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孔宪刚

月刊

1008-0589

zgyfsyxb@vip.sina.com.cn

0451-85935050 18946066050 1894606618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农业部主管并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120页。刊号ISSN1008-0589,CN23-1417/S。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面向、依靠、攀高峰”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大力提倡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及时报道国内外预防兽医学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促进我国兽医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畜禽疫病水平的提高,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猪肺炎支原体Mhp-1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全基因组测序分析

    周龙玉祝瑶林龙华柴霁芸...
    630-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分离与鉴定引起的猪群疑似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原体,本实验收集了 20份病死猪肺脏病变组织,采用猪肺炎支原体(Mhp)和猪鼻支原体(Mhr)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分析培养特性、颜色变化单位(CCU)测定、传代培养后扩增16S rRNA基因并测序分析等,并进一步采用BLAST分析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采用邻接法构建16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对该分离株MLST分型、全基因组测序和毒力基因预测.结果显示,20份临床样品仅3份样品为Mhp单阳性,接种KM2液体培养基后仅1份生长良好,颜色规律性变黄;接种KM2固体培养基培养7 d后呈现特异性"煎蛋样"的菌落形态;瑞氏姬姆萨染色结果可见环状、点状、丝状、两级状等形状且大小不等的菌体形态,传12代后经特异性PCR检测结果为Mhp单阳性,表明该分离株可以稳定传代,且无Mhr污染;该分离株在KM2培养基上为1 ×107 CCU/mL;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登录的Mhp菌株ES-2(CP038641.1)同源性达100%.以上结果确定本研究分离出一株Mhp,并将其命名为Mhp-1.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Mhp-1与国外猪源Mhp分离株F7.2(KY264125.1)处于同一分支,亲缘关系最近;MLST分型结果显示Mhp-1分离株属于ST184型;全基因组测序获得序列大小为0.91 Mb,与已报道的Mhp基因组大小基本一致;毒力基因预测结果显示其存在EF-Tu、Lttp、P216、P102、P46、P97、PDH-B、Capsule、HlyA等毒力因子编码基因.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 Mhp的研究数据,为规模化猪场猪支原体性肺炎的防控提供参考数据.

    猪肺炎支原体分离与鉴定全基因组测序毒力基因

    内蒙古地区神经致病型马疱疹病毒1型的分离与鉴定

    冯心如刘佳利李静丁玉林...
    636-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调查内蒙古四子王旗某马场马流产是否由马疱疹病毒1型(EHV-1)感染导致,本研究采集该场马流产胎儿肝、脾等组织,将组织研磨上清液接种MDBK细胞,盲传5代,待出现细胞病变时收集细胞及培养上清,通过gB基因的PCR及透射电镜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采用2代测序技术对分离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分离病毒gB基因的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分析.采用SnapGene6.0.2软件分析分离病毒ORF30基因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结果显示,组织上清液接种MDBK细胞并盲传5代后,细胞出现典型的圆缩、融合、脱落和聚堆成葡萄串状等细胞病变特征;EHV-1 gB基因的PCR检测结果呈阳性;电镜观察可见疱疹病毒典型的形态特征,表明分离到1株EHV-1,命名为EHV-1-NM2021.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EHV-1-NM2021 gB基因序列与国内外EHV-1参考株g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7.7%~100%;构建gB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与EHV-1德国株(RacL11)、澳大利亚株(438-77)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较近.此外,ORF30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EHV-1-NM2021 ORF30基因nt2254为鸟嘌呤(G),aa752为天冬氨酸(D),该分离株为神经致病型病毒.本研究首次在内蒙古鉴定并分离到神经致病型EHV-1,丰富了国内EHV-1的流行病学数据库,为EHV-1感染所导致马流产的防控奠定了研究基础.

    马流产神经致病型马疱疹病毒1型遗传进化

    免疫磁珠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的初步研究

    景宏丽孔玉方斯烈钢王建平...
    64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一种富集水中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VCV)的技术,本研究利用SVCV多克隆抗体制备免疫磁珠,通过对磁珠耦联抗体量的优化,确定该免疫磁珠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建立一种富集SVCV的免疫磁珠分离技术,并联合荧光定量RT-PCR(RT-qPCR)技术对水中SVCV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 mg磁珠与75 μg SVCV多克隆抗体耦联时,耦联的抗体量最大,耦联率为98.48%;耦联后的免疫磁珠对SVCV(200 μL,浓度为1.54×106拷贝/μL)的富集效率最高为91.56%.以该多克隆抗体量制备的免疫磁珠富集10倍倍比稀释的SVCV(3.54×106拷贝/μL~3.54×103拷贝/μL),以确定其有效富集SVCV的最低浓度.结果显示,1 mg免疫磁珠能够使200 μL病毒液(3.54× 103拷贝/μL)富集率达到61.58%.表明该免疫磁珠能够有效富集SVCV.在免疫磁珠分离技术联合RT-qPCR技术检测水样品中SVCV(浓度约为1.16×104拷贝/μL)的结果显示,免疫磁珠组富集SVCV核酸量是裸磁珠组富集SVCV核酸量的1.77×103倍,是未处理组富集SVCV核酸量的1.68×103倍,免疫磁珠组富集SVCV均极显著高于裸磁珠组和未处理组(P<0.01),裸磁珠组富集的SVCV与未处理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能够有效富集水中SVCV的方法,为SVCV的监测提供了技术手段.

    免疫磁珠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水样品

    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及复制影响因素的研究

    何松汤德元曾智勇王彬...
    645-652页

    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调控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许凤明杨作丰
    653-658页

    欢迎订阅 欢迎投稿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征订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