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工程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张阳德

月刊

1672-2019

zgyxgc@sina.com

010-64273209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大楼418室

中国医学工程/Journal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与工程学相关的国内外医学技术、临床应用及其基础、新技术、新理论和高新技术开发成果,新药研制、成药二次开发,数学、物理在医学中的应用、新产品研制过程,国内外医用仪器设备的质量、性能评价和购置参考。文稿须具科学性、原创性、逻辑性及有效性、文字力求准确、精练、通顺。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超声联合双源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准确率研究

    郭红娟孙耀辉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双源CT(DS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 抽取鹤壁市人民医院近3年收治的60例ASO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均给予CDU检查和DSCT检查。结果 CDU检查联合DSCT检查的灵敏性98。58%、特异性98。69%及诊断准确率98。63%均高于单一CDU检查(88。15%、89。54%、88。74%)和单一 DSCT检查(90。05%、91。50%、90。66%)(P<0。05)。结论 CDU检查联合DSCT检查可提高ASO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超声检查双源CT检查准确率

    介入取栓+静脉溶栓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脑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朱莎莎王莹君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探究介入取栓+静脉溶栓联合对后循环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7月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法按照1∶1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且人数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溶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介入取栓,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参考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内皮素(ET)、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针对后循环缺血的患者采用介入取栓联合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其结果较为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肢体、内皮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提高其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介入取栓静脉溶栓后循环缺血神经功能肢体功能脑血管内皮功能

    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小儿细菌性支气管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徐公彦王琳琳赵一品张红...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FOB)介入治疗小儿细菌性支气管炎(PBB)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周口市妇幼保健院(周口市儿童医院)102例PBB患儿(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两组。以接受常规治疗的51例患儿列为B组,以接受常规治疗联合FOB介入治疗的51例患儿列为A组。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炎性反应[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体温恢复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A组治疗后FEV,、FVC水平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血清CRP、PCT、TNF-α、IL-6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治疗后血清IgA、IgG、IgM水平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FOB介入治疗小儿PBB能进一步促进病情恢复、改善肺功能、缓解机体炎性反应、提升免疫功能,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纤维支气管镜细菌性支气管炎炎性因子安全性免疫功能

    丙种球蛋白结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用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

    王东英蒋菊华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讨丙种球蛋白结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用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治疗,干预组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联合丙种球蛋白方案,判定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安全性方面互比,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在高热、刺激性干咳、肺啰音好转时间及在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小儿的炎性反应互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在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用于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中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行性高,即可对小儿机体炎性指标达到有效调节目的,还可获得小儿家长治疗满意度,此治疗方案可满足临床需求,值得在临床中持续性推广与应用。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共同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丙种球蛋白治疗安全性症状好转时间难治性肺炎

    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邱双杰
    108-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近两年收治的2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100例,采用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中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量表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量表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韦氏记忆量表(WMS)中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组间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细胞因子水平[血清s100β蛋白(s100β)、同型半胱氨酸(Hcy)]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功效,可推广使用。

    氯氮平无抽搐电休克慢性精神分裂症

    进阶式心肺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影响

    王莹君雷震天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进阶式心肺功能训练,对其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及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集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中心区组随机化方法,列出流水号为01-100所对应的分配表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比例为1∶1。对照组(n=50)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n=50)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进阶式心肺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对照组,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6 min步行试验(6MWT)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以及社会功能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进阶式心肺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长期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进阶式心肺功能训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心肺功能运动功能长期预后

    《中国医学工程》投稿须知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