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竹效民

双月刊

1674-6287

yzdxxb@163.com

0999-8320039

835000

新疆伊宁市新华西路154号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社会科学综合理论刊物。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投稿,投稿以3000-6000字为宜。要求投稿规范,以电子邮件投稿最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1页

    马克思"文明共同体"理念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互构逻辑

    韩兵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资产阶级打着文明交往的旗号实行霸权、扩张的世界历史进程中,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将"文明共同体"作为未来文明存续的主要形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对抗资本主义的文明霸权姿态."文明共同体"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人类新旧文明更替的历史时刻完成了独特的互构.马克思"文明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建构理念、价值指向、发展逻辑层面的多维度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从实践载体、文明结构、现实困境三个方面对马克思"文明共同体"理念进行了时代性拓新.二者在引领与拓新的互动过程中实现了互进互促,为世界文明秩序的构建和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文明共同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引领性拓新性

    列宁驾驭资本思想透析及其当代性

    张亚婷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十月革命后,基于对资本特性的深刻理解和俄国现时经济结构,列宁意识到资本在俄国的存在无法避免,主张通过驾驭资本使其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针对如何驾驭资本,列宁认为,"政权问题是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把资本主义的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利用资本"问题在于掌握分寸".列宁驾驭资本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现实启示.

    列宁俄国经济结构驾驭资本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建设

    习近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观:生发渊源、内容体系与价值意蕴

    吴玮秦慧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从生发渊源看,其源起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反精神贫困思想,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生活图景,承继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从内容体系看,其由以物质丰盈为基础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发展观、以人民至上为准绳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价值观、以党的建设为抓手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保障观所构成.从价值意蕴看,其促进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擦亮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底色,彰显了人本逻辑对资本逻辑的批判超越.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观为行动指南,不断促进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习近平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发渊源内容体系价值意蕴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现代化——对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理性主义的超越

    王昕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理性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识形态范式,由于错解人的规定性、侵蚀人的主体性、造成人的片面性,阻碍了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立足马克思主义,以"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人"重新界定人的规定性,以"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科学认识人的主体性,以"自由人联合体"创新解决人的片面性.在实践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人的现代化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一致.

    中国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理性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性的生成逻辑、理论蕴涵与实践展开

    李雨王彬彬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突破了资本逻辑下人作为资本附庸、成为客体的局限,内在蕴含着人民主体性的本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突出的人民主体性,承继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思想,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民本思想,萌蘖于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人民观实践,催生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主体性以激发人民群众主体意识为重要基点,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要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将人作为资本客体的发展逻辑.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角探究发展人民主体性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推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主体性人的现代化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逻辑及启示——基于张闻天生产关系两重性视角

    李敏姚晓莉刘勇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张闻天生产关系两重性理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在于生产关系特殊,联系在于生产关系一般.从这一视角出发,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生产关系一般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殊有机结合的产物.其历史建构经历了从突出强调生产关系特殊,忽视生产关系一般;到以生产关系特殊为主,生产关系一般为辅;再到如今实现生产关系一般与生产关系特殊有机统一的过程.对这一建构逻辑的梳理,为现阶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以下启示:生产方面要以生产关系特殊促进生产关系一般的发展,推动各种所有制形式优势互补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活跃;资源配置方面要以生产关系特殊改造生产关系一般的不足,以现代化的政府治理体系与能力进行宏观调控;分配方面要形成生产关系特殊与生产关系一般的合力,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同时不断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张闻天生产关系两重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逻辑理路

    朱任文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尤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将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于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激发学生内生动力、强化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武装有着重要意义.从全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要点来看,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相关政策文本解读为切入点,要以回顾党的历次三中全会所聚焦的改革实践为关键点,要以阐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彰显的基本精神为着力点.从融入路径来看,其一要厘清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相关思政课程的契合思路,找准关联点;其二要灵活巧妙运用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问题链、专题式的教学框架结构;其三要借助大思政课建设格局,增强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效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价值意蕴内容要点有效路径

    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场逻辑、内涵意蕴与推进路径

    多炳太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积淀,也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首要原则.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到改革的各方面全过程,凝聚改革共识合力.坚持党的领导意味着确保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推动制度创新,解决社会矛盾.未来,我们党将继续在改革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坚定"两个维护",发挥"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勇于自我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出场逻辑内涵意蕴推进路径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探赜

    李园园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战略举措.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蕴含了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治边稳疆事业中的创造性运用、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做好新疆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理论和实践指南.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