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科
内科

杨光业

双月刊

1673-7768

nkxwz@gxmi.net

0771-5887259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内科/Journal Internal Medicine of China
查看更多>>医学文摘刊物。它主要是为科研、临床、教学、医学情报工作者提供国内科学的新动态、新经验、新技术。它的特点是资料全面、摘写准确、报道及时、实用性强。内容有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免疫、遗传、内分泌疾病、营养和代谢疾病、中毒与急救、其他内科疾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广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诊疗专家共识

    广西医师协会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古联
    349-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桂派中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流派,其在广西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总结桂派中医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诊疗中的相关经验,广西医师协会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特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经讨论后达成统一意见并制定此共识.该共识总结了桂派中医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期的中西医辨治原则,以期为国内同行更好应用桂派中医学术思想进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康复提供参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专家共识桂派中医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绝经后妇女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雷立地陆佩妮吕芳芳韦港杰...
    357-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绝经后妇女的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基于"广西少数民族自然人群慢性病前瞻性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进行研究对象招募),将3 948名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调查研究对象的睡眠状况,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睡眠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绝经后妇女PSQI总分(4.8±3.1)分,睡眠不良检出率为18.2%(PSQI总分>7分);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绝经后妇女主要的睡眠问题为睡眠障碍(82.9%)、睡眠时间不足(55.5%)和日间功能障碍(50.1%).有慢性病(OR=1.854,95%CI:1.573~2.185,P<0.001)、年龄增大(OR=1.015,95%CI:1.003~1.027,P=0.013)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绝经后妇女睡眠不良的危险因素,而身体质量指数(BMI)升高(OR=0.956,95%CI:0.932~0.980,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绝经后妇女睡眠不良检出率较高,慢性病罹患情况、年龄和BMI是影响其睡眠的主要因素.

    睡眠绝经后广西影响因素横断面研究

    石蒜碱对胃癌AGS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郑金蒂赖铭裕程若溪
    363-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石蒜碱对胃癌AGS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盐酸石蒜碱(LH)(0 μmol/L、0.015 μmol/L、0.062 5 μmol/L、0.25 μmol/L、1 μmol/L、4 μmol/L、16 μmol/L)干预AGS细胞0h、24h和48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试验计算干预48 h时药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确定后续试验的LH浓度.将AGS细胞分为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处理)、LH-L组(0.125 μmol/L LH处理)、LH-M组(0.5 μmol/LLH处理),LH-H组(2μmol/LLH处理),以及微小RNA(miRNA)-675-nc组(转染慢病毒空白载体)、miRNA-675-mimic组(转染慢病毒miRNA-675过表达载体)和LH+miRNA-675-mimic组(转染慢病毒miRNA-675过表达载体+2 μmol/L LH处理).应用CCK-8试验、平板克隆试验、细胞划痕愈合试验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675和糖原合成酶激酶(GSK)-3β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应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SK-3β和β-联蛋白(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在0.015-16 μmol/L范围内,LH可时间-浓度依赖地抑制AGS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干预48 h时,药物IC50为(0.81±0.13)μmol/L.对照组、LH-L组、LH-M组、LH-H组干预14 d后细胞克隆数,干预24h、48h后划痕愈合率,干预24 h后侵袭细胞数、迁移细胞数,干预48 h后miRNA-675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降低;干预48 h后LH-M组细胞的GSK-3β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LH-H组细胞的GSK-3β mRNA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LH-L组、LH-M组;干预48 h后LH-M组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LH-H组GSK-3β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和LH-L组;干预48h后LH-H组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和LH-L组(均P<0.05).miRNA-675-mimic组的光密度值(48 h)、细胞克隆数(14 d)、细胞侵袭数(24 h)、细胞迁移数(24 h)、β-caten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48 h)均高于miRNA-675-nc组、LH+miRNA-675-mimic 组;miRNA-675-mimic 组 GSK-3β 蛋白相对表达水平(48 h)低于 miRNA-675-nc 组、LH+miRNA-675-mimic 组(均P<0.05).结论 石蒜碱能有效地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该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iRNA-675/GSK-3β/β-catenin 轴实现.

    胃癌胃癌AGS细胞石蒜碱微小RNA-675糖原合成酶激酶-3ββ-联蛋白

    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判断中的价值

    郭厚基杨梅郭俊宇黎华...
    372-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环状RNA(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诊断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结直肠癌组,另选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血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以及不同特征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ircRNA-ASAP2诊断结直肠癌和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结直肠癌组患者血清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为Ⅲ期~Ⅳ期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均较高(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长径、肿瘤类型、分化程度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癌组织circRNA-ASAP2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ircRNA-ASAP2诊断结直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95%CI:0.848~0.975),敏感性为95.60%,特异性为72.2%;血清circRNA-ASAP2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696~0.930),敏感性为75.00%,特异性为90.78%.结论 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上调,circRNA-ASAP2在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淋巴结转移风险判断中有一定的价值.

