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c和Zr对7075铝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冷金凤任丙辉周庆波赵纪薇...
    2545-2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通过铸造法制备的含Al3(Sc,Zr)相的7075铝合金静态再结晶行为和再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的关系.Sc和Zr复合添加使Sc−Zr−7075铝合金保留挤压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大部分纤维组织及高密度位错,导致合金的再结晶转变量由35%降低至22%,相应的亚结构保持量由59%升高至67%.Sc和Zr有效抑制7075铝合金再结晶行为,这主要归因于细小弥散(r=35 nm,fv=1.8×10−3)的Al3(Sc,Zr)相对位错和亚晶界具有强烈的钉扎作用,阻碍位错重新排列成亚晶界及随后发展成大角度晶界,进而阻碍合金再结晶核心的形成和长大.

    7075铝合金Al3(Sc,Zr)相再结晶力学性能

    合金元素Ga对铝空气电池阳极Al?0.4Mg?0.05Sn?0.03Hg合金显微组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庄泽航冯艳彭超群杨柳忠...
    2558-2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动电位极化法、电化学阻抗谱法和恒电流放电法研究添加0.01%Ga(质量分数)对Al−0.4Mg−0.05Sn−0.03Hg阳极的显微组织和在Na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a的添加增强Al−Mg−Sn−Hg阳极的耐蚀性和放电活性,这得益于Ga的加入能细化Al−Mg−Sn−Hg阳极的第二相,使显微组织更加均匀,从而抑制局部腐蚀和块效应.与Al−Mg−Sn−Hg阳极相比,Al−Mg−Sn−Hg−Ga阳极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57%,质量损失率降低93%.在20 mA/cm2放电电流流密度下,以Al−0.4Mg−0.05Sn−0.03Hg−0.01Ga为阳极的单个铝空气电池的放电电压、电流效率和放电容量分别为1.46 V,33.1%和1019.2 A·h·kg−1.此外,还讨论Ga在Al−Mg−Sn−Hg−Ga阳极材料上的活化机理.

    铝合金电化学腐蚀铝空气电池

    Si含量对固态钢/液态铝界面反应与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邹天鹏喻高扬陈树海黄继华...
    2570-2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热物理模拟方法研究Si含量对固态钢与液态铝界面反应初始阶段(反应时间<10 s)内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组织和生长动力学的影响.同时,通过高频感应加热的方式研究Si添加对钢/铝界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界面反应初期,金属间化合物层主要包括η-Fe2Al5和θ-Fe4Al13两相.铝液中添加Si后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厚度减小.当Al液中含2%Si(质量分数)时,η相的生长仅由扩散过程控制;当铝液中Si含量增至5%或8%时,η相的生长由扩散过程与界面反应共同控制,同时,τ1/τ9-(Al,Si)5Fe3三元相也在η相中形成.随着铝液中Si含量的增加,η相的激活能逐渐减小.界面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纯铝与钢形成的接头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和冲击功.

    金属间化合物Si含量固态钢液态铝界面反应力学性能

    搅拌摩擦加工修复AA5083/T2紫铜爆炸复合板界面

    王健王小伟李博陈成...
    2585-2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M-FSP)修复AA5083/T2紫铜爆炸复合板的界面缺陷,探讨界面形貌和界面结合机制.结果表明,搅拌摩擦加工过程中的高旋转速度和低前进速度会产生更多的热量.当旋转速度设定在1200 r/min,前进速度设定在30 mm/min,搭边量设定在2/24时,AA5083/T2紫铜复合板经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修复后无缺陷,且力学性能优良.多道次搅拌摩擦加工提高复合板的结合强度,其界面结合机制由冶金结合转变为旋涡状连接,为复合板的修复质量提供保障.

    搅拌摩擦加工铝/铜复合板界面修复力学性能

    压缩变形量对SIMA法制备Mg?10%Al?1%Zn?1%Si合金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

    曹丽杰马国睿王春霞陈正件...
    2597-26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制备具有非枝晶显微组织的Mg–10%Al–1%Zn–1%Si合金,并且研究压缩变形量对Mg–10%Al–1%Zn–1%Si合金半固态显微组织演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变形量从0提高到40%,α-Mg晶粒的平均尺寸减小并且其球化趋势变得更为明显.此外,在SIMA法制备的Mg–10%Al–1%Zn–1%Si合金中的共晶Mg2Si相从初始鱼骨状完全转变成为近球状;随着压缩变形量的增大,共晶Mg2Si相的整体形貌和平均尺寸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并且,研究SIMA法制备的Mg–10%Al–1%Zn–1%Si合金中共晶Mg2Si相的形貌转变机制.

