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细胞载药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

    周超培刘芊芊杨春荣杨阳...
    238-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红细胞作为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红细胞""载药体系""Red blood cell""Erythrocyte""Drug delivery system"等关键词,对PubMed、Elsevier、中国知网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收录的于1960-2019年发表的文献进行单一或组合搜索,据此综述红细胞作为载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14篇,其中有效文献70篇.红细胞作为人体的内源性成分,不需要通过合成就可作为天然的载药体系.目前红细胞的载药方法包括渗透法、化学干扰法、电穿孔法、内吞包埋法、电融合包埋法、脂质体融合法等,其中渗透法又包括低渗稀释法、改良低渗稀释法、低渗溶血法、等渗渗透溶解法和低渗透析法等;此外,还可以采用红细胞包载机或者将药物偶联到红细胞膜上等方式.红细胞作为药物载体,可实现药物靶向性递送,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增强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性,提高药物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其已用于包载抗肿瘤药、抗炎药、镇痛药、抗感染药、心血管系统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等小分子药物,还可包载部分大分子药物和诊断剂等,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但红细胞载药系统尚存在来源复杂、理化性质不统一、载药过程可能对红细胞造成破坏、储存过程中如何保持其生物活性等问题.

    红细胞药物载体载药系统细胞膜

    基因多态性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刘东华荆凡波全香花刘月芬...
    245-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基因多态性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疗效的相关性,为GLP-1受体激动剂疗效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和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基因多态性""艾塞那肽""利拉鲁肽""液泡蛋白分选受体1""大麻素受体1""GLP-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Exenatide""Liraglutide""SORCS1""Cannabi-noid type 1 receptor""GLP-1 receptor""Genetic polymorphism""Type 2 diabetes""Insulin resistance"等为中英文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pringerLink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91年1月-2019年3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GLP-1受体激动剂相关的遗传因素和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07篇,其中有效文献33篇.GLP-1受体激动剂与液泡蛋白分选受体1(SORCS1)基因、GLP-1受体(GLP-1R)基因和大麻素受体1(CNR1)基因相关.目前研究表明,基因多态性与GLP-1受体激动剂改善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控制体质量效果相关.但此类研究多为小样本研究,需要更大的样本来确认SORCS1、GLP-1R、CNR1基因多态性与GLP-1受体激动剂疗效的关系,且其他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司那肽、阿必鲁泰、度拉鲁肽和索玛鲁肽等)和已发现的基因位点多态性的相关性还未知,而与GLP-1受体激动剂疗效相关的新的基因位点还未发现,这可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方向.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受体激动剂基因多态性艾塞那肽利拉鲁肽液泡蛋白分选受体1大麻素受体1

    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

    胡志强余文韬姚文秀蒋刚...
    250-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特点、防治措施及相关循证依据,为临床治疗决策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心脏毒性""肿瘤""癌症""靶向治疗""化疗""Cardiotoxicity""Tumour""Cancer""Target therapy""Chemotherapy"等为关键词,在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9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致心脏毒性常见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为对象,就其致心脏毒性的特点、防治措施及国内外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进行汇总.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56篇,其中有效文献47篇.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主要以左室功能障碍(LVD)和心力衰竭(HF)为主,主要代表药物为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其中,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多为Ⅰ型(不可逆),与药物累积剂量以及患者年龄、心脏病史、心脏部位高剂量放疗、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曲妥珠单抗致心脏毒性多为Ⅱ型(可逆),虽与药物累积剂量无关,但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LVD病史、高血压、心脏放疗史及与蒽环类药物联用等因素有关.此外,血管生长抑制剂等抗肿瘤药物所致的LVD亦不容忽视.现有指南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及相关临床研究大多围绕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展开.在预防方面,应首先控制高血压等心血管高危因素;对于使用蒽环类或曲妥珠单抗致LVD的高危人群,中、低证据支持使用心脏保护剂[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联合β受体阻滞剂]进行预防;此外,高累积剂量蒽环类药物致心脏毒性还可采用限制累积剂量、使用脂质体、延长滴注时间等综合策略.在治疗方面,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推荐参考抗HF标准方案治疗;而对曲妥珠单抗所致心脏毒性则应参考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选用观察、停药、继续用药等策略,但现有证据尚不足.今后,相关研究者需完善心脏毒性的定义,进一步探讨除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外的抗肿瘤药物致心脏毒性的防治策略.

    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措施研究进展循证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