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孔宪刚

月刊

1008-0589

zgyfsyxb@vip.sina.com.cn

0451-85935050 18946066050 1894606618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农业部主管并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120页。刊号ISSN1008-0589,CN23-1417/S。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面向、依靠、攀高峰”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大力提倡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及时报道国内外预防兽医学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促进我国兽医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畜禽疫病水平的提高,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塔里木鸽新城疫免疫程序的优化

    陈诒伟王燕张飞付小龙...
    300-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塔里木鸽新城疫免疫程序,本研究分别采集7、14、21、28日龄塔里木鸽血液各10份,分离血清进行新城疫母源抗体检测;选择60只28日龄塔里木鸽平均分为A1~A4组,A1~A3组分别用新城疫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三联灭活疫苗免疫,A4组为空白对照.每组在首免前、首免后7d、14 d、28 d各采集10份鸽血液,分离血清进行HI抗体检测;选择60只28日龄塔里木鸽用新城疫灭活疫苗首免后平均分为B1~B4组,首免后28 d,B1~B3组分别用新城疫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三联灭活疫苗二免,B4组为空白对照.每组在二次免疫前,二次免疫后7d、14 d、28 d各采集10份鸽血液,分离血清进行HI抗体检测;选择45只28日龄塔里木鸽用新城疫灭活疫苗首免后平均分为C1~C3组,分别在首免后7d、14 d、21d用新城疫灭活疫苗二免.每组在二次免疫前,二次免疫后7d、14 d、28 d各采集10份鸽血液,分离血清进行HI抗体检测,并将结果与B2组比较,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鸽母源抗体在21日龄~28日龄时下降至3 log2以下;首免后28 d,A1、A2、A3组鸽HI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A4组(P<0.01);A2组鸽抗体水平显著高于A1组(P<0.05),且峰值最高(4.8 log2);二次免疫后14 d、28 d,B2和B3组鸽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B1组和B4组(P<0.01),B2组抗体水平最快达到峰值且峰值最高(9.1 log2);二次免疫后28 d,C2、C3、B2组鸽抗体水平极显著高于C1组(P<0.01),C3组鸽抗体水平显著高于C2组(P<0.05),B2组抗体水平最快达到峰值,C3组抗体水平峰值最高(9.3 log2).综上所述,塔里木鸽于21日龄~28日龄时用新城疫灭活疫苗首免,间隔21 d~28 d后,用新城疫灭活疫苗二免,可达到最高抗体水平.本实验填补了目前塔里木鸽新城疫免疫程序相关研究的空白,可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有效参考.

    塔里木鸽新城疫免疫程序抗体水平

    敲除CRFK细胞氨基肽酶N对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

    陈晓彤郭慧娟田进王洪峰...
    306-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猫氨基肽酶N(fAPN)参与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感染过程,为研究fAPN对FIP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针对fAPN第14外显子设计了1对sgRNA,将sgRNA退火后克隆至pX458质粒中,构建同时含有Cas9蛋白和sgRNA的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瞬时转染猫肾细胞(CRFK)中,24 h后通过流式细胞仪分选带有绿色荧光的单克隆细胞.单克隆细胞经稳定传代培养后,细胞中的绿色荧光消失,对细胞进行PCR和测序,结果显示:3株单克隆细胞在fAPN第14外显子有1个碱基的插入,造成移码突变,导致fAPN不能正常表达,表明敲除fAPN蛋白的CRFK细胞系正确构建,命名为KO-APN14.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培养20代的KO-APN14细胞,48 h后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FIPV N蛋白的表达;将FIPV分别感染CRFK细胞及KO-APN14细胞,在感染4h、12 h、24 h、36 h时采用RT-qPCR分别检测FIPV N基因、视黄酸(维甲酸)诱导基因Ⅰ(RIG-Ⅰ)、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Toll样受体3(TLR3)、干扰素β(IFN-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转录水平.IFA结果显示:感染FIPV的CRFK细胞出现绿色荧光,未感染FIPV的CRFK细胞、未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及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均无绿色荧光;RT-q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病毒N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极显著抑制FIPVN基因的转录(P<0.0001);RT-qPCR检测FIPV感染各细胞后上述各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与感染FIPV的CRFK细胞相比,感染FIPV的KO-APN14细胞能够抑制RIG-Ⅰ、MDA5、TLR3、IFN-β、IL-6、IL-10、TNF-α及fAPN的转录.综上所述,fAPN是FIPV在侵入细胞及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FIPV引起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为fAPN在免疫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培育基因编辑抗病育种猫奠定实验基础.

    氨基肽酶N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猫肾细胞

    黄芩煎剂益生菌发酵液有效成份的分析

    王贺胡洪娇刘增琪崔子扬...
    314-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单菌株及多菌株发酵后的黄芩煎剂对黄芩活性成分及化学成分的影响,本实验分别利用植物乳杆菌单菌株及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3株益生菌分别对黄芩煎剂进行72 h液态发酵,最终获取单菌株和多菌株发酵液,再分别利用ÄKTAavant分子层析液相色谱和薄层色谱分别对各发酵样品成分种类和有效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子层析色谱分析结果显示,经单菌株和多菌株发酵黄芩煎剂后,发酵液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出现显著变化,与黄芩煎剂相比,发酵液中低分子量的化学组份含量明显增加,且多菌株发酵液中低分子量化学组份的含量显著高于单菌株植物乳杆菌发酵液(P<0.001).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黄芩煎剂经单菌株和多菌株分别发酵后,黄芩煎剂中的活性成分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多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黄芩标准对照药材(P<0.0001),多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黄芩煎剂(P<0.0001),且多菌株发酵液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极显著高于单菌株发酵液(P<0.0001).本研究首次证实采用多菌株(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发酵黄芩煎剂可以有效提高药液中的活性成分和化学成分含量,为进一步研究黄芩的药用价值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药发酵液态发酵黄芩煎剂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益生菌发酵中药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NMG株)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的研制

    苏佳白洪旭赵炜王德丽...
    320-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本研究通过病毒核酸提取及质量检测、分装,制备LSDV NMG株基因组DNA标准物质.通过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外源病毒评价其纯净性;采用液滴式数字PCR(ddPCR)方法检测LSDV ORF101基因的拷贝数以评估该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并与9家实验室协作标定;进一步采用qPCR方法对该标准物质试用.结果显示,本研究制备的标准物质不存在外源病毒污染;组内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匀性好;标准物质于-20℃稳定保存6个月,4℃稳定保存7d,25℃稳定保存24 h;标准物质ORF101基因最终定值为(8.6±1.3)×103拷贝/μL;可以用于qPCR检测.综上,该标准物质定值准确,均匀性好,不仅可以用于LSDV核酸检测相关实验的质量控制、仪器校准、检测方法评价,还可为研制体外诊断试剂提供物质基础.

    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液滴式数字PCR标准物质定值

    联合组学筛选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和复苏过程中潜在靶点的研究进展

    王书贤宋金妙王慧李小田...
    326-332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征订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