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李坤成 姜玉新

月刊

1003-3289

cjmit@mail.ioa.ac.cn

010-8254790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的理、工、医相结合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杂志创刊于1985年,现为月刊(内文160页,约35万字)。杂志主要刊出放射学(包括CT、MRI、普通X线)、超声医学、介入治疗学、影像技术学、超声工程学、电子内镜学、核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主要特点是:①综合影像;②信息量大;③理、工、医相结合;④传播及时。该刊是基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广大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医学工程技术与临床相结合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股浅动脉分支-大隐静脉动静脉瘘致下肢静脉曲张复发1例

    赵晓宇赵永锋
    1169页

    静脉曲张动静脉瘘手术后并发症

    鼻咽癌患者经放射治疗及多次注射钆对比剂后平扫MR T1WI齿状核信号强度变化

    孙继平周健陶志刚梁佳凤...
    1170-1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经放射治疗(放疗)及多次静脉注射钆对比剂(GBCA)后平扫MR T1WI中齿状核信号强度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纳入50例经病理确诊并接受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以同期50例无颅脑放疗史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均每年接受鼻咽部或头颅GBCA增强MR检查.分别测量确诊当年(记为第1年)及第2~5年轴位齿状核及同层脑桥T1WI信号强度,计算并比较第i年(范围第1~5年)2组齿状核/脑桥T1WI信号强度比值(△SIi)及第j年(范围第2~5年)△SIj相对△SI1变化百分比(Rchangej),评估组内△SI与GBCA注射年次的相关性.结果 组间患者性别、年龄及△SI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第2~5年鼻咽癌组△SI及Rchange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内△SI均与GBCA注射年次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经放疗及多次静脉注射GBCA后易出现逐渐加重的齿状核GBCA沉积;放疗可能为其危险因素.

    鼻咽肿瘤放射治疗对比剂小脑核

    基于超长TR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序列(3D real IR)定量内耳内淋巴积水

    吴迪赵梦龙曾蒙苏刘锴...
    1174-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长TR三维真实重建反转恢复序列(3D real IR)定量内耳内淋巴积水(EH)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46例梅尼埃病(MD)患者及21名健康志愿者,于注射对比剂后4~6 h行内耳MR 3D real IR和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 FLAIR)序列扫描;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及不同序列间比较.测量耳蜗、前庭内淋巴间隙面积和膜迷路面积,计算内淋巴/膜迷路面积比,评估有无内耳EH及其程度.以MD患者确诊EH内耳为EH组、健康人内耳为对照组,比较组间耳蜗及前庭内淋巴面积、膜迷路面积及内淋巴/膜迷路面积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诊断内耳EH效能.结果 MD患者中56耳存在耳蜗和/或前庭EH,包括耳蜗EH 52耳、前庭EH 45耳(EH组).对照组42耳未见EH.3D real I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高于3D FLAIR(P均<0.05).3D real IR定量分析显示,EH组前庭及耳蜗内淋巴面积、内淋巴/膜迷路面积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1).耳蜗、前庭内淋巴/膜迷路面积比鉴别EH耳与健耳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9、0.985,分别以13.64%、24.13%为截断值,其特异度分别为100%、92.86%,敏感度分别为96.43%、96.43%.结论 MR超长TR 3D real IR有助于定量评估内耳EH.

    内淋巴积液磁共振成像前瞻性研究

    极速脉搏波技术评估甲状腺功能正常桥本甲状腺炎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

    江燕辉刘美伶谢静雯张建兴...
    1179-1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极速脉搏波(UFPWV)技术评估甲状腺功能(简称甲功)正常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91例甲功正常的HT患者(HT组)及8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行常规及UFPWV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及超声参数;以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HT组颈动脉收缩末期脉搏波传导速度(PWV-ES)与临床指标及其他超声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观察HT组颈动脉PWV-ES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组间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组颈动脉PWV-E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及颈动脉收缩期起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B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T组颈动脉PWV-ES与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TPOAb、TC、甘油三酯、NLR及CIMT均呈正相关(r=0.217~0.707,P均<0.05).患者年龄、TPOAb及NLR均为甲功正常HT患者颈动脉PWV-ES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UFPWV技术可用于评价甲功正常HT患者颈动脉弹性改变,其中PWV-ES是较为敏感的指标.

    桥本病颈动脉超声检查前瞻性研究

    全自由呼吸心脏MR检查:初步临床应用

    杨凯尹刚安靖杨新令...
    1183-1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观察全自由呼吸心脏MR(CMR)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例于自由呼吸状态下接受CMR扫描,包括电影成像、运动校正T1及T2 mapping、血流成像和钆对比剂延迟增强扫描患者,评估其CMR图像质量,并与常规屏气状态下CMR图像进行对比.结果 全自由呼吸与常规屏气状态下CMR图像质量差异不显著,且基于二者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左心室心肌质量等差值均较小.结论 全自由呼吸CMR扫描可用于临床"一站式"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心肌组织学特征,应用前景广阔.

