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3 年10 月1 日至2015 年9 月30 日西安市各级开设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孕28 周~生后7d所有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收集相关资料.结果 2003 至2015 年共监测围产儿1 236 937 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0 619 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59‰.2003 至2015 年西安市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系统共收集出生体重<2 500g出生缺陷患儿3 306 例,出生孕周≥28 周且<37 周的出生缺陷患儿 3 473 例,出生孕周≥42 周的出生缺陷患儿共 224 例.2003 至2015 年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缺陷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χ2 =37 097.79,P<0.001).2003 至2015 年早产儿(<37周)出生缺陷率显著高于正常产期儿(χ2 =24 998.24,P<0.001),过期产儿出生缺陷率(≥42 周)显著高于正常产期儿(χ2 =196.40,P<0.001).低体重儿出生缺陷常见缺陷类型前5 位依次是先天性脑积水、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畸形、唇裂合并腭裂.正常体重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活产为主(占68.60%),而低体重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死胎为主(占54.72%),低体重儿出生缺陷与正常体重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47.59,P<0.001).正常产期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活产为主(占77.38%),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活产为主(占83.93%),而早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死胎为主(占57.79%).早产儿与正常产期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 025.08,P<0.001),早产儿与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45.39,P<0.001),正常产期儿与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6.28,P=0.001).结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产期儿,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早产儿与正常产期儿、早产儿与过期产儿、正常产期儿与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