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胡逸民

双月刊

1005-202X

yxwl@263.net.cn

020-61648280

510515

广州市同和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Physics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际医学物理学组织(ZOMP)的成员——中国医学物理学会会刊,是国内唯一全面涉及医学物理学各分支学科领域、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性学术双月刊。读者对象是各大医院从事医学物理及相关人员、广大从事医学物理学学科研究的教学工作者以及医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学、医学和应用物理学等专业的工作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预积分技术的光线投射三维重建算法

    王亚晨王瑜宫宁肖洪兵...
    113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的光线投射算法中,由于传递函数具有非线性,导致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常常无法被满足,影响生成模型的质量,因此,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预积分技术的光线投射算法.首先在传统光线投射算法中引入预积分分类技术,利用其面对任何非线性传递函数都可以规避最大奈奎斯特采样频率的优势提升三维重建模型的质量;然后利用设计的预积分加速算子,优化不透明度与颜色值的计算方法,简化预积分合成流程,缩短三维模型重建的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利用本文算法对人工合成的三维圆锥进行重建,速度可提升22.5%,对真实的冠脉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进行重建,绘制速度可提升23.8%,并且生成三维圆锥图像的均方误差值小于传统光线投射算法,结构相似度值大于传统光线投射算法,证明本文算法既可以提高重建模型的质量,也可以提升重建速度.

    图像重建光线投射算法预积分技术

    瘤内瘤周超声影像组学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Ki-67状态

    师琳钟李长谷丽萍
    1139-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在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Ki-67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接受乳腺手术且病理证实的300例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包括Ki-67低表达组(Ki-67<30%)169例和高表达组(Ki-67≥30%)131例.选择二维超声图像上病变的最大截面来勾画感兴趣区域,同时自动适形向外扩展5mm获得瘤周区域,提取瘤内和瘤周的影像组学特征.将本研究病例按7∶3随机分组分为训练组(n=210)和验证组(n=90).所有特征经过Z-score标准化、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得到最佳特征组合;最后利用随机森林(RF)模型进行乳腺浸润导管癌Ki-67表达水平的分类,建立瘤内、瘤周以及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借助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模型对预测乳腺浸润导管癌Ki-67表达水平的诊断效能.结果:基于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的RF模型在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方面表现更佳,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9(95%CI:0.860~0.939)和0.832(95%CI:0.746~0.917),优于瘤内或瘤周影像组学单一预测效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瘤内联合瘤周超声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RF模型,在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水平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有望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工具,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个性化治疗策略提供有用信息.

    乳腺癌Ki-67水平超声影像组学瘤内瘤周机器学习

    基于蒙卡模拟能谱划分的X射线图像硬化校正方法

    杨柳宋勇李廷俞盛朋...
    1145-1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验证基于蒙卡模拟能谱划分的X射线图像硬化校正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基于蒙卡模拟能谱划分的X射线图像硬化校正方法,通过蒙卡模拟创建多能射线能谱和单能射线能量沉积硬化校正数据库,根据能谱划分步长和特定能谱分布的射线适配硬化校正数据库快速计算多能投影数据,然后将多能投影数据与被检测物体的射线贯穿长度进行多项式拟合,实现X射线图像的硬化校正参数的拟合.结果:该方法硬化校正后的X射线图像的HU值曲线更加平坦,在管电压120 kV时10 keV划分步长条件下,X射线图像均匀性提升29.40%.与传统蒙卡硬化校正方法相比,有效提升硬化校正参数的拟合效率.结论:基于蒙卡模拟能谱划分的X射线图像硬化校正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硬化伪影多项式拟合蒙卡模拟能谱划分硬化校正数据库

    泵机一体化的轴流式血泵模拟优化

    何翊诚邱胤轩张亚崔佳鑫...
    1152-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轴流式血泵存在一定的结构缺陷,导致性能不足和血液相容性差等问题,提出以一种泵机一体化的轴流式血泵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其几何结构进行优化改进.同时研究不同运行参数对该血泵性能的影响,并与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本研究对该血泵的流场特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进一步揭示其内部的流动规律,并采用DPM方法模拟血液中红细胞的流动行为及其受剪切应力的情况,完成对该血泵的血液相容性的评估.研究表明,新型的血泵在扬程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在转速为9000 r/min、流量为6.24 L/min的最佳工况下,血泵的扬程比原结构提升16%,效率达到25%,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生理需求.此外血泵内大部分区域的压力梯度和速度梯度都比较均匀,内部流场情况比较稳定,能够有效避免溶血现象的发生.本研究优化改进的血泵能在确保高性能和良好的流场特性的同时具备较好的血液相容性,可为轴流式血泵的结构优化和改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轴流式血泵泵机一体化结构优化流场特性血液相容性

    基于微波技术的脑出血检测系统

    杨义龙冯逸飞朱刘凤刘意...
    1163-1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微波检测系统存在设备价格昂贵、天线选通开关系统复杂和天线通道冗余等问题,设计优化脑出血检测系统.方法:采用最简贴片天线结构,应用射频开关芯片策略,对天线选通开关系统和通道数量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后的检测系统对模拟脑出血物进行采样检测;同时,运用模式识别的方法来区分是否脑出血.结果:XGBoost算法模型在脑出血识别任务中展现出优越的效果,其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达到1.000,K折交叉验证的平均准确率高达0.973,并且训练集准确率为0.996.结论:优化的脑出血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可靠性,具备识别脑出血的潜力.

    脑出血微波检测系统优化XGBoost算法

    基于流固耦合的吻合口处假性动脉瘤机理分析

    王连才孙鹏白华龙郭攀...
    1170-1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管补片吻合口处假性动脉瘤产生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水凝胶对动脉瘤抑制作用的生物力学机理.方法:分别构建血管补片模型及假性动脉瘤模型,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吻合口处血液-血管壁动力学响应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基于术后血液速度、血管壁面剪切应力及瘤壁位移等力学参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术后假性动脉瘤产生及抑制机理.结果: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血液流经补片前端时,壁面剪切应力增加,在术后且已形成假性动脉瘤时,动脉瘤壁内注射TGF β1水凝胶后动脉瘤壁明显变厚,瘤内剪切应力降低,瘤壁位移减小.结论:术后吻合口前端极易形成假性动脉瘤,而在动脉瘤壁内注射TGF β1水凝胶可有效抑制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和发展.本文数值模拟研究为补片术后假性动脉瘤产生、发展力学机理研究提供数值依据.

    假性动脉瘤吻合口TGFβ1水凝胶数值模拟

    基于深度学习的候选结节检测算法

    张彩娣李岳阳崔方正罗海驰...
    1177-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候选结节检测性能,应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出基于3DSCANet的候选结节检测算法.该算法提出增强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SCA),在坐标注意力机制的基础上做出改进,使之能提取三维(3D)特征,并引入自适应卷积提取跨通道特征,增加SCA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能力;提出一种将3D长方体锚框转换为3D球体的方法,并进一步引入新的球体交并比损失函数SIoUX,以充分利用肺结节的球体形态特征.在实验阶段,该方法在LUNA16数据集上采用十折交叉验证的方法进行测试,平均召回率CPM达到0.94.

    候选结节检测计算机辅助检测增强坐标注意力机制模块球体损失函数

    人工智能在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

    谢素红
    1185-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能够同时处理海量数据,在临床疾病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危重症护理因具备高强度、高风险、快节奏等特征,成为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领域.本文针对人工智能在危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挑战及应对措施展开综述.

    人工智能危重症护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