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714家三级医疗机构药学门诊开展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梅隆李飒张宇晴周硕...
    385-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研我国三级医疗机构药学门诊的开展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医院药学部门管理者为调研对象,于2023年3月通过问卷星进行调查。从医院自身属性、药学门诊管理及药师队伍建设中选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及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开设药学门诊和药学门诊全年(2022年)接待患者总人次的因素。结果与结论 全国1 304家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三级医院有714家。三级医院中有377家(占比52。80%)开设了药学门诊,包括321家三级甲等医院、48家三级乙等医院、8家其他三级医院。377家医院共开设了1 739个药学门诊,涉及19个专业领域类别,以心血管相关领域(含抗凝)比例最高(占比16。45%)。华北、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开设药学门诊的三级医院更多。三级乙等医院(P=0。010)和医院年门诊量(P=0。008)是开设药学门诊的影响因素,但影响程度较小。医院年门诊量(P=0。042)和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数量(P=0。004)是药学门诊接待患者人次的影响因素。我国三级医院开设药学门诊的比例不足,应进一步加速推动药学门诊的建设工作,并针对药学门诊及患者需求适当扩大医院药学团队的人才规模,以满足医疗实践和病患服务需求。

    药学门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回归分析

    广东省紧密型医联体药事管理工作的调研分析

    朱晓丹陈孝曹伟灵曾援...
    390-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广东省紧密型医联体的药事管理工作现状,为推动广东省医联体高质量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抽取广东省50家紧密型医联体为研究对象,由总院药学部负责人作答,调查内容包括医联体基本规模、医联体总药师聘任情况、医联体内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同质化执行情况、推动同质化的难点、希望获得的省级支持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回收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医联体总院药学部负责人有16人(占32。00%)被聘任为总药师。37家医联体(占74。00%)已建立医联体内药品供应保障体系,35家医联体(占70。00%)已开展医联体内药事管理统筹工作,23家医联体(占46。00%)已建立临床用药指导体系,25家医联体(占50。00%)已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仅8家医联体(占16。00%)有拓展药学服务新模式。目前推动医联体内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同质化的难点主要在于"各成员单位的管理水平差距较大""药学人员缺乏、水平参差不齐""政策支持与落实不足"3个方面。大部分医联体希望相关部门通过举办专项培训班或开展专项督导的方式推进药事工作向同质化发展。结论 目前广东省紧密型医联体在落实总药师制度、药事管理与药学服务同质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需提高医联体中总药师聘任的覆盖率,将药事管理同质化工作落实到位,并加快药学服务同质化进程。

    医联体药事管理药学服务同质化总药师制度

    山茱萸新苷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王威甘啸阳许惠琴朱逸晖...
    395-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山茱萸新苷对糖尿病肾病(DN)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雄性KK-Ay小鼠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2周复制DN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氨基胍组(阳性对照,100 mg/kg)、山茱萸新苷组(100 mg/kg),另取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6只。各药物组小鼠灌胃相应药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8周。检测各组小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蛋白,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IL-10、尿素氮(BUN)、肌酐(Scr)水平,观察其肾组织病理损伤、纤维化改变和肾小球微观结构,检测其肾皮质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Ⅳ型胶原(COL-Ⅳ)、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皮质可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和纤维化改变,肾小球系膜增生严重且基底膜有大量不规则块状暗色致密物沉积;其FBG、24 h尿蛋白水平,血清IL-12、BUN、Scr水平,肾皮质RAGE、COL-Ⅳ、iNOS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血清IL-10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小鼠肾脏病理损伤、纤维化改变及肾小球微观结构均有明显改善,上述各定量指标均普遍好转(P<0。05或P<0。01)。结论 山茱萸新苷对DN模型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抑制炎症反应,降低尿蛋白水平,缓解肾脏纤维化;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晚期糖基终末产物/RAGE信号通路有关。

    山茱萸新苷糖尿病肾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信号通路炎症肾脏纤维化

    槲皮素对心肌缺血后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的影响

    王盼盼杨赞刘冬兰周怡...
    401-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槲皮素对心肌缺血后线粒体能量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40、20、10 μmol/L)和阳性对照组(环孢菌素A 1 μmol/L),细胞缺氧处理后,检测活性氧(ROS)、线粒体膜电位(MMP)、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MPTP)开放程度、腺苷三磷酸(ATP)、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的变化。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100、50、25 mg/kg)和阳性对照组(曲美他嗪6。3 mg/kg),每组8只,灌胃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7 d;大鼠末次给药后,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检测血清中LDH、MDA、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complex Ⅰ)、complex Ⅳ和ATP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中ROS荧光强度、MPTP开放程度和CK、LDH、MDA含量均显著降低,MMP和AT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槲皮素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CK-MB、LDH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SOD、complex Ⅰ、complex Ⅳ和ATP(阳性对照组除外)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槲皮素能有效减轻心肌缺氧损伤,促进内源性能量的生成,改善心肌缺血后线粒体功能。

