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芍药苷对妊娠期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刘桂英牛丽常雪允周秀云...
    1476-1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依赖还原型辅酶/醌氧化还原酶1(NQO1)信号通路探究芍药苷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糖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的雌性大鼠和以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大鼠合笼,收集妊娠期大鼠,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GDM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灌胃200 mg/kg盐酸二甲双胍),芍药苷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45、90 mg/kg芍药苷),芍药苷+ML385组(灌胃90 mg/kg芍药苷并腹腔注射30 mg/kg Nrf2抑制剂ML385),每组12只;另取以普通饲料喂养的妊娠期大鼠12只,作为对照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干预2周.检测其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肾组织中Nrf2、HO-1、NQO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变明显,可见肾小球萎缩、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变性和大量炎症细胞浸润;FBG、FINS水平,HOMA-IR,血清IL-6、TNF-α水平,以及肾组织中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SOD、GSH-Px水平和Nrf2、HO-1、NQO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低、高剂量组大鼠肾组织病变有所减轻,上述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芍药苷高剂量组的改善效果更优(P<0.05);ML385可显著逆转芍药苷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芍药苷可改善GDM大鼠的糖代谢异常、炎症和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上述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HO-1/NOQ1信号通路有关.

    芍药苷妊娠期糖尿病炎症氧化应激Nrf2/HO-1/NQO-1信号通路

    大豆异黄酮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的保胎作用及机制研究

    李三阳金蓬勃王秋红王晶晶...
    1482-1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先兆流产大鼠的保胎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取雌鼠促情,与雄鼠交配、妊娠后随机分为正常组(纯化水灌胃,n=10)、模型组(纯化水灌胃,n=9)、阳性对照药组(黄体酮4 mg/kg,肌内注射,n=9)和大豆异黄酮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灌胃,n=10).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孕8 d以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灌胃建立先兆流产模型.各组大鼠分别于孕1~7 d、孕9~12 d给药/纯化水,每天1次.孕14 d时,计算各组大鼠的保胎率,检测大鼠血清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观察大鼠胎盘与蜕膜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检测其细胞凋亡指数,检测胎盘组织中凋亡相关因子(Fas)、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mRNA及其蛋白表达,检测蜕膜组织中Fas、PCNA和HB-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胎盘组织充血扩张明显,血管较少且形态不规则,可见大量严重基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铁胆黄素沉积.与模型组比较,大豆异黄酮各剂量组大鼠的保胎率,血清β-HCG、P水平,胎盘与蜕膜组织中PCNA、HB-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病理学变化显著改善;胎盘与蜕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胎盘组织中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蜕膜组织中Fas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大豆异黄酮的上述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大豆异黄酮对先兆流产模型大鼠有保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母-胎界面Fas、FasL mRNA及其蛋白表达,上调PCNA、HB-E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有关.

    大豆异黄酮先兆流产母-胎界面凋亡相关因子凋亡相关因子配体增殖细胞核抗原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

    茯苓酸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及纤维化的影响机制

    彭斌冯雪冯立熊玮...
    1489-1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ROCK)信号通路探讨茯苓酸(PA)对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肾功能、纤维化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 以雄性SD大鼠为对象,以5/6肾切除术建立CRF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PA低、中、高剂量组(5、10、20 mg/kg PA)和PA高剂量+ROCK通路激活剂溶血磷脂酸(LPA)组(20 mg/kg PA+1 mg/kg LPA),每组15只;另取15只大鼠仅切口暴露肾脏但不切除,作为假手术组.各药物组大鼠灌胃和/或尾静脉注射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12周.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尿酸)水平,观察其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肾小管损伤评分和肾纤维化区域面积量化,检测其肾组织中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水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collagen Ⅰ)阳性表达率,以及通路相关蛋白(RhoA、ROCK1)、纤维化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裸角质层同源物2、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饮食减少,体型瘦小,精神萎靡且反应迟钝,肾小球减少、萎缩,肾小管扩张且结构杂乱,间质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其血清肾功能指标水平,肾小管损伤评分、肾纤维化面积占比、肾组织MDA和炎症因子水平、CTGF和collagen Ⅰ阳性表达率、通路相关蛋白和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PA各剂量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肾组织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好转,上述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LPA可显著逆转PA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PA能改善CRF大鼠肾功能并减轻肾组织纤维化,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RhoA/ROC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茯苓酸慢性肾衰竭肾功能纤维化RhoA/ROCK信号通路

