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添加氧化铁高效热解脱除氰化钠

    董凯伟谢锋王伟畅永锋...
    1113-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出采用氧化铁催化热解高效除氰.采用XRD、DSC-TG、化学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条件下添加和无添加氧化铁高效脱除氰化钠的机理进行研究.未添加氧化铁时,空气条件下,氰化钠在587.4℃开始发生分解;氩气条件下,氰化钠在879.2℃开始发生分解.添加氧化铁时,氩气条件下,大约60%的氰化钠在350℃热解30 min时发生分解;在空气或氧气条件下,当氧化铁与氰化钠质量比为1:1时,几乎所有的氰化钠在350℃热解30 min内完成脱除.研究表明,催化剂Fe2O3添加量的增加、除氰温度的升高及除氰时间的延长均有助于氰化钠的脱除.随着氧化铁的添加,氩气条件下,NaCN与Fe2O3反应生成Na4Fe(CN)6、Na2CO3、NaNO2和Fe3O4;空气或氧气条件下,NaCN分解生成NaCNO、Na4Fe(CN)6和微量的NaNO2,且形成的NaCNO和Na4Fe(CN)6随后发生分解,生成Na2CO3、CO2、N2、FeOx和微量的NOx.

    氰化物脱除热分解氧化铁催化氧化氰化钠

    螺旋藻粉生物质回收稀土元素Yb(Ⅲ):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

    舒庆廖春发邹文强许宝泉...
    1127-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以螺旋藻粉作为吸附剂从废水溶液中回收Yb(Ⅲ)的吸附特性和机理.利用SEM和XPS对吸附剂的表面结构以及元素价态进行分析,探究螺旋藻粉对Yb(Ⅲ)的吸附机理;通过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分析螺旋藻粉对Yb(Ⅲ)的吸附特性.Langmuir模型表明,当温度为318 K时,螺旋藻粉对Yb(Ⅲ)的最大吸附量为72.46 mg/g.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螺旋藻粉对Yb(Ⅲ)的吸附过程,化学吸附为螺旋藻粉吸附Yb(Ⅲ)的控速步骤.吸附-脱附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螺旋藻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Yb(Ⅲ)回收材料.

    螺旋藻粉Yb(Ⅲ)吸附热力学动力学

    含PbO的尿素-1-乙基-3-甲基氟化咪唑体系在353 K下电化学提取铅

    何文才刘风国钟熊伟杨山...
    1140-1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在室温下从氧化铅中电化学提取铅,合成一种新的电解质尿素-1-乙基-3-甲基氟化咪唑(urea-[EMIM]F)以溶解氧化铅,并研究铅在此电解质中的电化学行为.电化学提取前,研究该电解质的密度、黏度和电导率.采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和恒电位电解技术研究铅在尿素-1-乙基-3-甲基氟化咪唑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采用该电解质可在室温下从氧化铅中电化学提取铅;铅的还原遵循一步两电子的准可逆过程和三维(3D)连续成核模型;随着温度的升高,铅还原的起始电位逐渐向阳极移动;在353 K下Pb(II)的扩散系数为6.88×10-10 cm2/s;对尿素-1-乙基-3-甲基氟化咪唑体系进行恒电位电沉积后,获得球状铅颗粒.

    离子液体氟化咪唑电沉积黏度

    (LiF-CaF2)eut-xLnF3(Ln=Sm,Gd)熔盐超快冷凝固样的衍射和荧光分析

    Miroslav BO?AJarmila MLYNáRIKOVáIveta MACKOVáDu?an JANI?KOVI?...
    1151-1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LiF-CaF2)eut-xSmF3(-xGdF3)(x=0.03~0.50)熔盐通过自然冷却和快速冷却处理后得到褶状和球状两种形貌.通过X射线衍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发现,LiF可以稳定晶胞结构;而LnF3含量直接影响其相结构和晶态.(LiF-CaF2)eut-xSmF3(-xGdF3)体系的光致发光性能受LnF3含量影响,当SmF3含量为0.03时,Sm3+的发射带强度最大.无论采用哪种冷却方式,样品形貌会影响其光学属性,机械研磨后样品的荧光性能和发光强度增大.研究表明,荧光光谱是一种可用于检测或验证谱带显著分裂后可降低局部对称性的光谱技术.

    熔盐熔体快冷系统SmF3GdF3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发光性能

    复杂铅铋精矿氧化熔池熔炼过程的热力学模拟

    陈霖陈鹏张杜超刘伟锋...
    1165-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力学平衡模拟方法研究复杂铅铋精矿富氧熔池熔炼过程中的元素分配行为,分析氧料比(OFR)和硫分压(pSO2)对Bi、Pb、As、Sb、Cu和Ag分配行为的影响,并对比模拟计算结果与工业数据.结果表明,该过程中OFR在6.3~6.8 kmol/t之间有利于最大化Bi、Pb、Cu和Ag在金属相中的分配,进一步增加OFR将导致金属相分配率下降和渣液化温度提高.此外,高pSO2将导致Bi和Pb以硫化物形式大量分配至烟尘相,这表明低pSO2有利于降低过程烟尘率.

    复杂铅铋精矿富氧熔池熔炼多相平衡模拟元素分配过程参数优化

    晶体相场法模拟晶界预熔区液相熔池的演化

    田晓林赵宇宏彭敦维郭庆伟...
    1175-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熔是指晶体在低于熔点温度时,晶界处预先出现类似液体而块体仍为晶体状的现象.采用晶体相场法研究原子密度对晶界预熔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界处液相熔池的早期演化主要涉及4个形态特征:固-固状态→小液滴状态→较大的液相熔池→均质熔融层.通过对比不同平均原子密度下的微观结构和能量变化,表明平均原子密度对液相池的形态特征敏感.二维与三维模拟结果表明,平均原子密度的降低能抑制刃型位错聚集区域中原子的结晶相特征,这有助于液相熔池的形成.从热力学的角度验证平均原子密度与液相熔池宽度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施加高温应变提供前提条件.

    晶体相场法预熔刃型位错液相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