮尔森系数、信号重叠比率、共定位比率均显著低于入胞30 min时(P<0。05或P<0。01)。结论 靶头7pep修饰可提高PEG-PCL-C6胶束的入胞速率和入胞量,还可改变其胞内转运行为。

    转铁蛋白靶向肽T7胶束转铁蛋白受体靶向递送系统细胞转运

    基于EETs介导的细胞焦亡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赵娜隋国媛孟嘉伟吕美君...
    1437-1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瘀祛痰方对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3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瘀祛痰方组[20 g/(kg·d)]和瑞舒伐他汀组[1。55 mg/(kg·d)],每组10只,另取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ApoE-/-小鼠喂饲高脂饲料12周复制AS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5,6-环氧二十碳三烯酸(5,6-EET)、8,9-EET、11,12-EET、14,15-EET、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水平,主动脉组织中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核因子κB(NF-κB)、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和IκB、NF-κB、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质(ASC)、Caspase-1、消皮素D(GSDMD)、IL-1β、IL-18蛋白表达水平,并观察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方组及瑞舒伐他汀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IL-1β、IL-18水平,主动脉组织中IκB、NF-κB、NLRP3、Caspase-1、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以及IκB、NF-κB、NLRP3、ASC、Caspase-1、GSDMD、IL-1β、IL-18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5,6-EET、8,9-EET、11,12-EET、14,15-EE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主动脉粥样斑块明显减少。结论 化瘀祛痰方可能通过EETs介导细胞焦亡发挥抗AS作用。

    化瘀祛痰方动脉粥样硬化细胞焦亡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小檗碱抑制肿瘤干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及体内安全性评价

    谢金金陈燕杜鑫李雨珂...
    1443-1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檗碱对肿瘤干细胞增殖的体外抑制作用机制,并评价其体内安全性。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从小鼠皮肤黑色素瘤B16F10细胞中分选肿瘤干细胞;以CD44、CD133、Nanog同源盒蛋白(NANOG)、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为指标对肿瘤干细胞进行表征。将肿瘤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组和小檗碱组,采用CCK-8法检测小檗碱对肿瘤干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CD44+/CD133+细胞比例和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SOX2)阳性细胞率;记录小檗碱处理后肿瘤球的形态变化;记录各组细胞焦亡形态图并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消皮素E(GSDME)、消皮素E氮端(GSDME-N)、胱天蛋白酶3(caspase-3)和裂解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斑马鱼胚胎毒性实验对小檗碱的体内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 与B16F10细胞比较,肿瘤干细胞中CD44+/CD133+细胞比例和NANOG、OCT4荧光强度均显著升高(P<0。000 1)。小檗碱对肿瘤干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50。98 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CD44+/CD133+细胞比例和SOX2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降低(P<0。000 1),肿瘤干细胞球皱缩,部分细胞死亡。小檗碱处理后的肿瘤干细胞,其最外层细胞膜肿胀,LDH释放率显著增加,且随剂量增大而升高(P<0。05);小檗碱20、40 μmol/L组的GSDME-N、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GSDME、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小檗碱20 μmol/L组除外,P<0。05)。经小檗碱处理的斑马鱼胚胎发育几乎未受影响,胚胎存活率达到100%,未观察到明显畸形。结论 小檗碱具有较好的抗肿瘤干细胞增殖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GSDME、促进细胞焦亡有关;且小檗碱体内安全性良好。

    小檗碱肿瘤干细胞焦亡焦孔素E安全性

    茵陈标准汤剂与其饮片中的化学成分比较

    王璐瑶李余佳耿佳乐李传娟...
    1451-1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茵陈标准汤剂及其饮片中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奠定基础。方法 制备茵陈标准汤剂和饮片供试品溶液,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FLC-Q-TOF-MS/MS)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进行检测,利用PeakView 1。6质谱分析软件提取各样品总离子流图,通过与对照品、文献数据、化合物在线检索数据库PubChem等比对,鉴定茵陈标准汤剂及其饮片中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差异成分分析。结果 在茵陈标准汤剂及其饮片中共鉴定出化学成分125个,包括有机酸类成分50个、黄酮类成分39个、香豆素类成分3个、氨基酸类成分2个、木脂素类成分5个、其他类成分26个。茵陈标准汤剂中的3-甲氧基-咖啡酸-4-O-葡萄糖苷、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4-O-葡萄糖苷、spiraeoside、phenyl β-D-glucoside未在其饮片中检测到,而饮片中的6′-6′绿原酸二聚体、槲皮素-5-葡萄糖苷、apigenin 7-methyl ether 5-(6″-malonylglucoside)、槲皮素-3-O-阿拉伯糖苷、6″-caffeoylhy-perin、6-O-caffeoyl-D-glucoside未在标准汤剂中检测到。结论 茵陈饮片中的大部分成分传递到了标准汤剂中,但有少数成分在煎煮过程中全部或部分发生了化学反应,在标准汤剂中转化成了其他成分或形成了新成分。

