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a>滑移模式对挤压态低合金化Mg?0.5Bi?0.5Sn?0.5Mn合金显微组织演变和压缩流变行为的影响

    游志勇程伟丽刘国磊李戬...
    3599-3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分析和热压缩实验,深入分析滑移模式对挤压态低合金化Mg−0.5Bi−0.5Sn−0.5Mn合金显微组织演变和不同应变下压缩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5的低应变下,基面<a>、锥面<a>和<c+a>滑移模式同时被激活.然而,在变形中期阶段(应变0.1、0.2和0.5),<a>滑移模式很难被激活,因此,<c+a>滑移模式占主导地位.此外,与连续动态再结晶和非连续动态再结晶有关的软化效应主导应变为0.2~0.5的变形过程.最后,在0.8应变阶段,由于非连续动态再结晶引起的动态软化和基面<a>滑移模式激活引起的加工硬化效应达到动态平衡,流变应力保持恒定.

    低合金化Mg−Bi−Sn−Mn合金滑移模式热压缩流变行为动态再结晶

    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Mg?3Zn?0.5Zr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与热拉伸行为

    王佶付瑞东胡天祥李艺君...
    3615-3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研究单道次和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FSP)后ZK30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热拉伸行为.单道次搅拌摩擦加工(S-FSP)后,搅拌区(SZ)中的粗晶被细化至1~2μm,并呈现显著的基面织构.此外,第二相粒子发生碎裂、分散并部分溶解.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M-FSP)提高了ZK30合金显微组织的均匀性,降低了搅拌区的织构强度差异,第二相粒子的比例降低了50%.在应变速率低于1×10−3 s−1和温度为250~350℃时S-FSP和M-FSP SZ均表现出超塑性.S-FSP SZ在250℃和1×10−4 s−1时的断裂伸长率为390%,而M-FSP SZ在350℃和1×10−3 s−1时的断裂伸长率为406%.对于S-FSP,SZ的超塑性变形主要由晶界滑移(GBS)和溶质拖曳机制协同作用,而对于M-FSP,GBS为其主要变形机制.

    ZK30合金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超塑性显微组织热拉伸行为

    阳极氧化条件对骨整合用α/β 钛合金表面沉积羟基磷灰石的影响: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Rania E.HAMMAMEngie M.SAFWATSoha A.ABDEL-GAWADMadiha SHOEIB...
    3629-3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钛基植入物与周围骨组织整合仍然具有挑战性.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阳极氧化电压(20~80 V)对双相(α/β)钛合金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制备具有增强成骨能力的TiO2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结合能量色散光谱(SEM−ED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合金的显微组织、化学成分和表面形貌,并确认其表面羟基磷灰石(HA)的生长.结果表明,与Ti−6Al−4V合金相比,Ti−6Al−7Nb合金表面形成的TiO2薄膜具有更优的粗糙度.在模拟体液中浸泡后,经80 V阳极处理的Ti−6Al−7Nb合金表面HA覆盖率提高,沉积的HA最多,其平均厚度为(128.38±18.13)μm.结果表明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钛合金具有良好的骨整合性及在人体内的稳定性,具有作为骨科植入材料的潜力.

    材料科学电化学阳极氧化原子力显微镜α/β钛合金羟基磷灰石沉积

    铜基体上SnPbInBiSb高熵钎料焊点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动力学

    王帅冯佳运王玮曹文超...
    3650-3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低温长时间回流后高熵钎料Cu/SnPbInBiSb焊点界面复杂金属间化合物(IMCs)的生长行为,并揭示Cu/SnPbInBiSb固−液反应界面IMCs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发现,在Cu/SnPbInBiSb固−液反应界面形成的复杂IMC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在最高回流温度200℃回流10 min后界面IMCs的最大平均厚度仅为1.66μm.复杂IMCs缓慢生长的机理归纳为三点:首先,液态SnPbInBiSb高熵钎料的高熵状态降低了复杂IMCs的生长速率;其次,复杂IMC变形的晶格结构阻碍了Cu原子的扩散;最后,Cu/SnPbInBiSb固−液界面反应具有更高的激活能(40.9 kJ/mol),实质上阻碍了复杂IMCs的生长.

    高熵合金界面反应显微组织演变生长动力学金属间化合物

    不同固溶时效热处理状态Inconel 625合金的高温氧化机理

    樊江昆杨洪赐张沛喆李佳煜...
    3662-3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经过不同时效处理后Inconel 625合金在950℃下的高温氧化行为.通过分析氧化前后合金的结构和元素分布特征,研究热处理对合金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时效处理(650℃,500 h和750℃,400 h)都减小了合金氧化后的质量变化.在950℃下氧化后,外层Cr2O3和内层Al2O3为主要氧化产物.此外,氧化后还会析出Nb2O5和δ(Ni3Nb)相.时效处理使合金表面迅速生成致密的Cr2O3层,阻止氧气向基体的扩散,降低Al2O3向内生长的深度,提高合金的抗氧化性.

