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奥法妥木单抗ADE信号的初步挖掘与分析

    杨小娟张清文杜潇洒董金鹏...
    2120-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筛选奥法妥木单抗治疗多发性硬化症(MS)的潜在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ofatumumab"及其商品名"Kesimpta"为检索关键词,筛选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美国FDA不良事件监测系统数据库收录的奥法妥木单抗相关不良事件(AE)报告,且该报告使用原因中包含"multiple sclerosis"字段.综合报告比值比、比例报告比值比两种方法进行ADE信号的挖掘与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AE报告21 759份,包括62 449例AE,涉及一般疾病和给药部位各种反应(15 021例),神经系统疾病(9 668例),感染和侵袭类疾病(5 967例),伤害、中毒和手术并发症(4 952例),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疾病(4 647例)等27个系统器官分类.21 759份AE报告对应606个ADE信号,其中有234个阳性信号.有107个ADE阳性信号未被奥法妥木单抗说明书收录,包括流感样疾病、鼻咽炎、咳嗽、泌尿道感染、口咽痛、失眠、流涕、贫血、脱发、房颤与血小板减少等.结论 临床在使用奥法妥木单抗治疗MS的过程中,除应对说明书明确收录的ADE予以足够重视外,还应对本研究筛选出的信号强度较强的ADE(如流感样疾病、血细胞减少、温度不耐受性、视神经炎与烟雾病等)格外注意.奥法妥木单抗增加的感染风险、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其可能对呼吸系统、精神系统等造成的损害也不容忽视.

    奥法妥木单抗多发性硬化症FAERS数据库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比法药物不良事件鼻咽炎房颤

    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卡铂治疗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的临床观察

    张力忆蒋奉希桂定清
    2126-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PTX)+卡铂(CBP)化疗方案治疗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的近远期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肿瘤标志物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TX+CBP化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均连续治疗6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和全部疗程结束时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问卷量表30(EORTC QLQ-C30)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vs.35.00%,P<0.05),中位PFS(9.30个月 vs.6.30个月)和中位OS(14.90个月 vs.10.60个月)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EORTC QLQ-C3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CEA、CA125和SCC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的降低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类型毒副反应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患者的毒副反应在停药后1~2个月自动消失或在对症治疗后消失.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PTX+CBP化疗方案可有效提高持续性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的客观有效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良好.

    持续性宫颈癌复发性宫颈癌贝伐珠单抗紫杉醇卡铂临床疗效生存质量肿瘤标志物安全性

    葆宫止血颗粒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阴虚血热证)的效果观察

    廖丹李桂花黄广翅
    2131-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葆宫止血颗粒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AUB)(阴虚血热证)的临床效果.方法 前瞻性纳入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146例围绝经期AUB(阴虚血热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联合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MPA,每次10 mg,每天2次;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葆宫止血颗粒,每次15 g,每天3次.两组患者均从月经第5天开始用药,连续用药22 d作为1个治疗周期,均连续治疗2个周期,并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子宫内膜厚度、总有效率、复发率、中医证候评分、性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控制时间、完全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经血色淡或有块、小腹疼痛、面色萎黄及神疲气短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3、6、12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内总体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卵泡刺激素、雌二醇和黄体生成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显著减小或降低(P<0.05),而联合组较对照组的减小或下降幅度更大(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葆宫止血颗粒联合MPA治疗围绝经期AUB(阴虚血热证)疗效确切,可快速止血、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调节血清性激素和炎症因子水平,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异常子宫出血葆宫止血颗粒醋酸甲羟孕酮阴虚血热证围绝经期疗效子宫内膜厚度性激素炎症因子

    全流程药学服务在心血管内科FM35病组患者药品成本管控中的效果分析

    曹文静张鹏肖灿刘湘...
    2136-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全流程药学服务优化心血管内科FM35病组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实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并管控住院药品费用的目标.方法 以2023年7-8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治疗出院的213例FM35病组患者为对照组,筛选其全部医嘱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及我院药物评价标准制定优化治疗药物库.以2023年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新收治入院的83例FM35病组患者为干预组,建立并应用政策宣讲-治疗方案干预的模式,对该组患者进行全流程药学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费用、住院日及出院转归情况.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全流程药学服务,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住院总费用、药品费用、药占比、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费用超标病例比例均显著下降(P<0.05),住院日中位数缩短1 d;两组患者的出院转归好转率均≥99%.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全流程药学服务可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医疗服务效率,节约医疗成本,有效助力DRG的顺利施行.

    全流程药学服务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临床药师药品成本管控复杂网络分析法驻科服务

    以互联网咨询问题为导向改进药学科普制作

    孙敏辛本茹李英齐晓艳...
    2142-2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以互联网用药咨询问题为导向的药学科普制作新思路,为广大药师高效地制作高质量药学科普提供参考.方法 以某院2021年9月1日-2022年2月28日互联网用药咨询问题为样本,通过帕累托图分析和总结公众用药需求,制作药学科普.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该方法实施前后药学科普的阅读量和制作周期.结果 根据帕累托原则,咨询问题类型主要集中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咨询药物类型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用药、感染用药、风湿免疫系统及骨科用药等.由此确定15篇科普目标主题,其中5篇在2022年前推出且未采用帕累托图分析,作为方法实施前与目标主题一致组(A组);10篇为采用帕累托图分析后在2022年期间制作,作为方法实施后组(B组).再随机抽取2022年帕累托图分析前发布且与目标主题不一致的5篇科普作为方法实施前与目标主题不一致组(C组).和A组、C组相比,B组药学科普文章的制作周期显著缩短.和C组相比,A组和B组的阅读量显著增加.结论 帕累托图可以帮助药师充分利用用药咨询问题定位公众需要的药学科普主题,提高药师制作科普的效率和质量.

