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

黎乐群

季刊

1674-5671

zgazfz2008@126.com

0771-5332455

530021

广西南宁市河堤路71号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ncolog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CSTPCD
查看更多>>医学科学技术文献检索刊物,主要为肿瘤基础、肿瘤临床、防病治病、科研及教学服务,并拟将来用于国际情报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SEER数据库预测转移性乳腺癌相对长期存活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张文海练斌侯秦汉梁鑫光...
    454-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SEER数据库构建并验证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相对长期存活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利用SEER数据库中2010-2015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数据,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在训练集中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列线图模型的构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6 515例符合标准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训练集4 560例及验证集1 955例.训练集中有2 229(48.9%)例为相对长期存活(>24个月)患者,验证集中有970(49.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婚姻状态、种族、组织学分级、T分期、N分期、是否脑转移、是否肝转移、是否肺转移、首次诊断至治疗的时间、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手术方式、分子亚型等临床病理特征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相对长期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738(95%CI:0.724~0.752)和0.745(95%CI:0.723~0.766),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净获益.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预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相对长期存活,为临床个体化治疗实践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转移性乳腺癌SEER列线图预测存活

    术前CT征象联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细胞癌中CK19的表达

    张思怡黄向阳覃云英刘丽娟...
    46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CT征象联合临床指标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表达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HC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数据以及CT征象,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采用向后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CK19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共纳入380例HCC患者,其中68(17.9%)例CK19阳性.年龄、AFP、动脉期环形强化、中央延迟强化、瘤内动脉是HCC中CK19表达的独立预测因子(均P<0.05).训练组和验证组的临床影像模型预测CK19表达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89、0.748.校准曲线显示,临床影像模型拟合度良好;决策曲线显示,临床影像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 术前CT征象联合年龄、AFP预测HCC患者的CK19表达具有良好的效能.

    肝细胞癌CT征象细胞角蛋白19

    中晚期肝癌免疫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的调查研究

    卢飞臣游雪梅赵凤娟李繁荣...
    468-4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中晚期肝癌免疫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改善中晚期肝癌免疫治疗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免疫治疗的211例中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肝胆肿瘤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patobiliary questionnaire,FACT-Hep)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晚期肝癌免疫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30.04±15.2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ADS-D>7分(β=-10.257,95%CI:-14.862~-5.653)、有既往肝切除手术(β=-8.484,95%CI:-12.765~-4.203)是总生活质量较差的影响因素;HADS-A>7分(β=-2.273,95%CI:-3.866~-0.681)、有既往肝切除手术(β=-2.500,95%CI:-3.825~-1.174)是身体状况维度得分较差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为初中(β=2.574,95%CI:0.862~4.286)、TACE/HAIC(β=1.746,95%CI:0.010~3.482)是身体状况维度得分较好的影响因素;家庭月收入在4000~5999元(β=-2.357,95%CI:-4.429~-0.284)、HADS-D>7 分(β=-1.182,95%CI:-1.992~-0.372)是社会/家庭状况维度得分较差的影响因素;HADS-D>7分(β=-3.422,95%CI:-4.276~-2.568)是心理状况维度得分较差的影响因素,肿瘤数目为多发(β=1.053,95%CI:0.131~1.975)是心理状况维度得分较好的影响因素;HADS-D>7 分(β=-2.483,95%CI:-3.526~-1.440)是功能状况维度得分较差的影响因素;有既往肝切除手术(β=-4.255,95%CI:-6.560~-1.951)是肝胆特异性状况维度得分较差的影响因素,TACE/HAIC(β=3.555,95%CI:0.590~6.520)是肝胆特异性状况维度得分较好的影响因素.肝胆特异性状况维度得分较差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晚期肝癌免疫治疗患者总体健康状况不佳,应重视文化程度低、家庭月收入少、联合治疗、疾病及心理负担重的患者,制定和实施有效的个体化方案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肝癌免疫治疗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纵向关联:基于网络分析模型