    环状RNA-ASAP2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诊断预测

    开展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对肺隐球菌病诊疗的影响

    陈桂荣秦志强韦彩周周怀海...
    377-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开展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检测对肺隐球菌病(PC)诊疗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及住院诊断的141例PC患者(均为血HIV抗体阴性)的临床资料.比较开展CrAg检测前后(2018年6月开展CrAg检测)门诊诊断PC情况、住院诊断PC患者占同期出院患者的比例,以及开展CrAg检测前后住院PC患者病原学诊断方式的变化.结果 开展CrAg检测前,并无门诊临床诊断PC的病例;开展CrAg检测后,39例患者在门诊诊断PC.开展CrAg检测后,住院诊断PC的患者占同期出院患者的比例较开展前增加[11.3‰(74/6 522)比3.8‰(28/7 449),P<0.05],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来诊断PC的患者比例较开展前下降[43.2%(32/74)比75.0%(21/28),P<0.05].结论 开展CrAg检测使部分PC患者在门诊即得到诊断和治疗,同时提高了住院患者的PC诊断率,有助于减少有创性操作.

    肺隐球菌病隐球菌荚膜抗原检测诊断

    预后营养指数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

    陈咨亘胡洪波唐超莉谢一嫏...
    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3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NI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模型.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PNI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7,最佳截断值为46.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4.3%和69.0%(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长径、分化程度、脑转移、PNI均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肿瘤长径长、有脑转移为独立危险因素,中高分化程度和高PNI为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校准曲线提示,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值和实际值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 PNI可能作为预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肿瘤长径长、有脑转移为三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高分化程度和高PNI为独立保护因素,且据其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营养评价三阴性乳腺癌预后列线图

    初治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与血清肝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余梅黄志忠覃江龙韦贞伟...
    387-3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初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病毒载量与血清肝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402例初治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病毒载量将患者分为A组(<1×104拷贝/mL)、B组(1×104~<1×105拷贝/mL)、C组(1×105~<1×106拷贝/mL)、D组(≥1×106拷贝/mL).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肝酶异常情况,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HIV病毒载量与肝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结果 402例初治HIV感染者,肝酶异常总发生率为23%(92/402),其中有15%(60/402)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7%(29/402)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13%(51/402)的患者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3%(13/402)的患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不同病毒载量HIV感染者的年龄、性别、ALT、AST、GGT、ALP、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D4+T淋巴细胞计数、HIV RNA、肝酶异常率、ALT升高率、AST升高率、GGT升高率、ALP升高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 HIV病毒载量与ALT、AST、GGT、ALP水平均呈正相关(rs=0.152,P=0.002;rs=0.312,P<0.001;rs=0.277,P<0.001;rs=0.143,P=0.004).结论 HIV感染者HIV病毒载量与血清肝损伤标志物存在相关性,临床上需要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监测及处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载量肝损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杨国龙黄福明侯锋
    39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多发伤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并发AKI将患者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和入院时平均动脉压、血常规、肾功能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AKI组和非AKI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入院白细胞计数、入院血红蛋白水平、入院C反应蛋白水平、入院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KI组ISS、入院NLR均高于非AKI组,入院平均动脉压低于非AKI组(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NLR高是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预测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敏感度为73.3%,特异度为83.3%,ROC曲线下面积为0.781(P<0.05).结论 NLR升高是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多发伤患者并发AKI的早期预测指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多发伤急性肾损伤并发症预测

    超声内镜和腹部超声诊断胆管结石的效能对比

    吴凤娟陈静赵亚楠刘娜...
    397-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和腹部超声诊断胆管结石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疑似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内镜、腹部超声,以及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以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诊断胆管结石为金标准,比较超声内镜、腹部超声诊断胆管结石的效能.结果 超声内镜诊断胆管结石的准确度高于腹部超声法(P<0.05).超声内镜诊断胆管结石的结果与金标准存在关联(P<0.05),但腹部超声诊断胆管结石的结果与金标准无关联(P>0.05).与金标准相比,超声内镜、腹部超声诊断胆管结石的阳性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内镜诊断不同部位(胆总管末端、胆总管以上、胆总管中下段)、不同大小(直径≤0.5 cm、0.5~1.0 cm、>1.0 cm)结石的结果与金标准均存在关联(均P<0.05),但腹部超声诊断上述结石的结果与金标准无关联(均P>0.05).结论 超声内镜对胆管结石的诊断效能高于腹部超声,对不同位置、大小的胆管结石的诊断结果均与金标准存在关联,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胆管结石超声内镜腹部超声诊断

    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情况分析

    滕丽婷谢小华曹思敏曲艳玲...
    402-4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现状,分析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特征,为社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321名在大鹏新区葵涌、三溪高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进行脑卒中风险筛查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居民的一般特征、慢性病和慢性病共病患病情况,并分析慢性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21名深圳市大鹏新区脑卒中风险筛查居民中,脑卒中风险等级低危44人(13.7%),中危39人(12.1%),高危238人(74.1%);男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年龄<60岁者糖尿病患病率低于年龄≥60岁者,血脂异常、肥胖患病率高于年龄≥60岁者;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为74.45%,其中男性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女性,腹型肥胖者慢性病共病患病率高于非腹型肥胖者(均P<0.05).列联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高血压与血脂异常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脑卒中风险筛查人群的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高,建议应用多病共管的模式,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并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脑卒中慢性病共病深圳市患病率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