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王绍增

月刊

1000-6664

jcla@china.com

010-88382517、68318322

100037

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楼708室、711室

中国园林/Journal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立足当今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涵盖学科各主要拓展领域和方向,开展学术理论和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教育实践和规划设计作品建设成果的介绍与实例评析,传播科技知识,繁荣风景园林学科和促进行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香山历史水系的开发与利用

    刘宁傅凡武健高云昆...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香山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下水资源丰富,拥有众多泉眼.随着香山地区的营建,香山水系也得到开发与利用,至清代达到鼎盛,水系不仅因借山势在静宜园中形成了泉、池、溪、瀑等多种形式的水景,而且其利用远及静明园等"三山五园",甚至通州.通过对历史文献、样式雷图档、测绘图进行研究,结合田野调查等方法,梳理香山水景的类型与分布,分析香山地形的高差变化与水景之间的关系,总结历史上对于香山水系的开发与利用,并提出传承保护香山水系的建议.

    风景园林香山静宜园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水系样式雷图档

    从"华宫"到"废墟":18-19世纪欧洲圆明园形象之变

    魏昕怡侯文炜董建文沈伟棠...
    138-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19世纪以前,圆明园是欧洲关注中国园林的一个焦点,其在欧洲的形象之成形、衍化及原因还充满着诸多的未知.采用图式比对与文献分析等方法,还原了 18-19世纪在欧洲造园热潮、话语基调转变以及殖民侵略的背景下,"革新之参照""民族风格的冲击""归化的东方园林"和"政治化废墟"4种形象产生与转变的完整历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圆明园"初现、转变以及再造的缘由与历程,不仅明确了欧洲文化、社会及政治对圆明园特殊地位与焚毁结局的推动作用,亦揭示了圆明园形象衍变的历程也是欧洲人自我审视与曲解中国园林乃至中国的过程.

    风景园林圆明园形象误读跨文化传播中国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