    槲皮素心肌缺血缺血性心脏病线粒体能量代谢

    "易层"贴敷对膝骨关节炎大鼠滑膜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魏义保马振源廖太阳杨楠...
    407-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易层"贴敷对膝骨关节炎(KOA)大鼠滑膜纤维化(SF)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KOA组和易层组,每组8只。KOA和易层组大鼠以前交叉韧带离断法复制KOA模型。造模14 d后,易层组大鼠于膝关节均匀涂抹"易层"贴敷[三色散(每100 cm2涂抹8 g)和复方三黄油膏(每100 cm2涂抹5 g)],每天贴敷8 h,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观察各组大鼠的滑膜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并进行Krenn评分,检测其滑膜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蛋白的表达,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及滑膜组织中纤维化及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KOA组大鼠滑膜衬里细胞大量增生且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沉积明显;collagenⅠ、HMGB1、p-NF-κB p65阳性表达细胞均明显增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滑膜组织中纤维化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collagenⅠ、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α-平滑肌肌动蛋白)及mRNA的表达,以及HMGB1、TLR4蛋白及mRNA,p-NF-κB p65蛋白及NF-κB p65 mRNA的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KOA组比较,易层组大鼠滑膜组织的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上述定量指标均显著逆转(P<0。05或P<0。01)。结论"易层"贴敷可显著改善KOA大鼠的SF,其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TLR4/NF-κB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症滑膜纤维化高迁移率族蛋白B1/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及细胞毒性的影响

    蒋成臧振中陈丽华朱海婷...
    413-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川芎挥发油对雷公藤甲素体外透皮性能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分离KM小鼠下腹皮肤,分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甲素配伍川芎挥发油1∶10、1∶50、1∶100组(以下简称"配伍1∶10""配伍1∶50""配伍1∶100"组),将各组小鼠皮肤与相应乳膏各0。2 g充分接触24 h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接收液中雷公藤甲素的累计透皮量(Qn),并计算透皮吸收速率(Jss);再以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为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川芎挥发油和雷公藤甲素配伍前后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共鉴定出62个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包括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β-瑟林烯等。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配伍1∶10组和配伍1∶50组24 h内雷公藤甲素的Qn(P<0。01)和Jss有所升高,而配伍1∶100组的Qn(P<0。05)和Jss有所下降。与雷公藤甲素组比较,雷公藤甲素浓度在36、72、144 ng/mL时,配伍1∶10组和配伍1∶50组可以显著提高HaCat细胞的存活率(P<0。05或P<0。01),而配伍1∶100组细胞的存活率反而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与川芎挥发油在配伍比例为1∶10和1∶50时可以促进雷公藤甲素的透皮吸收,且可降低雷公藤甲素对HaCat细胞的毒性。

    川芎挥发油雷公藤甲素透皮吸收配伍增效减毒细胞毒性

    苦参醇F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干预作用

    何旭东倪皓雨何金彪李敏...
    419-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苦参醇F(KSC-F)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柳氮磺吡啶,703 mg/kg)、KSC-F 50 mg/kg组(KSC-F50组)、KSC-F 100 mg/kg组(KSC-F100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连续饮用3%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7 d以复制UC模型;与此同时,各药物组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10 d。实验期间,观察小鼠体重变化及排便情况,并于末次给药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观察其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mRNA和炎症相关蛋白[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叉头框蛋白O1(FOXO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APK)、磷酸化p38 MAPK(p-p38 MAP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等]的表达水平。结果 KSC-F能缓解UC小鼠的体重减轻和结肠组织病变;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清中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结肠组织中IL-1β、IL-6、IL-17、TNF-α水平,升高血清和结肠组织中IL-10水平(P<0。05或P<0。01);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结肠组织中IL-1β、IL-17、TNF-α mRNA和p-PI3K、p-p38 MAPK、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提高结肠组织中IL-10 mRNA和FOXO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 KSC-F可通过抑制PI3K、Akt、p38 MAPK蛋白的激活,抑制IL-1β、IL-6、TNF-α等促炎因子的释放,促进抗炎因子IL-10的分泌,减轻结肠组织炎症损伤,从而改善UC小鼠的相关症状。

