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岩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岩溶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岩溶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刘再华

季刊

1001-4810

carso@tom.com

0773-5812949

541004

广西桂林市七星路50号岩溶研究所

中国岩溶/Journal Carsologic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旨在及时宣传和报道我国岩溶地质科技研究成果和动态的我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岩溶学术刊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成员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论文统计与分析》等重要数据库来源刊,主要栏目有岩溶基础理论研究、岩溶地貌与洞穴、岩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岩溶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岩溶矿产地质、岩溶勘探和测试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的沉降变形预警

    马琳
    1179-1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合理保证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的运营安全,文章以建筑沉降变形监测成果为实例基础,在建筑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基础上,通过稳定性、极限变形及变形速率3类判据综合实现其预警研究.结果表明:岩溶区软基高层建筑具有特殊的沉降特征,地基土和地下水变化是其出现沉降或差异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不同判据的预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按照不利原则,综合确定3个监测点的预警等级为Ⅲ级,该建筑沉降危害程度一般,但不仅需加强监测频率,观测其后续变化趋势,还应采取加固措施.

    岩溶区高层建筑沉降变形特征稳定性判据极限变形判据变形速率判据沉降预警

    岩溶发育区某住宅项目基础及岩溶处理设计

    温雅歌刘金栓尹泽鹏盛靖昱...
    1187-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溶区特殊的地质结构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工程问题,如地基沉降不均、地基塌陷、地下室渗漏水等,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发地基稳定性丧失和结构损坏.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研究聚焦于浙江省某岩溶发育区域内的住宅工程项目,对基础设计和岩溶处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该项目包含8栋14至18层的高层住宅楼、2至3层的幼儿园及单层配套用房,并设置了整体一层的地下室.主体楼座部分采用桩基础设计,单层地下室区域采用筏板基础.鉴于非楼座区域地下室存在的抗浮问题,设计采用了抗浮锚杆,整个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为甲级.勘察报告揭露基岩为可溶性岩石,见洞率为16.6%,以点状溶洞形态居多.针对各种类型的溶洞类型,最终制定全面的基础设计和岩溶处理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岩溶地区住宅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岩溶岩溶处理基础设计抗浮锚杆桩基础

    黔南坳陷丹寨页岩气有利区地质条件与地球化学特征

    刘浩杰张庆玉巴俊杰季少聪...
    1196-1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黔南坳陷区域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分布广泛,层厚较大,富集有机质,处于成熟阶段,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潜力较好,因此查明不同地区富有机质页岩层段有利区地质条件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已成为页岩气勘探的关键问题.文章利用沉积学、有机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综合手段,绘制丹寨有利区分布图,重点探讨了研究区有利区地质条件及优质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丹寨地区有利区显示该区牛蹄塘组页岩主体沉积环境为深水陆棚至深水盆地;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为60~200 m,整体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厚的趋势;总有机碳含量主要介于4.5%~6.0%,有机质成熟度则主要在2.5%~2.7%之间,且从东北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构造活动对地层保存条件和页岩气富集程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揭示黔南丹寨地区寒武系牛蹄塘组页岩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进一步深入开展页岩气调查勘探的潜力.

    黔南坳陷牛蹄塘组黑色页岩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特征页岩气有利区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段碳酸盐矿物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

    淡永邓敏张庆玉闫剑飞...
    1210-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展现出较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但页岩中碳酸盐矿物含量较高,异于国内主要页岩气层的碳酸盐矿物含量,其碳酸盐矿物成因及其对页岩气产气的影响未知.文章以桂融页1井及其野外剖面为研究对象,运用X-全岩衍射、岩石薄片鉴定等手段,发现鹿寨组页岩中碳酸盐矿物以方解石为主,含量为5%~80%,平均为30.33%,并含少量白云石(0%~9%),平均为2.1%,碳酸盐矿物主要发育在炭质页岩、钙质泥岩、粉砂质钙质泥岩、生屑炭质泥岩、泥微晶灰岩和泥质灰岩中以及顺层分布的方解石脉、穿层的构造方解石脉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分析,发现碳酸盐矿物成因主要为海水中原地正常沉积成因,其次为海水中随海浪、风暴流打碎后异地搬运成因以及成岩期重结晶成因,水平脉状方解石的形成可能为埋藏期差异压实收缩缝被地层流体充填后过饱和沉淀,而垂向脉状方解石与多期构造活动有关.

    页岩气碳酸盐矿物成因机制鹿寨组桂中坳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