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师
中国药师

江德元

月刊

1008-049X

zgysyg@163.com,zgys@periodicals.net.cn,acjpe077@public.wh.hb.cn

027-82835077

430014

湖北省武汉市兰陵路2号

中国药师/Journal China Pharmacist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于1998年正式出版。旨在面向广大药师,积极宣传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传播药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配合国家执业药师制度的实施,开展药学人员继续教育,传递国内外药学信息,促进药师经验交流和医、药学人员间的信息沟通,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医药经济的繁荣服务。主要登载药品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及临床使用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作经验,并及时传播国内外药学领域的最新进展,辟有药品监督管理、药学研究、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药学进展、药物与临床、社会药学、质量控制、药苑撷英、新药之窗、经验交流、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内容丰富,是广大药师的良师益友、医师的询药指南,尤其是广大执业药师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之必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离子色谱法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中焦亚硫酸钠及硫酸钠的含量

    王皖罗时陈鸿玉王晓菲...
    545-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中焦亚硫酸钠及硫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离子色谱法,色谱柱为DionexIonPac AS11-HC柱(250 mm × 4。0 mm,5μm),以氢氧化钾溶液为淋洗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 ℃,进样体积为25μL。结果 焦亚硫酸钠在10。596~211。92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平均回收率100。00%(RSD=1。4%,n=9);硫酸钠在1。027~20。540 μg/mL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99。96%(RSD=1。8%,n=9)。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中焦亚硫酸钠及硫酸钠含量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焦亚硫酸钠硫酸钠含量测定

    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的来源、结构及其鉴别技术研究

    但晓梦刘晓锋郭江红姜红...
    551-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的来源、结构及其鉴别技术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归纳,为该类药物的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稳定同位素比值检查法鉴别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的来源,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鉴别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的晶型结构。结果 碳同位素比值在-11‰~-13‰区间内的氨基葡萄糖原料属于微生物发酵来源;碳同位素比值在-17‰~-24‰区间内的氨基葡萄糖原料属于动物来源。盐酸氨基葡萄糖的最强衍射峰2θ角依次为16。525°、12。360°、17。330°,硫酸钠的最强衍射峰2θ角为32。124°、19。035°,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钠/钾原料药的最强衍射峰2θ角为27。036°,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钠/钾混合物(2∶1)的最强衍射峰2θ角为12。391°,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一定程度上可以区分硫酸氨基葡萄糖氯化钠/钾共晶体复盐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钠/钾物理混合物。结论 该研究能准确鉴别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的来源和结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为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盐酸氨基葡萄糖硫酸氨基葡萄糖来源结构鉴别

    基于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对经典名方五味消毒饮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涂慧陈林周代俊朱美成...
    557-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对五味消毒饮中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进行预测。方法 建立15批五味消毒饮的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峰指认和峰归属,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进行分析;通过网络药理学对核心靶点及通路进行筛选,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以Q-marker"五原则"为核心预测五味消毒饮的质量标志物。结果 15批五味消毒饮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5,标定13个共有峰,对其中11个特征峰进行指认,分别为新绿原酸、绿原酸、秦皮乙素、隐绿原酸、马钱子苷、断氧化马钱子苷、菊苣酸、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蒙花苷;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推测绿原酸、秦皮乙素、断氧化马钱子苷、菊苣酸、蒙花苷5个成分可能为五味消毒饮的潜在Q-marker,其可能通过调节肿瘤抑制因子p53/癌蛋白Mdm2、酪氨酸蛋白激酶SRC等多个基因以及胰腺癌、前列腺癌等多条癌症疾病通路来发挥抗肿瘤、抗癌功效;同时还对五味消毒饮可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进行预测分析。结论 建立的五味消毒饮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灵敏、快速且稳定;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具有溯源性和可预测性,且与五味消毒饮临床应用相关的5个化合物作为其潜在Q-marker,为今后五味消毒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五味消毒饮质量标志物指纹图谱网络药理学经典名方肿瘤癌症

