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

赵群

月刊

0258-4646

journal@mail.cmu.edu.cn

024-232503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本校科研、医疗工作及同国内外医学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在编排上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注意适应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需要并逐步完善,成为一本具有较高水平的医学科学技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围手术期Lp-PLA2的影响

    梁长彬周福亮贾大林
    577-582,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强化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围手术期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择期行PCI的NSTE-ACS患者193例,根据降脂方案,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组(A20组)、阿托伐他汀40 mg组(A40组)、阿托伐他汀20 mg联合依折麦布10 mg组(A20+E10组)、阿托伐他汀40 mg联合依折麦布10 mg组(A40+E10组).观察围手术期血浆Lp-PLA2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随访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析因分析结果表明,强化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2个因素间无交互作用(P>0.05),强化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均可显著降低术后血浆Lp-PLA2水平(P<0.05).术前各组Lp-PLA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组Lp-PLA2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01).对4组Lp-PLA2围手术期变化值进行两两比较,A40组、A20+E10组、A40+E10组均高于A20组,A40+E10组高于A40组(P<0.05),其余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与术前比较,各组LDL-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围手术期Lp-PLA2变化值与LDL-C变化值无相关性(P>0.05).各组30d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他汀类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行PCI的NSTE-ACS患者中,与中等强度阿托伐他汀(20 mg)相比,高强度阿托伐他汀(40 mg)可进一步降低术后Lp-PLA2水平.与阿托伐他汀单药相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进一步降低术后Lp-PLA2水平.围手术期强化阿托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Lp-PLA2水平的降低作用不依赖于LDL-C变化.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

    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鉴定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标志物

    谢铱子詹少锋黄慧婷温武金...
    583-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联合机器学习鉴定重症登革热的预警标志物,探讨临床重症登革热发生风险的评价体系.方法 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分析普通登革热与重症登革热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筛选重症登革热预警基因,并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验证基因的准确性;最后采用列线图对预警基因进行量化,通过预警基因的表达量预测普通登革热进展为重症登革热的风险.结果 共获得817个差异表达基因,抗微生物体液反应、体液免疫反应、丝氨酸水解酶活性和花生四烯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可能与重症登革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筛选出AZU1、PDCD4、COL4A3BP、TRPM4、ATP4A 5个重症登革热预警基因,其中ATP4A、COL4A3BP、TRPM4呈低表达,而AZU1、PDCD4呈高表达,ROC曲线提示基因准确性良好;列线图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临床获益率、临床有效性均良好.结论 测定AZU1、PDCD4、COL4A3BP、TRPM4、ATP4A 5个预警基因的表达量有助于评估重症登革热的发生风险.

    重症登革热预警基因生物过程风险评估

    MFG-E8抑制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杨静曾明兵杨军史贻玉...
    59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在青光眼大鼠视神经保护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构建青光眼大鼠模型,将MFG-E8或D89E注射至大鼠玻璃体腔内.检测大鼠的眼压变化.通过HE染色、TUNEL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损伤、节细胞凋亡和小胶质细胞激活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组织中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通过ELISA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视网膜组织中IL-10、TGF-β和N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青光眼大鼠的眼压显著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层变薄,凋亡节细胞增加,cleaved-caspase 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和BAX水平升高,IBA1阳性细胞数增加,且IL-10、TGF-β、NGF水平增高;经MFG-E8治疗后,青光眼大鼠视网膜GCC层厚度增加,cleaved caspase-3/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aspase-9、BAX水平降低,IBA1阳性细胞数和IL-10、TGF-β、NGF水平均增加;而MFG-E8失活异构体D89E处理后,大鼠青光眼进展进一步加重.结论 MFG-E8能够介导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神经节细胞凋亡,减缓大鼠青光眼的进展.

    青光眼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小胶质细胞

    双改良Limberg皮瓣和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比较

    卑佳怡张宏刘鼎盛
    597-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双改良Limberg皮瓣和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结直肠肿瘤外科收治的骶尾部藏毛窦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组(Limberg组,采用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和Karydakis皮瓣技术组(Karydakis组,采用Karydakis皮瓣技术),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返回工作时间、并发症发生以及随访3年的复发及处理情况.结果 与Karydakis组比较,Limberg组手术时间较长(P<0.05).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返回工作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Limberg组、Karydakis组并发症(浅表性水泡、切口血清肿、切口裂开、皮瓣坏死、切口血肿、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随访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出现了1例复发;复发患者均接受了再次手术切除,术后效果较好(Ⅱ期愈合).结论 双改良Limberg皮瓣和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均疗效显著;与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比较,Kary-dakis皮瓣技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也较短.