    Inconel625合金时效处理氧化行为氧化膜动力学

    硫氰基改性准MOF光催化剂用于增强中性条件下六价铬的可见光还原

    张翼廖寒潇杨璐周斌华...
    3677-3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六价铬的光催化还原常常受到光催化剂中电子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开发了一种使用硫氰酸基(—SCN)作为调节剂合成的准金属有机框架光催化剂,以增强光催化剂的电荷转移特性.—SCN引入结构缺陷,改善可见光吸收和光生电子的还原能力.—SCN显著调整电子特性,并建立稳定的电子释放路径,充当还原的活性位点.在中性硫氰酸钾溶液中,优化后的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无需添加空穴捕获剂就能实现94.8%的Cr(Ⅵ)还原率.反应速率常数是未经缺陷化处理的光催化剂的2.8倍.这项研究提供了一种用于开发环境修复的高效光催化剂的有效策略.

    准MOF极性官能团光催化六价铬还原

    Ag掺杂和交联双修饰策略提升Mn3O4的储锌性能

    王欣媛简天真杨雅婷马建平...
    3693-3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合金化−刻蚀工程制备Ag掺杂和纳米多孔Ag(NPS)交联的Mn3O4八面体纳米颗粒.所制备的双修饰Mn3O4(Ag−Mn3O4/NPS)由Ag掺杂的Mn3O4八面体和纳米多孔银骨架交联构成.Ag的晶格掺杂能够有效改善Mn3O4阴极材料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而NPS框架可以改善整个电极的电子/物质传输效率.得益于双修饰策略,Ag−Mn3O4/NPS表现出高的倍率和循环性能,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仍可获得88.7 mA·h/g的高可逆容量.此外,一系列非原位实验技术证明了Ag−Mn3O4/NPS的储锌机制:其在首次充电过程中被电化学氧化为多种MnOx(如Mn2O3,MnO2),后续的电池反应为H+和Zn2+在MnOx中的嵌入/脱出.

    Ag掺杂Mn3O4锌离子电池纳米多孔Ag脱合金化

    石灰分解含Al2O3铁橄榄石熔体的机理

    任慧川闵小波柯勇夏隆巩...
    3707-3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利用石灰分解含Al2O3铁橄榄石熔体(AFMT)提高铜渣中铁品位的方法.热力学计算表明,调整CaO/AFMT的比例,可生成FeO质量分数为75%~88%的残余熔体和Ca2SiO4.原位观察表明,该反应受到某种阻碍.淬火实验表明,反应的初始产物为钙铁酸盐化合物和FeO−CaO熔体.在FeO−CaO熔体/AFMT界面,Ca2SiO4颗粒沉淀,形成一层致密的Ca2SiO4膜,严重阻碍了传质.虽然AFMT中微量的Al2O3暂时促进了传质,但不足以克服这种阻滞效应.分解反应远未达到平衡,表现出一种自阻滞效应.应采取措施消除这种自阻滞效应,提高反应动力学效率.

    石灰含Al2O3铁橄榄石熔体Ca2SiO4膜自阻滞传质

    废旧线路板富氧顶吹熔炼过程中有价元素的分布行为

    严康全温灿张忠堂聂华平...
    3721-37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富氧顶吹熔炼技术处理废旧线路板是一种是非常有前途的工艺.系统研究熔炼过程中富氧浓度、通氧量、CaO/SiO2(质量比)和Fe/SiO2(质量比)对有价金属分布行为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确定最优工艺参数.结合XRD、SEM−EDS和ICP-AES等检测手段,对熔炼过程产出合金和炉渣进行化学物相、赋存形态及化学元素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发现,熔炼过程中Cu、Sn和Ni元素主要赋存在合金中,而Fe元素主要被氧化入渣.在温度为1250℃,富氧浓度为30%,通氧量为24 L,CaO/SiO2质量比为0.55和Fe/SiO2质量比为1.05条件下,Cu、Sn和Ni的直收率可分别达到90.18%、85.32%和81.10%.实验结果表明熔炼过程有价金属主要是以机械夹杂方式损失于渣中.

    废旧线路板顶吹熔炼元素分布热力学分析渣型

    高铝粉煤灰中有价元素的碳热氯化协同提取分离

    王龙赵昕昕张子木张廷安...
    3737-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一种高铝粉煤灰有价组元协同提取分离的新工艺.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的碳热氯化反应在700~1000℃之间进行可以获得较好的氯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粉煤灰中铝、硅、钙、钛和镁的碳热氯化效率分别达到81.18%、67.62%、58.87%、82.15%和59.53%.XRD分析结果表明,在碳热氯化反应过程中,莫来石相(Al6Si2O13)中的铝和硅被氯化,从而形成莫来石中间相(Al4.75Si1.25O9.63和Al1.83Si1.08O4.85).碳热氯化反应完成后,铝以氯化铝形式在冷凝器中冷凝沉积,氯化硅和氯化钛在尾气中富集,氯化钙、氯化镁和未反应的氧化物留在残留物中进一步循环利用.

    高铝粉煤灰碳热氯化热力学协同提取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