    吴妍姜红红杨永向陈洁...
    474-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的网络模型,探索症状内部及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关联,为制定针对性的症状管理策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纳入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胃肠外科住院的255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nderson symptom inventory,MDASI)、生活质量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EORTC QLQ-C30)调查患者的社会人口学和临床资料,以及术前(T1)、术后1 d(T2)、术后7 d(T3)的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状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估各个时间节点患者的症状与生命质量各个领域的差异.基于网络分析构建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与生活质量网络模型,通过计算节点强度中心性与边缘权重数值,确定核心症状与节点的关联.结果 除生活质量的认知功能领域外(P=0.311),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在T1、T2、T3节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3个网络模型中,患者症状与生命质量各个领域均呈负相关:在T1阶段,苦恼与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最强(-0.22);在T2阶段,厌食与身体功能的相关性最强(-0.34);在T3阶段,健忘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最强(-0.30).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症状群主要表现为疾病行为症状群(包括气短、口干、健忘、麻木感)、心理神经症状群(包括悲伤、苦恼、嗜睡、睡眠不安、疼痛、疲劳)以及胃肠道症状群(包括厌食、恶心、呕吐).其中,根据节点强度值,在T1阶段,气短(1.30)、口干(1.09)、健忘(1.03)是核心症状,情绪功能(1.16)是核心领域;在T2阶段,气短(1.42)、悲伤(1.23)、苦恼(1.20)是核心症状,社会功能(1.24)是核心领域;在T3阶段,悲伤(1.45)、厌食(1.28)、嗜睡(1.26)是核心症状,情绪功能(1.25)是核心领域.3个网络模型稳定性高,网络连接强度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518、0.561、0.672.结论 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经历了稳定的疾病症状群,且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需对症状群加强认识与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直肠癌围手术期症状群生活质量网络分析

    基于机器学习的腮腺肿瘤患者术后面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水梅徐素娟殷海钟燕梅...
    481-4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腮腺肿瘤患者术后面瘫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贵港市人民医院病案系统中2013年1月至2023年12月腮腺肿瘤患者的资料.采用LASSO回归对术后面瘫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筛选,随后通过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面瘫的危险因素.结果 395例腮腺肿瘤患者中54例发生面瘫,其中40例为短暂性面瘫,14例为永久性面瘫.无序多分类LASSO回归在最佳λ值下筛选出26个腮腺肿瘤患者术后面瘫的危险因素,将其纳入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位置、肿瘤性质、术前肿物压痛、吸烟史、谷氨酰转移酶水平、氯离子浓度、镁离子浓度、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是短暂性面瘫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肿瘤性质、肿瘤体积、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是永久性面瘫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本研究利用机器学习技术识别出腮腺肿瘤患者术后面瘫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助于早期识别术后面瘫发生的高危人群,为预防和预测面瘫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腮腺肿瘤术后面瘫危险因素机器学习

    骨骼肌减少症对前列腺癌治疗预后的影响:Meta分析

    苏俐莉蓝震宇林慧哲严芳娜...
    487-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骼肌减少症对前列腺癌综合治疗预后的预测作用及价值.方法 通过检索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截至2023年10月研究前列腺癌和骨骼肌减少症关联性的文献数据,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利用Stata 9.0软件(Stata Corporation,USA)进行Meta分析,评价骨骼肌减少症发病率及其对前列腺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局指标的作用.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共1 854例前列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癌中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病率为60%(95%CI:48%~72%);以不同治疗方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采用化疗/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的骨骼肌减少症发病率为48%(95%CI:28%~67%),单纯内分泌组为77%(95%CI:64%~89%),其他组骨骼肌减少症发病率为64%(95%CI:45%~82%);以不同类型前列腺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发现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组骨骼肌减少症发病率为64%(95%CI:47%~80%),转移性前列腺癌组为58%(95%CI:37%~79%).骨骼肌减少症能显著缩短转移性前列腺癌组患者的OS(HR=1.53,95%CI:1.00~2.33)和化疗/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后患者的PFS(HR=2.09,95%CI:1.21~3.61).结论 前列腺癌中骨骼肌减少症的发病率较高,并且骨骼肌减少症能缩短前列腺癌治疗后预后,特别是转移性前列腺癌和同时接受化疗与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人群,但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前列腺癌骨骼肌减少症发病率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

    吡非尼酮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狄英杰薛耀勤任金锐欧爱鑫...
    494-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是一种吡啶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纤维化、抗炎、抗氧化的作用,主要作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的一线治疗.近年来,随着对PFD的研究越来越广泛,已有证据表明PFD在肺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中均可以发挥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与靶免药物或化疗药物联用时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具有成为新的肿瘤治疗药物的潜力.本文就PFD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安全性作一综述.

    吡非尼酮抗肿瘤作用肿瘤微环境安全性

    贝伐珠单抗治疗脑转移瘤的研究进展

    侯秦汉张文海韦长元
    499-5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脑转移是肿瘤患者严重的晚期并发症,对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影响较大.现有研究显示,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BEV)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以及黑色素瘤等脑实体转移瘤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在延长无疾病进展生存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是具有潜力的治疗药物选择.然而,现有的临床证据并未支持BEV显著提高脑转移瘤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可能与影像学上的"伪反应"和停药后反跳有关.本文就BEV对脑转移瘤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脑转移瘤的治疗提供新视角.

    贝伐珠单抗脑转移瘤软脑膜转移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