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循证证据的我院出院带药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运行实践

    魏娜吴朝阳陈伦灼郑斌...
    1910-1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提高医院出院带药处方的合理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出院带药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以下简称"审核系统")中常出现的系统判断为禁用与不推荐的处方(包括剂量与疗程不合理、超说明书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用药适宜性、给药剂型等方面),结合实际病例分析,由临床药师寻找循证证据并进行评价,与医师沟通反馈,对拦截处方中误判的内容进行实时维护,并据此设置相关审方规则至审核系统,对效果进行评价并就提高出院带药处方前置审核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针对系统判断为禁用与不推荐的处方,例如癌病患者盐酸吗啡片日限定剂量、甲状腺切除术后碳酸钙D3的日最大剂量、直肠恶性肿瘤化疗后甲地孕酮的超适应证用药、产后维生素B6超说明书用药、颅内感染后硫酸氢氯吡格雷与奥卡西平的联用、肠梗阻后肠内营养粉剂的临床禁忌、房颤术后达比加群酯胶囊的剂量不适宜等,临床药师寻找到相应循证证据、进行分析后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对处方进行相应处置并将相关规则实时更新至审核系统.整体而言,审核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审核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但仍需要通过提高药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对循证证据的查找及运用能力、审核系统的准确性以及医师对审核结果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从而提高出院带药处方的合理性,减少用药安全风险.

    循证证据出院带药处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践合理用药

    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鹿琦王潞李双双姜敏...
    1915-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述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机制,为肿瘤及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单体化合物""巨噬细胞极化""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onomer compound""Macrophage polarization"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5年1月-2020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3篇,其中有效文献63篇.中药单体化合物如百里醌、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信号通路活性或促进STAT1信号通路活性,诱导巨噬细胞向经典活化型(M1型)极化;大黄素、6-姜辣素可通过调节相关靶点如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STAT6、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β(C/EBPβ),促进巨噬细胞从非经典活化型(M2型)向M1型极化,从而发挥抗肿瘤(如乳腺癌、肺癌等)效应.另外,中药单体化合物如丹皮酚、人参皂苷Rb1可通过激活STAT6信号通路或抑制STAT1信号通路活性,桦木酸、菝葜苷A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信号通路,羽扇豆醇、藏红花素可通过抑制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青藤碱、甘松新烷酮N可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或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从而发挥抗炎效应.中药单体化合物诱导巨噬细胞表型极化的机制较为复杂,且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特点.

    中药单体化合物巨噬细胞表型极化M1型M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