    茵陈标准汤剂饮片差异成分分析超快速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

    消核糖浆的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研究

    李娜汪潇潇夏婕妤刘宇...
    1457-1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消核糖浆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10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 以12批消核糖浆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以Athena 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色谱图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消核糖浆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 μm)色谱柱,以0。01%甲酸乙腈-0。01%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结合高分辨质谱仪,以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扫描,测定12批消核糖浆中各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 12批样品共标定33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7;确认其中10个色谱峰,分别为王不留行黄酮苷、芍药苷、阿魏酸、柚皮苷、迷迭香酸、新橙皮苷、丹酚酸B、延胡索乙素、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上述10个成分在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其含量分别为0。35~0。64、3。15~5。61、0。11~0。17、1。68~3。17、1。59~1。90、1。15~1。64、0。78~1。48、0。11~0。26、0。06~0。13、0。33~0。61 mg/mL。结论 12批消核糖浆的主要成分相似但含量有所差异;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UPLC-MS/MS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消核糖浆的全面质量评价。

    消核糖浆指纹图谱质量控制含量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吴茱萸碱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及机制

    王丽娟刘元涛田鹏飞
    1463-1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探讨吴茱萸碱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人滋养层细胞HTR-8/SVneo分为对照组、高糖组、吴茱萸碱低浓度组(2 μmol/L)、吴茱萸碱高浓度组(4 μmol/L)、pc-NC组(转染pc-NC质粒+4 μmol/L吴茱萸碱)、pc-RAGE组(转染pc-RAGE质粒+4 μmol/L吴茱萸碱)。除对照组外的其余各组细胞均在高糖(25 mmol/L葡萄糖)环境下培养,除对照组、高糖组外的其余各组细胞均转染相应质粒和(或)接受相应药液干预。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凋亡率、划痕愈合率、侵袭数,以及AGE、RAGE、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细胞的存活率、划痕愈合率、侵袭数和MMP-2、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凋亡率,AGE、RAGE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和NF-κB 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高糖组比较,吴茱萸碱低、高浓度组细胞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且高浓度组的效果显著优于低浓度组(P<0。05);过表达RAGE会减弱吴茱萸碱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上述指标(AGE mRNA及蛋白除外)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吴茱萸碱可促进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改善其功能损伤,上述作用与抑制AGE/RAGE信号通路有关。

    吴茱萸碱高糖滋养层细胞增殖迁移侵袭AGE/RAGE信号通路

    仙茅苷对脊髓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刘娜黄培培杨静李亚菲...
    1469-1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诱导的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探讨仙茅苷(CUR)对脊髓损伤(SCI)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对象,随机选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以脊髓撞击法建立SCI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CUR低剂量组(36 mg/kg CUR,灌胃)、CUR高剂量组(72 mg/kg CUR,灌胃)、CUR高剂量+3-甲基腺嘌呤(3-MA)组(72 mg/kg CUR,灌胃+20 mg/kg自噬抑制剂3-MA,腹腔注射),每组15只。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液/生理盐水,每天1次,持续28 d。于给药后第14、28天对各组大鼠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和Rivlin斜板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脊髓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其脊髓组织的细胞凋亡情况、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PINK1、Parkin、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组织可见明显的水肿和出血,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BBB评分和斜板角度,SOD和GSH水平,BDNF、PINK1、Parkin蛋白的表达水平和LC3Ⅱ/Ⅰ比值均显著降低,脊髓组织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和GFAP、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大鼠脊髓组织水肿、出血、炎症细胞浸润均有所减少,上述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3-MA可显著逆转CUR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CUR能促进SCI大鼠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其脊髓组织病理损伤并抑制细胞凋亡,上述作用可能与CUR可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有关。

    仙茅苷脊髓损伤神经保护PINK1/Parkin信号通路线粒体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