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

赵群

月刊

0258-4646

journal@mail.cmu.edu.cn

024-232503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本校科研、医疗工作及同国内外医学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在编排上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注意适应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需要并逐步完善,成为一本具有较高水平的医学科学技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心功能不全关键基因筛选及验证

    孙俊丽王昭君韩毅
    769-7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IS)后心功能不全的关键基因及信号通路.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GSE102558数据集,以P<0.05且|log2FC|>0.6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Cytoscape软件MCODE插件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行功能模块分析,CytoHubba插件筛选核心基因.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进行富集分析.构建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实时PCR验证核心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出的DEG中上调385个,下调354个.评分前10位的核心基因分别是Col1a1、Col1a2、Col3a1、Fbn1、Postn、Col5a1、Mmp3、Eln、Acta2、Timp3.GO分析显示主要富集在细胞外基质、胶原纤维组织、血管发育、蛋白酶结合等方面.KEGG分析显示主要在蛋白质消化和吸收、松弛素、AGE-RAGE、血小板活化等通路富集.实时PCR结果显示Col3a1和Postn2个关键基因在急性IS后心脏组织中表达均下降.结论 Co-l3a1和Postn可能与急性IS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心脏生物信息学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分析

    P16INK4a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相关性

    陈霞慧马向薇郝冬梅于月新...
    77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P16INK4a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CIN患者197例(CIN组),其中CIN1患者62例,CIN2患者89例,CIN3患者46例;同时选取接受子宫全切除术且术后病理证实宫颈组织正常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P16INK4a表达及HPV感染情况.结果 对照组P16INK4a阳性表达率和HPV感染率(10.00%和0.00%)显著低于CIN组(72.08%和45.69%,P<0.05);CIN2和CIN3患者P16INK4a阳性表达率(80.90%和91.30%)显著高于CIN1患者(45.16%,P<0.05).CIN3患者HPV感染率(63.04%)高于CIN1、CIN2患者(33.87%和44.94%,P<0.05).有HPV感染的CIN患者P16INK4a阳性表达率(93.33%)显著高于无HPV感染的CIN患者(54.21%,P<0.05);HPV16/18感染患者P16INK4a阳性表达率(100.00%)显著高于HPV31/33/53感染患者(85.00%,P<0.05);不同年龄、体重指数CIN患者P16INK4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患者P16INK4a表达率明显升高,且与病变程度相关,P16INK4a表达与HPV感染有关.

    P16INK4a人乳头瘤病毒宫颈上皮内瘤变相关性

    IL-18、IL-18BP、IL-18R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的表达

    李蕙彤任鲁宁王菲杨冬梅...
    782-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 收集28例AD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外周静脉血,分别用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尘螨过敏原提取物或梧桐花粉过敏原提取物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比较,AD患者静息状态下B淋巴细胞群中IL-18+、IL-18BP+、IL-18R+细胞比例分别升高2.01、10.35、20.85倍,单核细胞群中IL-18+和IL-18BP+细胞比例分别升高5.51和41.88倍,IL-18R+细胞比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中IL-18、IL-18BP和IL-18R可能在AD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治疗AD的潜在靶点.

    特应性皮炎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18BP白细胞介素-18R

    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形态与厚度的相关性

    姜思雨王思宇马小力
    788-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与眼轴长度(AL)相比,视网膜形态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纳入101例志愿者101只眼,根据AL分为无轴性近视组(AL≤24 mm,27只眼)、轻度轴性近视组(AL>24~26 mm,42只眼)和高度轴性近视组(AL>26 mm,32只眼).使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获得视网膜厚度参数和眼球后极部图像,比较3组间黄斑中心凹及中心凹周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的视网膜厚度是否存在差异,运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与后极部视网膜形态最相符的椭圆,评估拟合椭圆的离心率(e)与上述区域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3组比较,5个区域的视网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视网膜厚度与AL、e均无相关性(均P>0.05);对于中心凹周围视网膜,上方、下方、鼻侧视网膜厚度均与AL呈负相关(均P<0.05),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厚度均与e呈负相关(均P<0.05).e对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比AL更显著.结论 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陡峭的视网膜形态无关,中心凹周围视网膜厚度减少与陡峭的视网膜形态密切相关.

    近视视网膜形态视网膜厚度眼轴长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首次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孙凯旋修银玲王英华张伊彤...
    793-7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在首次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中,影响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 458例首次行FET周期助孕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临床妊娠,分为临床妊娠组和未临床妊娠组;根据是否获得活产,分为活产组和未活产组.比较取卵时女方年龄、移植时女方年龄、体重指数、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移植数目和形态等临床数据,分析影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因素,并将这些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因素.结果 在1 458个周期中,临床妊娠率为44.0%,活产率为34.0%.临床妊娠组和活产组移植时女方平均年龄分别明显小于未临床妊娠组和未活产组(P<0.05).年龄<35岁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年龄≥35岁患者(P<0.05).子宫内膜厚度≥8 mm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厚度<8 mm患者(P<0.05).子宫内膜准备方案为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激素替代周期(P<0.05).2个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单胚胎移植(P<0.05).囊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明显高于卵裂期胚胎移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移植时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和移植胚胎形态是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FET周期移植时女方年龄、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目和移植胚胎形态是临床妊娠和活产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