    硝苯地平纳米晶体的制备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评价

    李秋艳谢鹏
    570-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硝苯地平纳米晶体(NDP-NCs)并评价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介质研磨法制备NDP-NCs,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NDP-NCs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观察NDP-NCs及其固体颗粒的微观结构,比较NDP-NCs在喷雾干燥前后的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考察NDP-NCs颗粒的稳定性;比较NDP原料药与NDP-NCs颗粒的溶出速率,评价NDP混悬液和NDP-NCs颗粒经大鼠口服给药后的体内药动学。结果 以羟丙基纤维素(HPC-SL)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作为稳定剂,药物与稳定剂用量之比为5∶1,研磨介质尺寸为0。2 mm,研磨介质与药液体积之比为1∶1,研磨速度为2 000 r/min,研磨时间为3 h;制备的NDP-NCs在扫描电镜下呈不规则颗粒状分布,NDP-NCs颗粒呈多孔球状;NDP-NCs在喷雾干燥前后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基本无变化;NDP-NCs颗粒在加速试验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稳定性良好;NDP-NCs颗粒在不同pH介质溶液中的溶解度明显提高;NDP-NCs颗粒的溶出速度明显增加,在15 min内药物可溶出90%以上;将NDP制备成纳米晶体后其口服生物利用度显著提高。结论 本研究将硝苯地平制备成纳米晶体,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可显著提高硝苯地平的口服生物利用度。

    硝苯地平纳米晶体介质研磨法喷雾干燥药动学

    聚多巴胺修饰载姜黄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研究

    王小宁任佩佩赵阳光张湛睿...
    580-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聚多巴胺(PDA)修饰的载姜黄素(CUR)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SN),并对其进行药剂学性质、体外释药及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以模板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对其表面进行PDA修饰,考察纳米粒的药剂学性质,研究载药制剂的pH响应性释药,评价载体的生物相容性和载药制剂的体外细胞生长抑制率,考察肿瘤细胞对载药制剂的摄取。结果 MSN粒径均一,经PDA修饰后,CUR@MSN-PDA体外释药具有显著的pH响应性;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各载体材料与MDA-MB-231细胞共培养24h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5%以上;体外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实验结果表明,CUR@MSN-PDA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高于CUR@MSN,细胞摄取结果表明,CUR@MSN-PDA在细胞内的荧光强度显著强于CUR@MSN。结论 构建的纳米载体具有显著的pH响应性和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为CUR的药物递送提供了理论依据。

    介孔二氧化硅聚多巴胺姜黄素三阴性乳腺癌pH响应

    IVF促排卵过程中GnRH拮抗剂添加日LH水平对助孕结局的影响

    李桂桂吴颖张铭
    588-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VF-ET)助孕过程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添加日血黄体生成素(LH)水平对妊娠结局和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拮抗剂方案常规IVF-ET治疗且预期卵巢正常反应的女性不孕症患者资料,根据其拮抗剂添加日LH水平进行分组,比较各组临床妊娠率、着床率、卵子成熟度、受精率、卵裂率、2原核胚胎比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LH水平对临床妊娠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共纳入188例患者,其拮抗剂添加日LH水平的中位值为3。79(2。48,6。14)mIU/mL。当LH<2。48 mIU/mL时鲜胚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均最低(P<0。05),而LH>6。14 mIU/mL时则具有最高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P<0。01),但各组之间的配子和胚胎发育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678,LH水平对预测临床妊娠具有一定的准确性。结论 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LH水平高于6。14 mIU/mL时使用拮抗剂可获得最优的临床妊娠结局。

    控制性超促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临床妊娠率黄体生成素水平

    糖肝煎丸联合腹部推拿对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胡丽娟万婧朱浩
    595-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糖肝煎丸(TGJW)联合腹部推拿(AM)对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OT2DM)患者糖脂代谢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诊治的O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M组(二甲双胍联合AM)和TGJW组(二甲双胍联合AM+TGJW)。连续干预3个月,评估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比较TGJW组和AM组治疗前后肥胖相关指标[腰臀比(WHR)和体重指数(BMI)]、糖脂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敏感性指标[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共纳入OT2DM患者100例,TGJW组和AM组各50例。干预后,TGJW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M组(P<0。05),且治疗期间未发生恶性不良反应事件。与治疗前比较,两组WHR、BMI、FBG、P2hG、HbA1c、TC、TG、LDL-C、HOMA-IR、IL-6、TNF-a和CRP水平均下降(P<0。05),而HDL-C和HOMA-β水平显著上升(P<0。05)。干 预后,TGJW 组 WHR、BMI、FBG、P2hG、HbA1c、TC、TG、LDL-C、HOMA-IR、IL-6、TNF-a和CRP水平低于AM组(P<0。05),而HDL-C和HOMA-β水平高于AM组(P<0。05)。结论 与单纯AM治疗比较,TGJW联合AM可改善OT2DM患者糖脂代谢、胰岛素敏感性和炎症指标,提升二甲双胍治疗OT2DM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糖肝煎丸腹部推拿肥胖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炎症因子