    心脏磁共振成像呼吸运动运动校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胸部CT定量参数与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的相关性

    杨璐盛亚丹杨凯何立宇...
    118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胸部CT定量参数与血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EOS增多型AECOPD患者胸部CT,根据血EOS绝对计数将其分为低EOS组(n=105)及高EOS组(n=57);比较组间CT定量参数,包括全肺支气管数量及血管体积,全肺、左/右肺及各肺叶低密度衰减区容积占全肺容积百分比(LAA%),以及第3~8级支气管管腔内径(LD)、管壁厚度(WT)、管壁面积(WA)及WA占支气管断面总面积百分比(WA%);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CT定量参数与血EOS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低EOS组全肺、左/右肺及各肺叶LAA%,以及右肺上叶LD第4级、右肺中叶WT第5级、右肺上叶WA第4级、右肺中叶WA第5级及左肺下叶WA第3级均高于高EOS组(P均<0.05).除右肺上叶LD第4级外,上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定量参数均与血EOS水平呈弱负相关(r=-0.335~-0.164,P均<0.05).结论 AECOPD患者胸部CT定量参数与血EOS水平相关;LAA%及部分WT、WA均与血EOS水平呈弱负相关.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嗜酸性粒细胞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超声造影诊断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置管滑脱后胆瘘1例

    韩小军张蕾郭道宁
    1193页

    黄疸,阻塞性引流术胆瘘超声检查造影剂

    基于PET/CT深度学习及其联合模型预测肺浸润性腺癌术后进展

    李迎辞吴东博宫飞飞
    1194-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PET/CT图像构建深度学习(DL)模型及其联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肺浸润性腺癌术后5年内疾病进展(PD)的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0例肺浸润性腺癌临床、PET/CT及术后5年随访资料,根据有无PD将其分为进展组(n=71)与无进展组(n=179),比较组间基本资料及PET/CT所见;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相应最佳截断值将组间存在差异的计量变量转换为分类变量,以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遴选肺浸润性腺癌术后5年内PD的独立预测因素.按照6:2:2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及测试集,以训练集及验证集PET/CT数据训练模型并调整参数,得到PET/CT DL模型;以串联方式将其与上述因素相结合而得到联合模型.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测试集肺浸润性腺癌术后5年内PD的效能并加以比较.结果 组间患者性别、吸烟与否,基于PET所测病灶长径、SUVmax及SUVmean,CT所示病灶长径、短径及其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烟[HR=1.787(1.053,3.031),P=0.031]及病灶 SUVmax>4.15[HR=5.249(1.062,25.945),P=0.042]可预测肺浸润性腺癌术后 5 年内PD.PET/CT DL模型预测测试集PD的AUC为0.847,联合模型的AUC为0.890,后者高于前者(P=0.036).结论PET/CT DL模型预测肺浸润性腺癌术后5年内PD效能较高;联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可进一步提升其预测效能.

    肺腺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计算机体层摄影术深度学习疾病恶化

    超声造影预测肝细胞癌分化程度

    任佑祥凌文武罗燕杨蕗璐...
    1199-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超声造影(CEUS)预测肝细胞癌(HCC)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6例HCC患者,依据术后病理Edmondson-Steiner分级分为低、中及高分化组.比较组间术前CEUS参数差异,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分化程度HCC的CEUS相关独立预测因素;针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EUS参数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预测不同分化程度HCC的效能.结果 低分化组29例,中分化组37例,高分化组20例.低分化组造影剂到达时间早于中、高分化组(P均<0.05);中、高分化组间造影剂到达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廓清分级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造影剂到达时间及廓清分级均为高与低分化、中与低分化,以及中、高与低分化HCC的独立预测因素,廓清分级亦为高与中分化HCC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根据造影剂到达时间鉴别高与中分化、高与低分化、中与低分化,以及中、高与低分化HCC的AUC分别为0.615、0.787、0.690 及 0.724,廓清分级的 AUC 分别为 0.801、0.927、0.795 及 0.841.结论 CEUS 可有效预测 HCC 分化程度.

    癌,肝细胞超声检查病理分化

    儿童腹内疝超声表现及年龄分布

    邝斌杨春江唐毅
    1204-1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儿童腹内疝超声表现及年龄分布.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证实的腹内疝患儿,观察其超声表现及年龄分布.结果53例中,术前超声显示22例(22/53,41.51%)存在"十字交叉征"、26例(26/53,49.06%)可见"疝环鸟嘴征",据此诊断21例腹内疝,准确率为39.62%(21/53);48例(48/53,90.57%)见肠梗阻表现;22例(22/53,41.51%)考虑为肠坏死;误诊4例,误为肠穿孔、阑尾炎、肠闭锁及肠扭转各1例.53例患儿中,术后粘连索带内疝发病年龄高于肠系膜裂孔疝(P<0.05),其余各型腹内疝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发现25例肠缺血坏死,≤1岁、>1且≤3岁、>3且≤7岁及>7岁腹内疝患儿肠坏死发生率分别为66.67%(12/18)、33.33%(4/12)、36.36%(4/11)及41.67%(5/12).结论 儿童腹内疝特征性超声表现包括"十字交叉征"及"疝环鸟嘴征";1岁以下患儿肠坏死发生率较高.

    疝,腹部儿童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