    Mg–Al–Zn–Si合金压缩变形量显微组织演变共晶Mg2Si相应变诱发熔化激活法(SIMA)

    双级时效对EV31A合金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

    顾侃曾小勤陈彬王迎新...
    2606-2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一种商用镁−稀土合金EV31A(Mg−3Nd−1.5Gd−0.3Zn−0.5Zr)的塑性,探索双级时效工艺,并且研究其对合金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在实验测得的最优双级时效参数下,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从单级时效的273 MPa和4.9%提升到288 MPa和6.6%.双级时效的总时效时间也大幅缩短,从16 h降低到2 h.HAADF-STEM表征发现,合金的主要析出相β′相与Mg−Nd二元合金中的β′相有类似的结构,并且双级时效使合金中的β′相分布更加均匀、细密,其密度大约增至2倍,而尺寸则大约减半,这解释了合金强度和塑性提升的原因.

    镁合金EV31A双级时效力学性能β′相

    退火工艺对生物可降解JDBM镁合金丝材力学性能与降解行为的影响

    田圆苗宏卫牛佳林黄华...
    2615-2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Mg−Nd−Zn−Zr生物可降解镁合金(JDBM)作为一种生物医用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了加工高质量的JDBM丝材,通过显微镜观察、拉伸试验和浸没试验研究退火对拉拔后JDBM线材力学性能和降解行为的影响.对于直径为3 mm的挤压态合金丝,室温拉拔加工最多可连续进行9道次而无需退火,累积拉伸变形为125%.对拉拔后的合金丝分别在325℃退火30 min、350℃退火5 min或450℃退火3 min后发生完全再结晶.室温拉伸试验和模拟体液浸没试验结果表明,在稍高的温度下进行短时间退火后,由于晶粒细小和沉淀物的分散分布,合金丝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在本研究中,在350℃下退火5 min是拉拔后最佳的退火参数,可用于进一步制造更细的合金丝材.

    Mg−Nd−Zn−Zr合金拉拔退火力学性能腐蚀速率

    振动搅拌摩擦焊镁合金动态再结晶过程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Mahmoud ABBASIBehrouz BAGHERIFarzaneh SHARIFI
    2626-2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二维元胞自动机(CA)模型分析机械振动对AZ91合金在搅拌摩擦焊(FSW)过程中组织演变的影响.将模拟结果,即晶粒拓扑结构、粒度分布、平均晶粒度以及动态再结晶(DRX)分数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充分的相似性,CA方法可用于搅拌摩擦焊AZ91合金组织演变的分析.与FSW相比,振动搅拌摩擦焊(FSVW)处理的样品中位错密度更高,形核和晶粒长大也更快.对FSVW过程中不同振动频率下的晶粒度改变和DRX现象经过详细模拟后发现,振动使形核开始时间提前,随着振动频率的提高,孕育期和再结晶的比例降低.

    搅拌摩擦焊振动模拟晶粒度动态再结晶元胞自动机模型

    热处理对Zn?40Al?2Cu?2Si合金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影响

    Temel SAVA?KANZeki AZAKLIAli Pa?a HEKIMO?LU
    2651-2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热处理对Zn−40Al−2Cu−2Si合金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不同工艺对其进行热处理,包括均匀化后空冷(H1)、均匀化后炉冷(H2)、稳定化(T5)和淬火−时效(T6和T7).通过金相、力学实验和磨损实验,研究不同热处理工艺对该合金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于SAE 65青铜进行对比.磨损实验使用环块式实验装置.结果表明,采用H1和T6热处理可提高合金的硬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除T6热处理外的其他热处理均可提高合金的断裂伸长率.经H1、T5和T6热处理后,合金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减小,其中T6热处理后合金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最低.因此,T6热处理为该合金应用于14 MPa压力下润滑摩擦的最佳工艺.与青铜相比,铸态和热处理态的Zn−40Al−2Cu−2Si合金磨损量较低、耐磨性较高.

    Zn−Al基合金热处理结构特征力学性能润滑摩擦磨损

    TC21钛合金热轧后退火过程中α和β相静态球化和晶粒形貌演变

    王柯吴明玉任朝张宇...
    2664-2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具有片层组织的TC21钛合金金进行热轧和退火试验(退火温度:820、880、940℃;退火时间:1、6 h),进而研究退火参数对α和β相静态球化和晶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温度为820℃时,α球化不明显,这是由于片层α相中晶界分离机制受限所致.当退火温度升高到880℃时,晶界分离和末端迁移两种球化机制的发生促进片层α相的球化.在820和880℃退火时,静态回复和静态再结晶导致片层间β晶粒发生细化.然而,过高的退火温度(940℃)使得α晶粒在奥施特瓦尔德熟化作用下发生粗化,同时抑制片层间β相中静态再结晶的发生,产生粗大的β晶粒.因此,880℃是一个合适的退火温度;在该退火温度条件下可获得均匀的退火组织,其中球化的α晶粒和细化的β晶粒均匀分布.

    TC21钛合金α球化再结晶晶粒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