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无机复合抑制剂强化分离白钨矿与方解石

    赵冠飞冯博朱冬梅邱仙辉...
    643-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由硫酸铝和水玻璃硅酸钠(AlSS)组成的金属无机复合抑制剂对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的影响.Zeta电位和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由Al(OH)4和SiOm(OH)n4-2m-n组成的负电荷胶体颗粒倾向于吸附在方解石表面,抑制油酸钠(NaOL)的吸附,而负电荷胶体颗粒在白钨矿表面的吸附量较低,导致NaOL在白钨矿表面的吸附量较大.接触角测量结果表明,白钨矿在NaOL+AlSS溶液中的疏水性明显优于方解石.XPS测试结果表明,Al和Si在方解石表面有吸附,而在白钨矿表面没有吸附.与只添加水玻璃(硅酸钠,SS)相比,AlSS对方解石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对白钨矿浮选几乎没有影响.在白钨矿与方解石混合矿中添加AlSS,可获得WO3品位为68.34%、WO3回收率为83.14%的白钨矿精矿.

    白钨矿方解石分离强化油酸钠金属无机复合抑制剂

    可见光和银离子对p型和n型黄铜矿生物浸出的影响机理

    赵春晓王军刘洋廖蕤...
    655-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可见光和银离子(Ag+)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浸出p型和n型黄铜矿(黄铜矿A和黄铜矿B)的不同影响及机理.通过霍尔效应试验、生物浸出试验、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黄铜矿的半导体性质、生物浸出行为、表面形貌、主要物相和表面物种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黄铜矿A比黄铜矿B具有更高的载流子浓度和更大的载流子迁移率,因此其溶出速率更快.生物浸出24 d后,当光照和Ag+同时存在时,黄铜矿A的铜浸出率为91.05%,比黄铜矿B的铜浸出率(73.19%)高17.86%.显然,可见光和Ag+对黄铜矿A生物溶解过程的促进作用强于黄铜矿B,这主要归因于黄铜矿A具有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此外,在光照影响下,黄铜矿表面电荷转移加快,导致Ag2S积累增多(特别是黄铜矿A),从而导致钝化层致密结构被破坏,钝化效果降低,黄铜矿溶解加速.

    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霍尔效应半导体性质光照黄铜矿生物浸出

    镁化焙烧钒渣中钒的酸浸动力学研究

    成洁李鸿乂海栋陈新勉...
    669-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促进钒渣镁化焙烧-酸浸提钒法的工业应用,研究钒渣镁化焙烧熟料中钒的酸浸出动力学.结合XRD、XPS和SEM,揭示在浸出初期的10 min内,MgSiO3和大部分钒酸盐急剧地消耗酸,形成SiO2和V(V)的氧钒根离子.通过研究钒浸出效率随浸出时间的变化,建立钒浸出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浸出过程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且两个阶段的动力学均遵循收缩核模型.0~10 min的浸出速率由固体产物层扩散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而10~30 min的浸出速率仅由化学反应控制.因此,浸出初始10 min内加速传质很关键,而后续20 min内精确控温至关重要.

    浸出动力学镁化焙烧酸浸钒提取钒渣

    TiO2直接还原制备超低氧钛

    庞俭孔令鑫朱立国徐宝强...
    681-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在MgCl2-KCl-YCl3熔盐中,通过熔盐电解产生Mg直接还原TiO2制备低氧钛.绘制Mg-Ti-O 三元相图和电位-氧势(ψ-pO2-)图,表明镁还原TiO2制备低氧钛是可行的.在MgCl2-YCl3和MgCl2-YCl3-KCl熔盐中,不同温度和施加电压条件下,开展熔盐电解-镁热还原TiO2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借助YOCl沉淀及COx同步生成,将还原和脱氧产物O2-快速脱除,在1073~1173 K、施加电压2.5~3.1 V的条件下,通过电化学还原可以将TiO2还原为高氧钛(Ti6O).在温度为1173 K的MgCl2-YCl3熔盐中,开展不同施加电压下的高氧钛电化学脱氧实验.此外,还观察到有可能将高氧钛的氧含量可从1200×10-6降至100×10-6以下.

    二氧化钛电化学镁热还原脱氧超低氧钛稀土金属

    采用沉淀-煅烧法回收盐湖卤水中镁资源制备镁橄榄石耐火材料

    张烨胡岳华王丽孙伟...
    694-7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沉淀-煅烧法研究盐湖锂镁分离和镁资源制备高附加值的镁橄榄石耐火材料.采用Na2SiO3和NaOH组合沉淀剂将盐湖卤水中的锂、镁离子沉淀分离,获得不同MgO/SiO2摩尔比的镁沉淀物.镁沉淀物主要由无定形硅酸镁和氢氧化镁堆积而成,在1400 ℃条件下的质量残留率均在62%以上.高温烧结实验表明,在Mg/Na2SiO3/NaOH的摩尔比为1∶0.6∶0.8、烧结温度为1350 ℃、时间为210 min的条件下,镁沉淀物可制备成性能优良的耐火材料,其耐火度在1800 ℃以上,抗压强度为190.73 MPa,体积密度为2.53 g/cm3,显气孔率为5.94%.所制备的耐火材料主要为镁橄榄石相,含有少量的顽火辉石相.

    盐湖卤水组合沉淀剂锂镁沉淀分离镁沉淀物镁橄榄石耐火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