    我院肿瘤化疗患者止吐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分析

    任丹君张娟利刘美佑丁莉坤...
    1495-1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肿瘤化疗患者合理使用止吐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2年10月1日-11月30日我院肿瘤科、放疗科、妇科、消化科等9个科室使用止吐药物的肿瘤化疗患者资料,统计患者化疗药物和止吐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止吐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共纳入520例患者,有248例患者(47.69%)使用的化疗药物致吐风险等级为中度,135例患者(25.96%)为高度.520例患者共使用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461例次(73.06%),包括帕洛诺司琼333例次、昂丹司琼106例次、托烷司琼15例次、格拉司琼7例次,其中优先使用国采药品及国家基本药物的患者仅148例次(32.10%);使用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共170例次(26.94%),包括福沙匹坦112例次、阿瑞匹坦58例次.162例患者(31.15%)的止吐药物使用不合理;不合理用药类型中,以止吐方案不合理最多(22.40%),其次为药物经济性不合理(19.13%).结论 我院肿瘤患者使用的化疗药物致吐风险等级主要为中、高风险,在止吐方案、药物经济性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情况.建议医生、护士、临床药师及医院相关部门应多团队协作,加强止吐药物用药标准化全程监管,根据抗肿瘤药物致吐风险等级合理选择止吐药物,提高对指南的遵循度,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止吐药物致吐风险等级合理用药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肿瘤

    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段贤春薛苏君祝永福
    1500-1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进行血药浓度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5 μL.收集26例服用阿帕替尼癌症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测其血药浓度,分析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与患者年龄、给药剂量、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的相关性,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肾损伤相关因子[胱抑素C(CysC)、肾损伤分子1(KIM-1)、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阿帕替尼检测质量浓度在500~2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试验RSD为3.7%,稳定性试验RSD为4.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0%(RSD为2.1%).26例患者的阿帕替尼血药浓度最低为103 ng/mL,最高为1 932 ng/mL.患者的血药浓度随年龄呈波动降低趋势.在0.125或0.25 g给药剂量下,服用阿帕替尼的患者体内血药浓度集中在1 000~2 000 ng/mL范围内.26例癌症患者中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血药浓度500~<1 000 ng/mL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20例患者同时联用了其他药物,其血药浓度高低不同.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ysC、KIM-1、IL-18、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所建立的UPLC方法能快速检测阿帕替尼血药浓度.临床使用阿帕替尼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和药物联用等情况,并注意防范阿帕替尼可能导致的急性肾损伤.

    阿帕替尼血药浓度监测超高效液相色谱肾损伤不良反应

    基于海南省特许药品监测系统和FAERS的氟轻松玻璃体植入剂的风险信号挖掘

    苗会青林凯姚明宏林丽君...
    1505-1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氟轻松玻璃体植入剂的风险信号,促进患者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基于海南省特许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子系统(以下简称"特许药品监测系统")数据及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采用系统器官分类及首选术语对氟轻松玻璃体植入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不良事件(ADE)报告进行编码,统计相关患者的信息,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MHRA)综合标准法(以下简称"MHRA"法)进行风险信号挖掘.结果 特许药品监测系统收到的72份氟轻松玻璃体植入剂ADR/ADE报告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1.4,患者年龄主要分布在18~64岁;ADR/ADE共累及5个系统器官,眼器官疾病占比87.7%;新的一般的ADR报告9份(占12.5%),严重的ADR报告4份(占5.6%);ROR法及MHRA法均挖掘出白内障、青光眼、高眼压3个风险信号.FAERS数据库收到的244份报告中,患者男女比例为1∶1.5;ADR/ADE共累及10个系统器官,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占46.1%,产品问题占32.0%;严重的ADR报告20份(占8.2%);ROR法及MHRA法均挖掘出植入并发症、给药系统问题等19个风险信号.结论 临床使用氟轻松玻璃体植入剂时除了关注高眼压、白内障、青光眼等眼部ADR/ADE外,也应警惕产品质量及不合理使用方面的ADE所引发的潜在风险.

