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朱建华

月刊

1008-1372

zgyszz@163.com

0731-84470811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中国医师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论著、诊疗经验、病例报告、物理诊断与临床、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综述等。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已被《万方数据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

    田渤郑东芳付洪涛张芳...
    1169-1173,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具备无创呼吸支持治疗指征的10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治疗,观察组予以N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治疗。治疗24 h后,比较两组患儿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记录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机械通气率、>1次肺表面活性剂使用率、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1、24 h,两组患儿的PaCO2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24 h,观察组患儿的PaCO2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无创通气时间、总吸氧时间及>1次肺表面活性剂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TGF-β1、HMGB1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变、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脑室内出血、肺气漏、鼻损伤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微创给药治疗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助于改善CO2潴留,降低机械通气比例,且不增加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及病死率。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频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

    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在肥胖患者不插管全麻中对通气情况的改善效果

    滕琦梁然王睿刘萍...
    1174-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对不插管全麻肥胖患者通气情况改善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连云港市中医院收治的不插管全麻肥胖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通气,对照组给予普通鼻氧管复合仰头举颌法通气。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血气指标、血流动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组内不同氧流量2 L/min、4 L/min、6 L/min时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氧合指数(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8,P=0。001;F=7。658,P=0。002),观察组4 L/min、6 L/min时的PetCO2、O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组内麻醉前(T0)、麻醉10 min(T1)、术毕时(T2)时间点的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24,P<0。001;F=10。236,P<0。001),观察组 T1、T2 时点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组内T0、T1、T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76,P<0。001;F=8。321,P<0。001),观察组T1、T2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组内T0、T1、T2时间点的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548,P<0。001),观察组T1、T2时间点的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流量鼻氧管复合鼻咽通气道用于肥胖患者不插管全麻中可明显改善其围手术期呼吸功能、血气指标及SpO2,稳定血流动力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高流量鼻氧管鼻咽通气道肥胖不插管全麻通气

    扩散峰度成像联合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安丽华冯海霞孙圣峰李静...
    1180-1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联合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150例乳腺癌患者,68例有腋窝淋巴结(ALN)转移,82例无ALN转移,术前乳腺病灶均行DKI及DCE-MRI检查。分析两组间临床病例资料、常规MRI征象、DKI和DCE-MRI参数[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定量参数对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效能。结果 ALN转移组病灶边缘模糊的比例高于无ALN转移组(P=0。032);ALN转移组瘤内不均匀强化、环形强化占比较大(P=0。018)。ALN转移组MD值低于无ALN转移组(P=0。021);MK值及Ktrans、Kep值高于无ALN转移组(均P<0。01)。DCE-MRI模型的Ktrans值对乳腺癌ALN转移的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DCE-MRI模型的AUC为0。833,高于DKI模型(AUC=0。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208;P=0。027)。而DCE-MRI及DKI模型的AUC均高于常规MRI模型(Z=3。184,P=0。002;Z=1。917,P=0。046)。将 DKI、DCE-MRI模型联合后诊断乳腺癌 ALN 转移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模型。结论 DKI和DCE-MRI模型可用于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其中DCE-MRI模型的Ktrans值诊断效能最高,DKI联合DCE-MRI模型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优于单一模型。

    乳腺肿瘤淋巴转移扩散峰度成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OLFM-4、SCUBE-1联合L-FABP对重症肺炎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钟婉红许俊旭王聪陈兰...
    1186-1190,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类嗅素结构域家族蛋白4(OLFM-4)、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包含蛋白1(SCUBE-1)联合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对重症肺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62例重症肺炎患者,依据其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54例)和非AKI组(108例)。AKI患者中AKI 1期23例、AKI 2期18例、AKI 3期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入住ICU后12、24、48 h的尿OLFM-4、SCUBE-1及L-FABP水平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不同时间点尿OLFM-4、SCUBE-1及L-FABP水平对重症肺炎患者并发AKI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 AKI组与非AKI组的入住ICU时间、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清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入住ICU后12、24、48 h,AKI组尿OLFM-4、SCUBE-1及L-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非AK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KI 3期患者入住ICU各时间点尿OLFM-4、SCUBE-1及L-FABP水平均明显高于AKI 1期和AKI 2期(均P<0。001),且在24 h 时尿 OLFM-4、SCUBE-1 及 L-FABP 水平最高。24 h 尿 OLFM-4、SCUBE-1 联合 L-FABP 诊断重症肺炎并发AKI的AUC最大(AUC=0。964,95%CI:0。908~0。997),其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88。3%。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KI患者尿OLFM-4、SCUBE-1水平与L-FABP均呈正相关(r=0。870,0。775,均P<0。001)。结论 尿OLFM-4、SCUBE-1及L-FABP在重症肺炎并发AKI早期显著升高,24 h三项联合检测对AKI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肺炎急性肾损伤OLFM4蛋白SCUBE-1蛋白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寒战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刘杏棉高普张立南曹春燕...
    1191-1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寒战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全身麻醉下的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进行镇静镇痛,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应激指标、脑氧以及脑糖代谢、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入室后(T0)、麻醉用药前(T1)的HR、SBP、DBP、B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1 min(T4)、拔管后3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脑电双频指数(BI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0时的各项应激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T5时的各项应激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T0时的脑氧摄取率(CERO2)、脑动静脉血糖含量差(A-VD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5时的CERO2、A-VDG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寒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均高于术前(均P<0。05),术前、术后两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与乌拉地尔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拔管期应激反应、术后寒战及脑氧代谢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右美托咪啶乌拉地尔高血压脑出血脑氧代谢