    双改良Limberg皮瓣技术Karydakis皮瓣技术骶尾部藏毛窦

    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心肌自噬的变化及分子调节机制

    李晓婷聂宏光樊建华
    603-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CI/R)不同时间心肌损伤及机体自我保护机制自噬的的动态变化及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建立CI/R模型.按照再灌注时间将大脑中动脉闭塞后CI/R大鼠分为6、12、24和48h组.采用活性氧(ROS)、活性氮(RNS)检测指标评估心肌氧化应激损伤.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自噬体结构,检测心肌自噬、自噬流以及自噬调控蛋白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大鼠CI/R后心肌发生氧化应激损伤及凋亡,心肌细胞内自噬体增加,在12h达高峰,自噬流在CI/R前12h内被破坏,心肌内自噬调节蛋白Beclin 1、mTOR、AMPK在CI/R后48h表达增加,其表达趋势与自噬变化基本一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噬在大鼠CI/R所致心肌损伤中起保护作用,Beclin 1介导的自噬/凋亡互反馈通路及mTOR介导的mTOR/自噬互反馈通路在调节自噬中起重要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Beclin1mTOR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

    陈涛利柳云飞王延朋隋俊召...
    610-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恩度联合埃克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2组均采取培美曲塞+顺铂(PP)化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组给予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T淋巴细胞亚群、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以及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总缓解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A50、CEA、CYFRA21-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miR-34b、miR-204-5p、miR-158-5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J AK2、STAT3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无进展生存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度联合埃克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化疗敏感性及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埃克替尼恩度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敏感性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

    改良衰弱指数联合外科Apgar评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能

    杨新霞徐霞陈冬冬
    616-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11项改良衰弱指数(mFI-11)联合外科Apgar评分(S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预测效能.方法 纳入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年龄≥65岁)患者481例.术前采用mFI-11完成衰弱评估.根据术中最低平均动脉压、最低心率和估计失血量,计算SAS.比较有术后并发症和无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mFI-11、SAS,分析mFI-11、SAS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结果 mFI-11、SAS、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独立相关(P<0.05),三者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5、0.800、0.610,mFI-11联合SAS预测术后并发症的AUC为0.902.结论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中,mFI-11、SAS、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显著相关,且mFI-11联合SAS对术后并发症有较高的预测效能,优于单一指标,能够为临床早期识别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可靠依据.

    衰弱Apgar评分术后并发症

    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梁凯殷磊陈琦
    621-627,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KM2通过调控活性氧(ROS)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对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人膀胱癌T24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si-NC组、si-PKM2组和si-PKM2+IGF-1组.实时PCR检测细胞中PKM2mRNA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Hoechst 33342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OS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中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PI3K、Akt、mTOR、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 与人正常膀胱上皮SV-HUC-1细胞相比,人膀胱癌T24细胞中PKM2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与Control组相比,si-PKM2组T24细胞中PKM2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相对水平以及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si-PKM2组相比,si-PKM2+IGF-1组T24细胞中PKM2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能力、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比值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细胞中ROS相对水平以及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敲减PKM2可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细胞中ROS水平升高,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进而发挥抑制细胞侵袭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M2型丙酮酸激酶膀胱尿路上皮细胞癌活性氧PI3K/Akt/mTOR信号通路

    KRT6A介导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抗辐射

    尹策刘畅冯革
    628-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KRT6A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抗辐射的促进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诱导并建立抗辐射A549(A549-RR)细胞,通过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验证细胞构建成功.Western blotting检测A549和A549-RR细胞中KRT6A表达情况.将A549-RR细胞分为敲减对照组(sh-NC组)和敲减KRT6A组(sh-KRT6A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KRT6A、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Slug)以及β-catenin的表达;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将A549-RR细胞分为sh-NC组、sh-KRT6A组、敲减KRT6A和过表达对照(sh-KRT6A+ov-NC组)以及敲减KRT6A和过表达β-catenin(sh-KRT6A+ov-β-catenin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β-catenin以及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和Slug的表达;采用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A549-RR细胞,A549-RR细胞中KRT6A表达上调.敲减KRT6A降低A549-RR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能力,增加细胞凋亡率,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并下调N-cadherin、Vimentin、Snail、Slug和β-catenin蛋白表达;过表达β-catenin可逆转此作用.结论 KRT6A在A549-RR细胞中表达上调,敲减KRT6A可降低A549-RR细胞的抗辐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诱导的EMT有关.

    非小细胞肺癌角蛋白6A放疗上皮-间质转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曼彻斯特疼痛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和恢复的影响

    张帆张宝万玉骁张晓怡...
    635-6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曼彻斯特疼痛管理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术后疼痛和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产科收治的134例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随机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曼彻斯特疼痛管理模式组(MPMM组).比较2组产妇手术当天(d0)、术后1 d(d1)、3 d(d3)疼痛次数,疼痛(VAS)、焦虑(SAS)、抑郁(SDS)、睡眠质量(PSQI)评分,晨起收缩压(SP)、舒张压(DP)、平均动脉压(MAP)、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MPMM组产妇d0、d1疼痛评分和疼痛次数均低于C组(P<0.05),d1和d3 SAS和PSQI评分均低于C组(P<0.05),d0、d1和d3 SDS评分均低于C组(P<0.05).MPMM组产妇d0、d1和d3,SP均低于C组;d1和d3 DP和MAP均低于C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MM能够缓解妊娠期高血压产妇术后疼痛、降低焦虑和抑郁发生率、改善睡眠质量并促进早期恢复.

    曼彻斯特疼痛管理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术后疼痛术后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