    氟轻松玻璃体植入剂葡萄膜炎不良反应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报告比值比英国药品和保健产品管理局

    4种治疗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评价

    刘德凤刘蕊钱妍杜青青...
    1511-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4种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生物制剂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上报的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维得利珠单抗的ADE数据,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法(PRR)进行信号挖掘,对ADE的系统器官分类(SOC)进行分类统计.结果与结论 分别检索到上述4种生物制剂ADE报告65 173、247 894、37 596、6 134份,生成1 664、1 731、588、303个ADE信号,分别累及27、27、24、26个SOC.英夫利昔单抗以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的ADE报告数最多,播散型结核信号强度较强;阿达木单抗以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的ADE报告数最多,注射部位丘疹信号强度较强;乌司奴单抗以各类损伤、中毒及操作并发症的ADE报告数最多,潜伏性结核信号强度稍强;维得利珠单抗以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的ADE报告数最多,治疗反应时间缩短的信号强度较强.临床用药时,除关注常见ADE外,对英夫利昔单抗应警惕滑膜炎、基底细胞癌,对阿达木单抗应警惕滑膜炎、疝气,对乌司奴单抗应警惕肝胆系统疾病,对维得利珠单抗应警惕便血、排便频率增加等药品说明书未提及的ADE;除乌司奴单抗外,对其他3种药物还需注意与妊娠相关的ADE.

    炎症性肠病生物制剂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维得利珠单抗不良事件

    乌灵胶囊联合小剂量喹硫平用于失眠伴焦虑抑郁高龄老年患者的疗效分析

    蔡传云胡欣朱华军刘文竹...
    1517-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乌灵胶囊联合小剂量喹硫平治疗高龄老年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96例失眠伴焦虑抑郁高龄老年(≥8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乌灵胶囊组(0.99 g,每天3次,34例)、喹硫平组(25~50 mg,每晚1次,30例)和联合组(同时服用乌灵胶囊和喹硫平,用法用量同单药组,32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睡眠监测指标(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的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MMSE评分均显著延长或升高(P<0.05),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PSQI评分、HAMA-14评分、HAMD-17评分、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显著缩短或降低(P<0.05),喹硫平组患者的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HAMA-14评分、HAMD-17评分、血清TNF-α水平均明显短于或低于乌灵胶囊组,且联合组各定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喹硫平组和乌灵胶囊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喹硫平组和乌灵胶囊组(P<0.05),3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灵胶囊联合小剂量喹硫平用于高龄老年失眠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优于各药单用,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乌灵胶囊小剂量喹硫平失眠焦虑抑郁高龄老年患者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观察

    邹瑜斌杨灵肖池金
    1522-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晚期肝癌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0.4 g,bid,口服),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卡瑞利珠单抗(200 mg,每3周1次,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副反应时停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1年生存率,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及研究组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7%vs 13.3%,P<0.05),中位OS和中位PFS均显著长于对照组(OS:12.6个月 vs 7.9个月;PFS:8.2个月 vs 5.3个月,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及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皮疹或皮肤瘙痒、食欲减退、腹泻、乏力、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发生的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主要包括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21例(70.0%)、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20.0%)、免疫相关性肺炎1例(3.3%),经对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或可耐受.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索拉非尼可有效控制和延缓晚期肝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可耐受.

    索拉非尼卡瑞利珠单抗肝癌晚期生存期疗效安全性

    1例晚期乳腺癌并发甲状腺癌患者重启蒽环类药物化疗的药学监护

    张广全鹿琦燕丹徐思露...
    1527-1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晚期乳腺癌并发甲状腺癌患者重启蒽环类药物的药学监护思路.方法 临床药师全程参与1例晚期乳腺癌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考虑患者存在多种抗肿瘤药物原发耐药,临床药师建议重新启用EC解救方案(静脉滴注表柔比星140 mg和环磷酰胺1 g,d1,21 d为一周期),并结合患者体重变化估算表柔比星终生累积剂量及最佳化疗疗程;针对患者化疗期间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异常波动可能增加心脏毒性发生风险的问题,临床药师建议根据TSH目标范围和检测结果,采取"前快后慢"的左甲状腺激素钠片剂量调整策略.结果 医师采纳药师建议;临床药师协助医师重启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7周期联合治疗方案.期间患者未出现明显心脏不良事件,病情稳定;左甲状腺素钠片加量后患者TSH水平稳步下降,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对多种抗肿瘤药物原发耐药的乳腺癌并发甲状腺癌患者,在必要时可重新启用蒽环类药物,但启用前应进行基线心功能检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并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开展心脏毒性风险评估.临床药师应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对此类患者开展全程药学监护,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蒽环类药物乳腺癌甲状腺癌药学监护临床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