    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不同残缘类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筛查中的应用

    陈春强王燕郭雷江昆...
    1196-1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不同残缘类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120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行TTE、TEE检查,根据术前TTE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缺损残缘回声强、摆动幅度<5 mm者归入A组(n=60);缺损残缘回声纤细、摆动幅度≥5 mm者归入B组(n=60)。比较TTE、TEE在测量两组患者房间隔缺损最大径方面的差异,并评估这两种方法测得的缺损最大径与封堵器腰部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中TTE和TEE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组患者中,TTE和TEE测量ASD最大径与封堵器腰部直径的相关性均较好(r=0。993,0。991);而B组患者中,TEE测量ASD最大径与封堵器腰部直径的相关性较高(r=0。995),明显大于与TTE测值的相关性(r=0。897)。A组患者封堵器腰部直径与TTE、TEE测值差值均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封堵器腰部直径与TEE测量值差值明显小于与TTE测量值的差值(P<0。01)。结论 对于残留回声强、摆动幅度小的房间隔缺损患者,TTE和TEE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可以在病例筛选中使用TTE代替TEE;而对于残留回声菲薄、摆动幅度大的房间隔缺损患者,需要进一步行TEE检查,以帮助手术医生更准确地选择适合的封堵器。

    超声心动描记术房间隔缺损间隔封堵器

    本刊对来稿中实验动物描述的要求

    1200页

    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清IL-6、IL-10、iPTH、CRP水平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相关性

    胡倩黄宏耀
    1201-1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0、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并评价上述指标预测MACE发生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腹膜透析(PD)的120例ESR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IL-6、IL-10、iPTH、CR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等,计算心脏功能综合(Tei)指数。患者均随访至2023年6月或终点事件死亡,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血清IL-6、IL-10、iPTH、CRP水平及LVEF、LVEDV、LVESV、Tei指数;采用Spearman分析血清IL-6、IL-10、iPTH、CRP水平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IL-10、iPTH、CRP水平预测MACE发生的价值。结果 MACE组血清IL-6、iPTH、CRP水平均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清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LVEF低于非MACE组,LVEDV、LVESV、Tei指数高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IL-6、iPTH、CRP水平与MACE的发生呈正相关(r=0。937,0。895,0。699,均 P<0。001);血清 IL-10 与 MACE 的发生无相关性(P=0。510)。血清IL-6、iPTH、CRP 预测 ESRD 患者发生 MACE 的截断值分别为 2。84 pg/ml、308。71 pmol/L、6。91 mg/L,ROC 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 0。611(0。514~0。702)、0。542(0。481~0。619)、0。518(0。457~0。653)。结论 PD患者MACE的发生与血清IL-6、iPTH、CRP水平呈正相关,IL-6、iPTH、CRP可作为PD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指标。

    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全段甲状旁腺素C反应蛋白质

    AECOPD并发肺栓塞患者血清SFRP1、DFR、Irisin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王蓓蓓黄燕玲万军刘恩光...
    1206-1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并发肺栓塞患者的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比值(DFR)、鸢尾素(Irisin)水平及其预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AECOPD并发肺栓塞患者,根据住院期间生存结局分为生存组50例和死亡组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SFRP1、DFR、Irisin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ECOPD病程及SFRP1、DFR、Irisin水平与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FRP1、DFR、Irisin预测AECOPD合并肺栓塞患者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AECOPD病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SFRP1、DFR、Irisin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FRP1、DFR、Irisin(OR=1。022、4。991、0。719)是 AECOPD 并发肺栓塞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FRP1、DFR、Irisin预测AECOPD并发肺栓塞患者不良预后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920、0。842。结论 SFRP1、DFR、Irisin是AECOPD并发肺栓塞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且对于预测AECOPD并发肺栓塞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栓塞SFRP1蛋白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鸢尾素

    关于参数与偏差范围的表示

    12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