    辅助生殖技术冻融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活产率

    左心房容积指数与左心房前后径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

    张亮洪林巍
    798-803,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与左心房前后径(LAAP)的关系以及二者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315例,其中健康者68例(21.6%),高血压患者98例(31.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97例(30.8%),扩张型心肌病患者32例(10.2%),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1例(3.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9例(2.9%).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各项心脏指标,包括LAAP、左心房容积(LAV)、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MV 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MV A)、二尖瓣环室间隔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Septal e')、二尖瓣环侧壁部位舒张早期峰值速度(Lateral e')、三尖瓣反流峰速(T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根据LVEF分为LVEF正常组(LVEF≥53%,n=264)和LVEF减低组(LVEF<53%,n=5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LAVI与LAAP的相关性;采用Kappa检验分析LAAP和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一致性.结果 与LVEF正常组比较,LVEF减低组患者LAAP、LAV、LAVI、E/e'及TR显著增大(均P<0.001),而Septal e'及Lateral e'显著减小(均P<0.001).LAAP和LAVI水平呈正相关(r=0.74,P<0.001).LAAP和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否减低及分级的一致性均较强(均P<0.001).结论 LAAP与LAVI水平呈正相关;LAAP与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是否减低和分级时一致性均较强.LVEF减低时,LAAP与LAVI相关性更高,LAAP与LAVI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分级的一致性更强.因此,对于LVEF减低患者,当无法获得LAVI指标时,可用LAAP替代LAVI进行评估.

    左心房容积指数左心房前后径左心室舒张功能一致性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

    姜帅董志军董微莉刘俊茹...
    804-8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眼5例)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泪腺组织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泪腺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现边缘区B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和浆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偶见大细胞分布其中,可见肿瘤细胞侵入淋巴滤泡和上皮内,破坏正常结构,形成滤泡定植和淋巴上皮病变.实验组BCL10和MALT1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t=3.237,P=0.003).结论 泪腺MALT淋巴瘤出现了弥漫分布的边缘区B细胞和形态多样的肿瘤细胞、获得性淋巴滤泡及大细胞散在分布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BCL10和MALT1表达上调导致的细胞凋亡阻断有关.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病理形态学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CL10MALT1

    IL-1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

    徐清李虎年赵延波李博君...
    809-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肾损伤(AKI)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KI患者作为研究组,遵循1∶1配对原则,纳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IL-10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分布,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AKI发病影响因素,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IL-10基因多态性与常规危险因素交互作用.结果 研究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蛋白定量均高于对照组,IL-10-1082位点GG基因型比例低于对照组,AA基因型及A等位基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N(OR=4.487)、尿蛋白定量(OR=5.905)、sCr(OR=3.573)、1082位点AA基因型(OR=4.823)、A等位基因(OR=4.479)是AKI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交互作用显示,IL-10-1082位点多态性×sCr、IL-10-1082位点多态性×BUN、IL-10-1082位点多态性×尿蛋白定量、IL-10-1082位点多态性×sCr×BUN×尿蛋白定量模型检验准确度、交叉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 IL-10基因多态性与AKI的发生密切相关.

    急性肾损伤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易感性

    血清VEGF、CysC、RBP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洪丽萍尤云刘变玲张珂...
    815-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102例CG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病理类型将观察组再分为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组(n=35)、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MPGN)组(n=23)、膜性肾病(MN)组(n=27)、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组(n=17).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n=51)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VEGF、CysC、RBP变化,采用Pearson法分析VEGF、CysC、RBP与病理积分的相关性.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其不同预后分为进展组(n=28)和无进展/缓解组(n=74).采用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VEGF、CysC、RBP对CGN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VEGF、CysC、RBP及3项联合预测CGN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VEGF、CysC、R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FSGS组VEGF、CysC水平高于其他3组(P<0.05),RBP水平高于MSPGN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VEGF、CysC、RBP水平与病理积分呈正相关(P<0.05).进展组VEGF、CysC、RBP均高于无进展/缓解组(P<0.05).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VEGF、CysC、RBP水平升高是影响CGN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CysC、RBP及3项联合预测CGN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828、0.844、0.760、0.940(P<0.05);灵敏度分别为75.00%、71.40%、57.10%、89.30%;特异度分别为93.20%、93.20%、95.90%、89.20%.结论 CGN患者血清VEGF、CysC、RBP水平升高,且与病理积分呈正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视黄醇结合蛋白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理预后

    全基因测序探索多系统萎缩患者外周血液中铁死亡相关核心基因及其药物靶点

    韩亚张政张亚恒
    82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患者血液中差异表达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寻找诊断和治疗的新方向.方法 收集MSA患者血液标本进行高通量全基因测序分析,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筛选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及信使RNA(mRNAs)基因.进一步筛选铁死亡相关基因后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的MCODE插件筛选关键基因模块.构建铁死亡相关竞争性内源性RNA(ceRNA)网络,对网络中的mRNA基因进行基因药物关联性分析.最后利用PCR验证目标基因.结果 共筛选出铁死亡相关mRNA基因34个.筛选核心模块和构建ceRNA网络发现2个网络中均存在MAPK14和MTF1基因.药物基因预测发现MAPK14具有众多药物治疗靶点.实时PCR结果表明MAPK14基因在MSA外周血液中显著上调,诊断性能良好.结论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MSA患者外周血中存在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可能与脂质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途径相关.其中,核心基因MAPK14在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是一个良好的潜在药物治疗靶点和诊断标志物.

    多系统萎缩血液铁死亡竞争内源性RNA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