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科
内科

杨光业

双月刊

1673-7768

nkxwz@gxmi.net

0771-5887259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内科/Journal Internal Medicine of China
查看更多>>医学文摘刊物。它主要是为科研、临床、教学、医学情报工作者提供国内科学的新动态、新经验、新技术。它的特点是资料全面、摘写准确、报道及时、实用性强。内容有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免疫、遗传、内分泌疾病、营养和代谢疾病、中毒与急救、其他内科疾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中孕期临床数据构建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的预测模型:一项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

    黄晶宁思婷孔琳
    225-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孕期临床数据分析孕妇发生自发性早产(SPB)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 051名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分娩时孕周<37周的孕妇为SPB组,≥37周的孕妇为足月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孕妇发生SPB的影响因素.按照7:3的比例将孕妇随机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决策树算法建立孕妇发生SPB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性能.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娩时年龄(OR=1.070,95%CI:1.001~1.144)、孕次(OR=1.888,95%CI:1.023~3.485),以及孕中期白细胞计数(OR=1.144,95%CI:1.026~1.27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OR=1.603,95%CI:1.152~2.232)、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OR=6.961,95%CI:3.740~12.955)、阴道清洁度(OR=6.673,95%CI:3.661~12.161)均是孕妇发生SPB的影响因素(均P<0.05).训练集与验证集的决策树模型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95%CI:0.720~0.871)和0.786(95%CI:0.658~0.913),准确度分别为93.99%和94.83%.Delong检验显示,验证集决策树模型ROC曲线下积与训练集决策树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126,P=0.786),提示模型预测效能较好.结论 分娩时年龄、孕次,以及孕中期白细胞计数和NLR水平、fFN、阴道清洁度均是孕妇发生SPB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可为临床实现孕妇发生SPB风险的个性化的预测提供参考.

    早产孕中期影响因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决策树预测模型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陈一平陈四清陈红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合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预后情况,并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98例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根据抗病毒治疗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0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收集患者临床一般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38.78%.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有糖尿病史例数比例、有高血压史例数比例、有高脂血症史例数比例、有肝硬化例数比例、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T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高TAG水平、肝硬化、高MELD评分均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较为常见,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高TAG水平、肝硬化、MELD评分均是慢性乙型肝炎并发MAFLD患者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HDL-C水平是保护因素.

    乙型肝炎慢性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抗病毒治疗危险因素

    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

    张法宁陈曼杨马国栋
    237-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HFrEF)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HFr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达格列净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标准化常规治疗,达格列净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实验室指标、心脏彩超指标、6 min步行试验距离、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以及治疗期间再住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达格列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比80.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水平、餐后2 h血糖(2h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距离、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 lc、NT-proBNP水平、LVEDd、LVESd均下降,且达格列净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LVEF、6 min步行试验距离、SF-36评分均提高/延长,且达格列净组患者LVEF、6min步行试验距离、SF-36评分均长/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过程中,达格列净组再住院率(7.50%)低于对照组(30.00%)(x2=6.646,P=0.010);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标准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HFrEF患者达格列净治疗可显著改善心力衰竭,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再住院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达格列净2型糖尿病射血分数下降心力衰竭

    健康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直线相关性研究

    吴坤蒙恩绩覃裕祺韦姣...
    242-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直线相关性.方法 收集1 680例健康成年人的甲状腺相关资料.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健康成年人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直线相关性.结果 1 680例健康成年人中,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均为正态分布,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为非正态分布.T3、T4、FT3、FT4水平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T3、FT3、FT4水平在不同年龄段中不存在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成年人FT3和T3水平、FT3和FT4水平之间存在直线相关性,均为正相关(均P<0.05);FT3和T3水平之间相关度较低,成年人FT3/FT4的正常范围为0.20~0.32.结论 健康成年人甲状腺激素(FT3和T3、FT3和FT4)之间存在直线相关,FT3/FT4在不同甲状腺疾病中存在特定的规律;在临床疾病研究中,FT4和FT3可作为一个研究的靶点.FT3/FT4对临床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甲状腺激素类参考值成年人直线相关性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

    妊娠高血压患者孕早期短程心率变异性及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梁星农宣桦龙俊青朱春燕...
    248-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患者孕早期心脏自主神经活动是否存在异常,并分析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顺利分娩的1 24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健康足月分娩的1 200例作为健康组,发生妊娠高血压的43例作为妊娠高血压组.比较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和孕早期(孕8周至孕12周)的短程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妊娠高血压组的受孕次数少于健康组,基础收缩压、基础舒张压、身体质量指数均高于健康组(均P<0.05),妊娠高血压组短程HRV频域指标中的总功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高频功率占比均低于健康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孕次数多、高频功率占比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保护因素,基础收缩压高、身体质量指数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孕妇孕早期心脏自主神经总体活动存在异常,孕早期迷走神经活动水平异常减弱的孕妇易患妊娠高血压.受孕次数多、高频功率占比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保护因素,基础收缩压高、身体质量指数高均为妊娠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妊娠高血压孕早期心脏自主神经心率变异性危险因素

    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最佳证据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分析——基于CFIR理论

