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冶金
中国冶金

洪及鄙

月刊

1006-9356

zgyj1234@yahoo.com.cn

010-65276837

100711

北京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中国冶金/Journal China Metallurgy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是中国金属学会会刊,也是冶金行业唯一具有科技政策和技术导向性、多学科、多专业、实用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5年《钢铁》《中国冶金》《连铸》期刊征订启事

    98页

    汽车高强钢簇状翘皮缺陷成因分析及控制

    倪有金朱克然龚坚黄福祥...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减少590 MPa级别汽车高强钢板表面簇状翘皮缺陷,对该缺陷的成因和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调查.结果表明,该缺陷起源于铸坯上表面宽度1/4和3/4区域的皮下微裂纹,此类包晶高Nb钢和中高铝钢对裂纹较为敏感的主要原因是NbCN和A1N在矫直区温度下大量析出造成晶界脆化,包晶钢凝固坯壳不均匀和高铝钢由于渣-钢变性反应导致的深振痕加大了应力集中和裂纹敏感性.结合钢种凝固特性,分别采取了控制钢水N元素质量分数不高于0.004 0%、按w([Ti])/w([N])=4~5添加Ti、设计开发新型保护渣以及优化连铸工艺等措施,裂纹指数由12~20个/m降低到0.03~0.20个/m,簇状翘皮缺陷发生率由29.8%降低到0.5%以下.

    高强钢簇状翘皮裂纹晶界脆化析出物深振痕

    钢铁生产过程焦化工序能耗剖析与节能途径

    籍杨梅张琦刘嘉龙顾菁华...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节能工作的不断深入,钢铁企业的节能改造越发困难.焦化工序作为钢铁企业的能源转化单元,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全面剖析焦化工序能耗的影响因素,深度挖掘焦化工序的节能潜力,对钢铁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焦化工序为研究对象,基于投入-产出、热平衡的分析方法,全面剖析了能源转化差、炼焦耗热量对工序能耗的影响;并以热平衡为基础,进一步探究煤挥发分、水分、焦炉热损和煤气消耗比例对焦化工序能耗的影响.除此之外,围绕焦化生产过程的反应机理,采用热力学方法,对相应的生产工艺进行假设,基于实际的原料、燃料参数和反应条件,计算了焦化工序的理论极限能耗,为准确判断焦化工序的节能潜力提供理论依据.同时结合目前焦化工序的能耗特征、技术应用现状和极致能效工作实施路径,分析焦化工序的节能途径.综上,通过挖掘焦化工序能耗的影响因素,并分析焦化工序的理论极限能耗,以期为钢铁生产流程极致能效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助力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焦化工序能耗影响因素节能途径投入-产出法热平衡

    草酸-草酸铵浸出氰化尾渣中赤铁矿机理及动力学

    党晓娥李康瑞王碧侠李林波...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焙烧氰化尾渣处置是目前制约黄金冶炼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和实现尾渣中铁的高附价值利用,在草酸(H2C2O4)、草酸-草酸铵(H2C2O4-(NH4)2C2O4)浸出焙烧氰化尾渣中赤铁矿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H2C2O4-(NH4)2C2O4浸出赤铁矿的机理以及浸出动力学进行研究,主要考察浸出温度、H2C2O4与(NH4)2C2O4物质的量之比n(H2C2O4)/n((NH4)2C2O4)以及C2O42-总浓度c(C2O42-)ToT对铁的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降低n(H2C2O4)/n((NH4)2C2O4)、提高c(C2O42-)TOT和浸出温度,可提高铁的浸出率,缩短赤铁矿达到浸出平衡的时间.H2C2O4-(NH4)2C2O4浸出赤铁矿的反应表观活化能为41.72 kJ/mol,浸出反应受界面化学反应-内扩散混合控制.在n(H2C2O4)/n((NH4)2C2O4)=1和n(C2O42-)TOT/n(Fe3+)TOT≥3时,浸出液中的Fe3+全部以Fe(C2O4)33-形式存在,通过对浸出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制备出用途较为广泛的(NH4)3Fe(C2O4)3·3H2O,为氰化尾渣中巨量铁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研究结果对黄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焙烧氰化尾渣赤铁矿草酸-草酸铵浸出动力学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转炉熔炼区耐火衬体优化设计及应用

    戴晨晨赵进宣聂波华钱凡...
    128-13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由于市场对高品质洁净钢的强烈需求,加速推动转炉炼钢不断朝大型、高效、洁净与绿色化发展.为契合当前冶炼技术发展、提高转炉耐火材料整体使用寿命,采用ANSYS软件的热-结构耦合模块,对传统"翻身砖"式转炉熔炼区耐火衬体的温度场与应力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炉衬设计优化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和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传统转炉熔炼区耐火衬体在第一、第二转向区发生了严重的热应力集中现象,并对应形成热应力峰值,其中第一转向区峰值最大,高达153.56 MPa,约为镁碳砖固有强度的10余倍.针对传统熔炼区热应力集中问题,创新采用"双圆弧砌体""面-面衔接"等先进结构元素和"应力吸收缓冲层"设计理念,提出并实施了"DC-P"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再次利用ANSYS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时,发现该创新结构可有效将熔炼区耐火衬体工作面最大热-结构耦合应力降至8.5 MPa以下,并未在第一、第二转向区出现热应力"双峰",达到了预期效果.将"DC-P"结构设计方案整体应用于国内某260 t转炉后,该转炉炉衬底角始终保持圆滑过渡形貌,全炉役未现"底角深坑";与"翻身砖式"炉衬相比,整体炉龄提高36%,平均耐材单耗下降33%,可较好地满足高品质洁净钢冶炼技术需求.本研究提出的"DC-P"式转炉熔炼区耐火衬体结构设计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转炉耐火材料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热应力集中

    基于改进型进气口结构的循环烟罩数值模拟

    杨亚朋李杰郝鑫涛杨爱民...
    138-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巨大,为解决烧结过程中能源消耗高、污染排放量大等问题,对某钢铁企业196 m2烧结机烟气循环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三维物理模型,将其作为整个计算域进行模拟仿真.模拟发现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无任何导流装置的烟气循环罩内,来流烟气速度过大且其聚于一点、进而向外扩散的方式会导致烟罩内产生大量的低速回流区,不利于烟气的均匀分布.通过改进烟气循环罩结构,引入浸入式水口理念并与烧结烟气循环罩有机结合,以实现烟气的分流和均匀分布.结果表明,相较于原烟气循环罩结构,改进进气口结构后,中心来流偏斜度减小了 85%,进入烧结料层的最高流速为3.138 1 m/s;烧结料层水平截面的速度方差为0.36,相比于原结构降低了 84.1%;改进后的结构消除了烟气偏斜和料面速度过大的问题,烟气循环罩内烟气分布均匀,改进型进气口结构与烧结烟气循环罩协同作用,使得烟气和料层能够更有效的交互,进而得到更高的烧结效率和更少的废气排放.

    烧结结构优化烟气循环罩浸入式水口数值模拟

    人物介绍

    149-150页

    钢铁流程多工序协同优化和系统能效提升技术

    曾加庆曾立林路杨春政...
    151页

    清洁环保型热回收焦炉耐材砌筑关键技术及应用

    吴春桥
    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