    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血脂血糖、生活质量、负面情绪的影响

    徐李香屠伟平陶峰
    603-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血脂血糖、生活质量、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在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资料,根据患者院外健康管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常规健康管理治疗,试验组接受阿托伐他汀联合基于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6个月的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的负面情绪、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研究共纳入160例患者,对照组85例,试验组75例。干预后,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与总胆固醇(TC)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患者6个月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低于干预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联合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的血脂、血糖、负面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微信平台健康管理模式阿托伐他汀代谢综合征肥胖血糖血脂生活质量

    艾司氯胺酮复合羟考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方案优化

    陈禹孜李莉葛燕露
    612-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复合羟考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方案优化。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于浙江省中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13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选择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靶控输注起始配伍浓度,观察患者麻醉后的视觉模拟(VAS)评分≤3分的疼痛感消失时间(TLOP),依据手术过程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调整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的靶控输注浓度,维持BIS 42~65、MAP ≥ 60 mmHg、HR>50次/min。记录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输注后至VAS评分≥3分的疼痛感恢复时间(TROP)。采用点斜法计算各组药物在半数患者入睡BIS值(BIS50)时的半数有效量(ED50)。应用响应曲面模型分析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药效学相互作用,并计算最佳配伍浓度范围。结果 在BIS值为50时,艾司氯胺酮复合羟考酮ED50偏离相加线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药物效应(复合点SP)落在相加线左侧,提示在镇痛效应上两药为协同作用。响应曲面模型显示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在行剖宫产术的患者术后镇痛过程中的体动反应和循环反应上具有显著协同作用,其最佳配伍浓度范围为: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2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38~0。80 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3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30~0。70 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4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23~0。46 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5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18~0。37 mg/kg;靶控输注羟考酮浓度为6 mg/mL时,使用艾司氯胺酮0。20 mg/kg。结论 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靶控输注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呈协同作用,不同的药效反应相结合创建出的艾司氯胺酮与羟考酮最佳配伍剂量范围,在最佳配伍浓度范围内可以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并且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

    艾司氯胺酮羟考酮响应曲面模型剖宫产相互作用最佳配伍剂量

    基于结构变动度及灰色关联的DRG付费对妇科肿瘤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

    顾晓敏刘畅
    62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妇科肿瘤住院费用变动的主要类别和变化方向,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完善医保基金支付方案提供对策和建议。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出院的患者费用信息,采用结构变动度及灰色关联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方式进行分析,并观察其相互关联程度。结果 2020至2022年2 138例妇科肿瘤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呈下降趋势。患者住院费用结构显示,手术费、检验费占比较高,护理费、治疗费占比较低。患者住院结构变化显示,材料费逐渐降低,操作费、床位费、病理费、护理费逐渐升高,诊疗费、药品费、放射费、检验费、治疗费、手术费、其他费用先降后升。在2020至2022年妇科肿瘤住院费用中,与住院费用关联最大的为手术费、药品费、检验费,关联最小的为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其患者住院费用占比排序基本与关联度保持一致。2020至2022年妇科肿瘤住院费用结构变动度为13。67%,其中2020年至2021年结构变动度为14。61%,2021至2022年结构变动度为10。77%。结构变动方向显示,2020至2022操作费、床位费、病理费、护理费为正向变动,其中手术费变动较大。2020至2022年妇科肿瘤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为手术费,占比37。29%,其次为检验费,占比13。08%。不同时间段,各类费用对次均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贡献率不同,2020至2021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为手术费,占比33。05%,其次为药品费,占比12。05%,2021至2022年住院费用结构变动贡献率最大的为手术费,占比48。00%,其次为药品费,占比16。8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的住院费用与医保类型、住院天数有关(P<0。05)。结论 妇科肿瘤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其临床住院费用逐渐合理化,但材料费、手术费仍对患者的住院费用影响较大,表明临床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费用增加较少,DRG付费可使临床医疗费用得到一定的控制,后续仍需进一步优化,完善配套政策,提升医务人员的技术价值,并加强对医用耗材的管理。

    妇科肿瘤结构变动度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灰色关联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