    卢秋芳梁营李燕罗珍...
    252-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最佳证据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方法 以实施性研究整合框架(CFIR)为理论指导,制定访谈提纲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抽取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Colaizzi七步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形成5个主题,分别是创新、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个体和实施过程.创新方面包括2个亚主题:部分证据未充分考虑临床情景,适用性不高;缺乏相关知识的培训,护士知识更新不及时.外部因素方面包括1个亚主题:社会支持是促进变革重要的外部力量.内部因素方面包括3个亚主题:虽然变革会增加护士工作量,但利大于弊;流程规范化,健康教育材料是必需;注意保持良好护患关系,促进变革顺利开展.个体方面包括2个亚主题:护理人员变革决心强,中层领导在变革中起关键作用.实施过程方面包括2个亚主题:患者的宣教工作是主要的困难,部分证据未充分考虑患者意愿.结论 应制定规范的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流程、完善系统培训机制、丰富健康教育材料、充分考虑证据的临床情景和患者意愿,以推动在临床上应用透析期间饮食管理最佳证据.

    血液透析饮食管理临床转化实施性研究整合框架证据应用障碍因素

    手足口病患儿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冯海鹰陈裕佳黄波梁庆...
    257-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性,并探讨胃生长激素释放素在手足口病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轻症组(n=65)和重症组(n=35),另选择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100).比较三组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TLR4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应用线性相关分析探究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阳性表达率、MFI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TLR4阳性表达率和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方面,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在TLR4阳性表达率和MFI方面,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阳性表达率(r=-0.729)、MFI(r=-0.697)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下降,TLR4阳性表达率和MFI升高,且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阳性表达率、MFI均呈负相关.胃生长激素释放素可能在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炎症免疫反应中起到保护作用,具有抑制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

    手足口病胃生长激素释放素Toll样受体4平均荧光强度

    钦州市空气颗粒污染物与抑郁症发作入院的关联性

    杨光王晓敏罗忠运覃丽...
    262-2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空气颗粒污染物与抑郁症发作入院的关联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广西钦州市第三人民医院4 654例抑郁症发作入院患者的数据,收集同期钦州市空气颗粒污染物[PM2.5(细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及气象因素(平均温度、相对湿度)等数据,应用R软件建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PM2.5、PM10对抑郁症发作入院的影响与滞后效应.结果 广西钦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抑郁症发作入院患者共4 654例,日均发作入院例数3例.性别分布:男性1 696(36.44%)例,女性2 958(63.56%)例;男女性别比为1:1.74;年龄分布:<18 岁 1 501(32.25%)例,18~60岁 2 836(60.94%)例,>60岁 317(6.81%)例.PM25日均浓度为 25.68 μg/m3,PM10日均浓度为45.07 µg/m3,平均温度为22.69 ℃,日相对湿度为81.84%.滞后18 d至26 d(lag18~lag26)时,PM2.5对抑郁症发作入院的影响的相对危险度(RR)均大于1.00(均P<0.05),lag26时RR最高[1.031 22(1.001 48~1.061 85)].lag3~lag9时,PM10对抑郁症发作入院的影响的RR均大于1.00(均P<0.05),lag3时RR值最高[1.034 82(1.001 75,1.068 99)].累积滞后第28天(lag0~28)时,PM10对抑郁症发作入院的影响的RR最大[RR:1.947 84(1.049 16~3.616 31)].在PM2.5暴露下,随着累积滞后天数增加,男性及女性人群、>60岁人群的抑郁症发病风险逐渐升高.在PM10暴露下,随着累积滞后天数增加,男性人群、寒冷季节、>60岁人群的抑郁症发病风险逐渐升高.结论 PM2.5、PM10暴露均会提高抑郁症发作入院风险,PM2.5、PM10暴露均对抑郁症发作入院风险有长期影响.

    抑郁症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空气污染物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药学干预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和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

    罗载荣
    2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药学干预在呼吸内科中的应用和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以开展药学干预的时间为节点,2020年1~12月(开展药学干预前)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2021年1~12月(开展药学干预后)的5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研究组单一用药、二联用药、三联及以上用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比率、抗菌药物DDDs和DUI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药学干预可合理指导呼吸内科患者的抗菌药物治疗,改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

    药学干预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的发展状况、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王康美梁锦波朱璐朱盛财...
    275-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CiteSpace对国内外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的发展状况、热点和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 检索2000年1月至2023年3月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关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研究的文献.采用CiteSpace 6.3.R1软件绘制国内外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并进行作者和机构的合作网络分析、关键词的共现和突现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 395篇,其中中文文献1511篇,英文文献1 884篇.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研究领域国内外发文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发文量最大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居第二;发文量最大的作者是Bosworth,Hayden B.国内关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老年人,研究多结合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领域涉及社区、家庭.国外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研究方向上注重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血透(short daily hemodialysis)疾病结合,关注病人健康行为(healthy behavior)方面、结局指标(patient outcome measure);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横断面研究(community-based multicentre cross-sectional study).国内外突现关键词关注点各有侧重,国外研究内容主要侧重自我管理教育、随机试验、meta分析、手机等,国内研究内容主要侧重护理干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效果评价等.结论 国内外关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研究较多,以网络平台为载体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干预研究可能是未来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高血压自我管理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热点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