    药学科普制作帕累托图互联网用药咨询以问题为导向

    神经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药学路径的回顾性评价

    王金平赵婕杨春燕赖晓敏...
    2147-2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药学路径的可行性.方法 运用前期建立的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药学路径,回顾性评估127例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运用药学路径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评分体系"进行术前评分,并与患者实际用药情况比较,结合现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以下简称为《指导原则》)进行分析.对于术中抗菌药物追加次数及术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药学路径也创新性提出可改进的关键点,通过与患者实际的用药情况进行了对比,探讨《指导原则》可尝试更新的方向.结果 依据回顾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中除了《指导原则》已建议的不推荐颅骨肿物切除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术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外,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关节镜其他特指关节检查、脊神经根减压术、内镜下腰椎髓核切除术、硬脊膜修补术、椎管减压术手术也可进一步探索术前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对于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术中、术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结合手术时间术中可考虑进行第2次追加抗菌药物,手术患者如出现脑脊液漏,建议可适当延长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时间.结论 药学路径的应用可更有针对性地分析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的关键点,推动了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管理方式从"定性、经验"的管理向"定量、科学"的管理转型.

    药学路径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用药

    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杨芳刘星宸刘星雨刘晓勇...
    2152-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使用情况,为促进氨酚待因的规范、合理使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按照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陕西省全部10个省辖市中随机各选取1个区、1个县(或2个区)的基层医疗机构2020-2023年开具的所有氨酚待因处方,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编码对现有临床诊断进行归类,对搜集的处方用药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用药疗程>10 d的关键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氨酚待因有效处方7 375张.使用氨酚待因的主要以女性(52.11%)、年龄19~64岁(66.73%)的患者为主.基于ICD编码,氨酚待因的使用涉及最多的疾病类别为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或症状、体征(43.48%);排名前3位的临床诊断为关节病(25.59%)、骨折(9.95%)、牙痛(8.58%).药品用法用量明确的7 175张处方中符合氨酚待因说明书推荐的处方有3 366张,有5.63%的处方对乙酰氨基酚日使用量超2.0 g/d的极量限制.处方用药疗程超常规限制(7 d)的处方有4 051张,超使用疗程限制(10 d)的处方有1 336张.影响用药疗程>10 d的因素主要为医疗机构所属区域、类型以及患者性别、年龄,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陕南地区、乡镇卫生院以及老年人、女性患者用药疗程>10 d的现象偏多.结论 陕西省基层医疗机构氨酚待因的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药品用法用量、临床诊断以及用药疗程不适宜;医疗机构所属区域、类型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均会影响该类药品的用药疗程.

    氨酚待因基层医疗机构镇痛药合理用药陕西省

    中药通过调控细胞自噬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李梦茵宋桂华王婷婷任明月...
    2158-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气道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发病率高且病情易反复.自噬在改善哮喘症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中药活性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等)以及中药复方(如五虎汤、平喘颗粒、三子养亲汤等)可以通过调控自噬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抑制气道炎性反应、减轻气道高反应、缓解气道重塑,从而起到治疗哮喘的目的.但目前研究多为基础研究,且证据质量不高,今后应深入开展高质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以充分论证中药通过调控自噬治疗哮喘的科学性.

    支气管哮喘自噬中药活性成分中药复方研究进展

    以凝血因子Ⅺ作为靶点的抗凝血药研究进展

    苑新文赵振宇
    2165-2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凝血药是预防和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基石.现有的肠外和口服抗凝血药通过干扰凝血级联反应的关键环节,实现了对血栓的有效控制,但同时也伴随着出血风险的增加.以凝血因子Ⅺ(FⅪ)为靶点的抗凝血药——FⅪ抑制剂可通过抑制FⅪ来阻断凝血酶生成过程中的扩增阶段,减少血栓生成,且对正常止血作用的影响较小,已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型抗凝血药之一.目前尚无上市的FⅪ抑制剂类药物,而处于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阶段的FⅪ抑制剂包括3类——反义寡核苷酸、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抑制剂.另外,靶向FⅪ的天然抑制剂和核酸适配体大多正在进行临床前研发.作为抗凝治疗的新靶点药物,FⅪ抑制剂有望成为更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弥补当前抗凝血药的局限性,在减少出血风险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血栓预防和治疗方案.

    抗凝血药凝血因子Ⅺ血栓形成FⅪ抑制剂血栓栓塞性疾病

    氯苯唑酸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靳盼盼刘洋邱博吴惠珍...
    2171-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苯唑酸为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选择性稳定剂,用于治疗TTR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和TTR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本文对氯苯唑酸的基本信息、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发现氯苯唑酸可通过抑制TTR四聚体的解离,减缓或阻止TTR淀粉样变性的进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氯苯唑酸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显著降低淀粉样变性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相关住院率,延缓患者疾病进展.尽管氯苯唑酸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仍然是用于治疗TTR淀粉样变性疾病的关键药物,也是第1种被批准用于治疗ATTR-CM的药物.

    氯苯唑酸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