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孔宪刚

月刊

1008-0589

zgyfsyxb@vip.sina.com.cn

0451-85935050 18946066050 18946066181

150001

哈尔滨市南岗区马端街427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农业部主管并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刊物,双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120页。刊号ISSN1008-0589,CN23-1417/S。本刊是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网入网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刊方向,坚持“面向、依靠、攀高峰”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以提高为主的办刊方针,大力提倡学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及时报道国内外预防兽医学方面的新进展、新成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为促进我国兽医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畜禽疫病水平的提高,为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芍药苷对乳腺炎小鼠乳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信号通路研究

    刘馨鸿郭超宋冰白敏...
    847-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芍药苷通过何种通路对乳腺炎小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选取产后6d的BALB/c雌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芍药苷低剂量组(10mg/kg)、芍药苷中剂量组(20mg/kg)、芍药苷高剂量组(40mg/kg)和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5mg/kg),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小鼠均采用乳导管注入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乳腺炎模型,分别于造模前14 h、2h以及造模后6h对小鼠给药干预.造模结束24h后剖检各组小鼠,观察乳腺组织形态变化,制备各组小鼠乳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其病理变化.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乳区红肿并伴有出血点,乳腺组织病变观察发现乳腺腺泡细胞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腺泡形态改变,表明乳腺炎小鼠模型可用于后续实验.取各组小鼠乳腺组织,采用荧光探针法测定小鼠乳腺组织中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小鼠乳腺组织中4-羟基壬烯酸(4-HNE)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小鼠乳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乳腺组织中Nrf2信号通路关键分子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GCLC)、醌氧化还原酶(NQO1)mRNA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乳腺组织中ROS、MDA含量及4-HNE蛋白表达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GSH-Px和SOD酶活性及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Nrf2、HO-1、GCLC和NQO1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或P<0.01),其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转录水平趋势基本一致;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小鼠乳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小鼠乳腺组织中ROS、MDA含量以及4-HNE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 或 P<0.01),GSH-Px、SOD 含量极显著或显著升高(P<0.01 或 P<0.05);Nrf2、HO-1、GCLC 和 NQO1 mRNA的转录水平均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5或P<0.01),其蛋白表达水平与mRNA转录水平趋势基本一致.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芍药苷能够治疗小鼠乳腺炎及小鼠乳腺组织氧化损伤,且高剂量芍药苷的治疗作用最佳,其具体作用机制与芍药苷显著激活宿主细胞中Nrf2信号通路拮抗氧化应激损伤有关,该结果为芍药苷在动物乳腺炎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乳腺炎芍药苷Nrf2信号通路氧化应激

    灰树花多糖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与常见细菌抑制效果的评估

    刘博毕研丽杨丽梅冯宗玲...
    856-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制备灰树花多糖(GFP)纳米乳,并观察其理化及形态学特征,评估其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及3种常见细菌的抑制效果,本研究采用低能乳化法制备GFP纳米乳,经不同方式处理后观察GFP纳米乳的稳定性,分别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特征,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GFP纳米乳的粒径与多分散系数(PDI),使用电位仪测定其Zeta电位.结果显示:该GFP纳米乳外观澄清、透明,8 000 r/min离心20 min和室温静止7d后不分层、不破乳,表明制备的GFP纳米乳性状稳定.电镜观察可见许多单一分布的均匀圆球,其周围包裹着网格状凝胶基质;GFP纳米乳的粒径为10 nm~100 nm,平均粒径24.12 nm,PDI为0.096,Zeta电位为-18.6±4.3 mV,表明GFP纳米乳稳定性较好.将不同浓度的GFP纳米乳及免手洗凝胶消毒剂分别于MDCK细胞中与H9亚型AIV NJ02株作用,通过计算各药物对H9亚型AIV的抑制率比较GFP纳米乳对H9亚型AIV的抑制效果.将不同稀释度的GFP纳米乳、GFP溶液及免手洗凝胶和75%乙醇分别与AIV NJ02株作用后,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H9亚型AIV基因的拷贝数,并计算各药物对H9亚型AIV的抑制率.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GFP纳米乳、GFP原液、免手洗凝胶对禽舍3种常见细菌的抑菌效果.对H9亚型AIV的抑制率检测结果显示,当浓度低于10 μL/mL时,GFP纳米乳及免手洗凝胶消毒剂对H9亚型AIV的抑制率均小于55%,效果不明显;当浓度大于40 μL/mL时,GFP纳米乳对H9亚型AIV的抑制率极显著高于同浓度的免手洗凝胶(P<0.01);当浓度为80 μL/mL时,GFP纳米乳可以100%抑制病毒增殖,且对细胞无毒性.qPCR结果显示,10倍稀释的各药物对H9亚型AIV的抑制率均明显高于100倍稀释的各药物,且10倍稀释的GFP纳米乳对H9亚型AIV的抑制率均极显著高于免手洗凝胶、GFP原液和75%乙醇(P<0.01).纸片扩散法结果显示,GFP纳米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强,但总体GFP纳米乳的抑菌效果比免手洗凝胶稍差.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GFP纳米乳性状稳定,对体外培养的H9亚型AIV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禽舍常见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有望作为安全高效的纳米消毒剂用于畜禽和人类的消毒.本研究为开发新型抗病毒中草药纳米消毒剂奠定了实验基础.

    灰树花多糖纳米乳H9亚型禽流感病毒抑菌效果

    马源人乳头瘤病毒124型的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

    田澍瑶党悦旖帕丽旦·努尔兰宋小珍...
    863-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头瘤病毒(PV)是人畜共患的重要病原体.为调查北疆地区马携带的PV类型,本研究对北疆3个地区采集的205份马鼻拭子样品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宏病毒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马匹携带人乳头瘤病毒124型(HPV-124).根据HPV-124E6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对800份各种临床样品经PCR检测HPV-124E6基因,PCR结果显示,健康马鼻拭子样品中HPV-124的总阳性率为2.4%(4/168),存在呼吸道疾病的马鼻拭子中HPV-124的阳性率为100%(37/37),表明HPV-124可跨种感染马,且与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在纯血马和伊犁马流产胎儿胎盘、脐带样品中也检测到HPV-124,表明HPV-124可垂直传播,可能与马流产有关.另外,在多个马场工人鼻拭子中均检测到HPV-124,提示马源HPV-124可能来源于人.E6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鉴定的2株人源和5株马源HPV-124 E6基因与美国HPV NJ3900株E6基因同源性均为100%,进一步表明马源HPV-124可能来源于人.采用最大似然法绘制E6基因的进化树,结果显示,本研究鉴定的马源HPV-124与人源HPV-124形成独立进化分支,均处于Beta-1进化分支.本研究首次在马体内扩增到HPV-124 E6部分基因序列,它与人源HPV-124同源性达100%,HPV-124可能会跨物种感染马,并导致感染马流产,该研究结果为动物源HPV-124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人乳头瘤病毒124型E6基因进化树

    病毒靶向抗原递呈细胞调控细胞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

    侯青荷李树稳高旭李永锋...
    869-875页

    训练免疫和跨代免疫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刘航马梦瑶李健波钱梦薇...
    876-884页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征订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