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月刊

1672-2019

zgyxgc@sina.com

010-64273209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8室

中国医学工程/Journal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与工程学相关的国内外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基础、新技术、新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新药研制、成药二次开发,数学、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新产品研制过程,国内外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性能评价和购置参考。文稿须具科学性、原创性、逻辑性及有效性、文字力求准确、精练、通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良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治疗ISAF、TSAF患者的效果

    王灿李永奇王东方张同森...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MLIFT)治疗括约肌间型肛瘘(ISAF)、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患者的效果。方法 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ISAF和TSAF患者115例分为两组,常规组57例采用肛瘘切开挂线术,研究组58例采用MLIFT术,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情况、肛管压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术后7 d疼痛评低于常规组(P<0。05);出院时,两组肛管静息压及最大收缩压均较术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常规组,术后6个月,两组上述肛管压力指标均较出院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ISAF、TSAF患者相比,MLIFT手术效果更好,更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对患者肛管压力的影响,以加快预后恢复,且术后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改良经括约肌瘘管结扎术肛瘘肛管压力并发症复发

    PGRN、SIRT3、sICAM-1 水平变化与重症肺炎患儿肺部感染评分的相关性

    王宇艳王书华孙文武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颗粒蛋白前体(PGRN)、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3(SIRT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与重症肺炎患儿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重症肺炎患儿为观察组,另取同期98例普通肺炎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血清PGRN、SIRT3、sICAM-1水平及肺功能指标[潮气量(VT)、达峰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达峰容/潮气量(VPTEF/VT)]、CPIS评分,分析血清PGRN、SIRT3、sICAM-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CPIS评分相关性,分析血清PGRN、SIRT3、sICAM-1水平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入院时观察组血清PGRN、sICAM-1水平较高,SIRT3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入院时VT、TPTEF/Te、VPTEF/VT较对照组低,CPI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入院时血清PGRN、sICAM-1水平与VT、TPTEF/Te、VPTEF/VT呈负相关,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SIRT3水平与VT、TPTEF/Te、VPTEF/VT呈正相关,与CPIS评分呈负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PGRN、SIRT3、sICAM-1水平联合诊断儿童重症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7,明显大于各指标单一预测(P<0。05)。结论 血清PGRN、SIRT3、sICAM-1水平变化与重症肺炎患儿病情显著相关,联合检测对预测重症肺炎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有效指标。

    重症肺炎肺功能肺部感染评分颗粒蛋白前体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3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联合作业疗法对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袁玉兰任雅娇龙小静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联合作业疗法对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关节松动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联合作业疗法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肘关节活动度、肢体运动功能及疼痛程度。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肘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评价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肱尺关节分离技术联合作业疗法对上肢骨折术后肘关节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对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及肢体功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安全可靠。

    肘关节障碍作业疗法肱尺关节分离技术常规关节松动术肢体运动功能

    孕晚期血清β-hCG、sFLT-1及AFP联合检测对前置胎盘患者是否合并胎盘植入的预测价值分析

    王亚利王悦李荣丽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晚期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甲胎蛋白(AFP)与前置胎盘(PP)合并胎盘植入(PA)的相关性及联合检测对PP患者是否合并PA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金水区总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4例PP患者,根据产后是否确诊为PA,将患者分为植入组(16例)和非植入组(108例)。比较两组孕38周时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分析孕38周时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与PP合并PA的相关性,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联合检测对PP合并PA的预测价值。结果 孕38周时,植入组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均高于非植入组(P<0。05);孕38周时,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与PP合并PA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38周时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联合预测PP合并P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6,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90。74%,均高于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单独检测。结论 孕晚期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与PP合并PA具有相关性,三者联合检测对诊断PP合并PA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临床上可通过孕晚期血清β-hCG、sFLT-1及AFP水平,预测PP是否合并PA,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预防产后大出血,降低子宫切除的风险,改善PP合并PA患者的预后。

    前置胎盘胎盘植入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甲胎蛋白

    SMILE与FS-LASIK对纠正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的效果分析

    贾刘才侯真真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对纠正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的效果。方法 对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济源尖峰眼科医院屈光科矫正的120例(230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SMILE组60例(117眼)和FS-LASIK组60例(113眼)。SMILE组患者行SMILE治疗,FS-LASIK组患者行FS-LASIK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裸眼视力(LogMAR)值,客观视觉质量指标,泪膜稳定性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LogMAR值均比术前下降,且SMILE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LogMAR值比FS-LASIK组低(均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OSI均比术前高,且SMILE组比FS-LASIK组低;术后1周、1个月两组患者MTF cut-off值均比术前下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功能(SIt)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且术后3个月SMILE组患者BUT、SIt比FS-LASIK组高(均P<0。05);SMILE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FS-LASIK组低(P<0。05)。结论 SMILE与FS-LASIK均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水平,相较于FS-LASIK,SMILE更有助于患者视力与视觉质量的恢复,且可有效维持泪膜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高度近视视力效果

    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情况及预警因素分析

    张丁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情况及预警因素分析。方法 对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乳腺良性疾病行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有完整随访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分析病理诊断结果,分别在术后24 h、7d、1个月及半年对血肿的形成和吸收情况进行复查,对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上述影响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分析,筛选出预警因素。结果 112例患者在术后24 h共有70例形成血肿,发生率为6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类型、结节周边组织结构、结节位置、乳腺大小、乳腺类型、Adler血供分级、切割针数、术后绷带有效压迫时间的血肿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表格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得出,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预警因素在于病理类型、结节周边组织结构、结节位置、Adler血供分级、切割针数、术后绷带有效压迫时间(均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术后半年血肿自行吸收,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预警因素在于病理类型、结节周边组织结构、结节位置、Adler血供分级、切割针数、术后绷带有效压迫时间,上述患者应及时复诊,以降低术后血肿的发生率。

    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血肿预警因素

    脑卒中患者血清Hey、NSE、S100β、VEGF、Ang-2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游蕾蕾高理正曹晓伟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特异性蛋白(S100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86例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选例时间设置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将脑卒中患者纳入观察组,并根据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组分别21例、40例、25例;另选取同期入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群86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血清Hcy、NSE、S100β、VEGF、Ang-2水平;比较不同认知水平患者血清Hcy、NSE、S100β、VEGF、Ang-2水平;分析血清指标与认知功能之间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NSE、S100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VEGF、Ang-2水平均低与对照组(P<0。05)。轻度组~重度组,血清Hcy、NSE、S100β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血清VEGF、Ang-2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 Hcy、NSE、S100β 水平呈负相关(r=-0。645,r=-0。662,r=-0。487,P<0。05),与血清 VEGF、Ang-2 水平呈正相关(r=0。589,r=0。557,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清Hcy、NSE、S100β、VEGF、Ang-2水平密切相关,临床上可通过检测疾病相关血清因子对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程度进行评估。

    脑卒中认知功能同型半胱氨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脑特异性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素-2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