    苦参醇F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干预作用

    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温倪婷杨昌贵周涛康传志...
    425-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产地鱼腥草药材的综合质量。方法 以总黄酮、浸出物、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为指标,采用熵权法对各指标客观赋权,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计算的相对关联度(ri)为测度,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结果 总黄酮、总灰分、水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的权重分别为0。295 5、0。227 3、0。188 7、0。145 1、0。143 4,总黄酮和总灰分的权重相对较大。30批药材的ri为0。233 2~0。673 9,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和资源县产样品的平均ri最高,分别为0。638 3、0。598 7,其次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0。556 1)和云南省建水县(0。452 8),上述产地药材质量整体较好且稳定。结论 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鱼腥草药材的质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产的鱼腥草药材整体质量最优。

    鱼腥草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熵权法多指标综合评价

    胡黄连苷Ⅱ对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进展的影响

    郭寰宇王卫芳徐丽伟董文博...
    430-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胡黄连苷Ⅱ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恶性进展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A549细胞分组为对照组,胡黄连苷Ⅱ低、中、高浓度组,K6PC-5[鞘氨醇激酶1(SPHK1)激活剂]组,胡黄连苷Ⅱ高剂量+K6PC-5组,检测细胞增殖、迁移、侵袭情况,以及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SPHK1、1-磷酸鞘氨醇受体3(S1PR3)及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蛋白的表达情况。以BALB/c裸鼠为对象,通过皮下接种A549细胞悬液建立NSCLC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将其分为裸鼠-对照组,裸鼠-胡黄连苷Ⅱ低、中、高剂量组,裸鼠-K6PC-5组,裸鼠-胡黄连苷Ⅱ高剂量+K6PC-5组(每组5只),考察胡黄连苷Ⅱ对其瘤体质量及体积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胡黄连苷Ⅱ低、中、高浓度组的细胞OD450值、EdU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细胞侵袭数及PCNA、MMP-2、MMP-9、SPHK1、S1PR3、ERK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与裸鼠-对照组比较,裸鼠-胡黄连苷Ⅱ低、中、高剂量组裸鼠体内的瘤体质量及体积均显著降低或缩小,上述指标均呈浓度/剂量依赖性变化(P<0。05);K6PC-5组细胞和裸鼠-K6PC-5组裸鼠对应指标的变化趋势则相反(P<0。05)。与胡黄连苷Ⅱ高浓度组或裸鼠-胡黄连苷Ⅱ高剂量组比较,胡黄连苷Ⅱ高浓度+K6PC-5组细胞和裸鼠-胡黄连苷Ⅱ高剂量+K6PC-5组裸鼠的上述定量指标均显著升高或增大(P<0。05)。结论胡黄连苷Ⅱ可能通过抑制SPHK1/1-磷酸鞘氨醇/S1PR3信号通路来抑制NSCLC的恶性进展。

    胡黄连苷Ⅱ非小细胞肺癌增殖迁移侵袭鞘氨醇激酶1/1-磷酸鞘氨醇/1-磷酸鞘氨醇受体3信号通路

    原花青素通过调节PI3K/Akt/VEGF信号通路对牙龈炎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殷晓宁左宪宏段丽云周军...
    436-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原花青素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对牙龈炎大鼠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丝线缝扎大鼠上颌双侧第1磨牙牙颈部+涂抹麦芽糖+喂食20%蔗糖溶液及软食的方法构建牙龈炎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原花青素组(160 mg/kg)、740Y-P组(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0。02 mg/kg)、原花青素+740Y-P组(原花青素160 mg/kg+740Y-P 0。02 mg/kg),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各药物组大鼠灌胃或/和腹腔注射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结束24 h后,测定大鼠牙龈指数,检测其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8(IL-1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以及牙龈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ROS)水平,观察大鼠牙龈组织的病理形态并检测其牙龈组织中PI3K/Akt/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牙龈组织存在局部组织扩张充血、新生毛细血管出现、胶原纤维变性丢失且排列紊乱、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龈沟壁等病理改变;其牙龈指数,龈沟液中IL-18、iNOS、ALP水平,牙龈组织中ROS水平,PI3K、Akt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牙龈组织中SOD、CA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原花青素组大鼠牙龈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上述各定量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且740Y-P能逆转原花青素对各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原花青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VEGF信号通路来缓解牙龈炎大鼠的牙龈组织损伤,改善牙龈炎症和氧化应激。

    原花青素牙龈炎牙龈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