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李坤成 姜玉新

月刊

1003-3289

cjmit@mail.ioa.ac.cn

010-82547901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大猷楼502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经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审核批准的理、工、医相结合的国家级学术刊物,杂志创刊于1985年,现为月刊(内文160页,约35万字)。杂志主要刊出放射学(包括CT、MRI、普通X线)、超声医学、介入治疗学、影像技术学、超声工程学、电子内镜学、核医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主要特点是:①综合影像;②信息量大;③理、工、医相结合;④传播及时。该刊是基础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广大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的重要依据,也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医学工程技术与临床相结合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Cervix成像观察不同年龄段及月经周期阶段健康成年未育女性宫颈弹性

    许云燕王明莉吕晓丽李雪蕾...
    1208-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E-Cervix成像技术观察不同年龄段及月经周期阶段健康成年未育女性宫颈弹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常规体检而接受经阴道超声检查的218名健康成年未育女性,其中103名处于卵泡期、78名处于排卵期、37名处于黄体期;比较不同年龄段及月经周期阶段宫颈管长度(CL)及宫颈E-Cervix弹性参数,包括弹性对比指数(ECI)、硬度比值(HR),宫颈内、外口应变值(IOS、EOS)及IOS/EOS比值.结果 各年龄段健康成年未育女性CL及宫颈弹性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处于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女性ECI、HR及I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卵泡期女性ECI及IOS大于、而HR小于黄体期(P均<0.05).结论 不同年龄段健康成年未育女性宫颈弹性无明显差异;健康成年未育女性宫颈弹性随月经周期而变化,卵泡期ECI及IOS大于、而HR小于黄体期.

    子宫颈月经超声检查弹性成像技术

    胎儿库拉里诺综合征产前超声特征及诊断方法: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魏英妮张羽辰邓宗凤王迎秋...
    1212-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胎儿库拉里诺综合征(CS)产前超声表现及产前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诊断为CS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2胎胎儿,结合文献报道中的6胎CS阐述其产前超声特征及诊断方法.结果 8胎产前诊断CS胎儿中,4胎为单胎,均为女性且均有明确CS家族史,其中1胎检出MNX1基因突变;4胎为2对单绒毛膜双胎,均为男性且均检出MNX1基因突变.8胎CS胎儿中,仅2胎可见完整三联征(骶骨发育不全、骶前肿物及肛门直肠畸形);8胎均见骶尾骨发育不良,产前超声检出6胎(6/8,75.00%);6胎CS伴脊髓圆锥低,产前超声检出2胎(2/6,33.33%).结论产前超声是筛查胎儿CS的首选无创影像学方法;发现胎儿骶尾部发育不全、骶前肿物和/或肛门直肠畸形异常时,应惕CS可能,必要时行MR检查、基因检测及产前优生咨询.

    库拉里诺三联征超声检查,产前羊膜腔穿刺术基因

    术前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

    唐雷王仕霞李武超曾宪春...
    1216-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术前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43例尿石症患者,根据结石成分将其分为一水草酸钙结石组(A组,n=373)、无水尿酸结石组(B组,n=86)、碳酸磷灰石组(C组,n=30)、尿酸铵结石组(D组,n=28)及六水磷酸铵镁结石组(E组,n=26);同时按7∶3比例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基于泌尿系平扫CT提取并筛选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分别构建用于预测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二分类(与A~E组结石成分对应为模型A~E)及五分类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二分类模型的效能;以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F1分数分析五分类模型的效能.结果 二分类模型预测相应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效能均良好,其在训练集的AUC为0.860~0.948,在测试集为0.856~0.933.五分类模型预测训练集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F1分数分别为82.25%、83.79%、46.23%及0.596,在测试集分别为80.63%、75.26%、43.48%及0.551.结论 术前CT影像组学二分类模型预测体内泌尿系结石成分的效能良好;五分类模型的准确率较高但稳定性欠佳.

    尿路结石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影像组学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生化指标评估慢性肾脏病患者肝损伤

    范向阳张艳贺晓王紫微...
    1221-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生化指标评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肝损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10例CKD患者(CKD组)及64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根据CKD分期进一步将CKD组分为CKD1~5共5个亚组;比较CKD各亚组及对照组间肝脏及肾脏SWE参数,包括杨氏模量均值(EQImean)、最大值(EQImax)及中位值(EQImed);以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肝脏及肾脏SWE参数与CKD分期、肝脏SWE参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CKD肝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观察单一各独立预测因素及其联合评估CKD肝损伤的效能.结果CKD各亚组及对照组间肝脏及肾脏SWE参数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两两比较,CKD5亚组肝脏SWE参数及CKD4亚组肝脏EQImax均高于对照组(P均<0.003);CKD3亚组肾脏SWE参数均高于对照组、CKD4亚组肾脏SWE参数均高于对照组及CKD1~3亚组(P均<0.003),CKD5亚组肾脏EQImean及EQImed均高于对照组及CKD1~4亚组、肾脏EQImax均高于对照组及CKD1~3亚组(P均<0.003).肝脏及肾脏SWE参数均与CKD分期呈低-中度正相关(r=0.364~0.665,P均<0.001).CKD患者肝脏SWE参数均与碱性磷酸酶(ALP)呈弱正相关(r=0.229~0.248,P均<0.01).γ-谷氨酰转移酶、ALP及肝脏EQImax均为CKD肝损伤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1),以之单一评估CKD肝损伤的AUC分别为0.645、0.756及0.741,均低于三者联合(0.851,P均<0.01).结论 实时SWE联合肝功能指标可反映不同CKD分期肝损伤程度.

    肾功能不全,慢性肝功能不全超声检查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及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估常规MRI无异常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病变

    王浩华赵鹏飞乔鹏飞
    1226-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与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评估常规MRI无异常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S)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常规MRI显示明确脊柱病灶的36例布鲁氏菌病患者(BS1组)、14例未见脊柱异常信号的非布鲁氏菌病患者(对照组)和36例未见明确脊柱病灶的布鲁氏菌病患者(BS2组).比较各组灌注分数(f)、单纯水分子弥散系数(D)及灌注相关伪弥散系数(D*)等IVIM参数,以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类型、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及单位组织体积内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等DCE-MRI参数;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BS1与BS2的独立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鉴别BS1与BS2的效能.结果IVIM参数中,相比对照组,BS1组D*值降低、D值升高而BS2组D*值升高(校正P均<0.05).相比BS2组,BS1组f及D值较高而D*值较低(校正P均<0.05).BS1组TIC类型以Ⅰ型为主(23/36,63.89%),BS2组及对照组均为Ⅲ型或以Ⅲ型TIC为主,前者与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相比对照组,BS1组、BS2组Ktrans依次升高(校正P均<0.05);相比BS2组及对照组,BS1组Kep均较低而Ve均较高(校正P均<0.05).单参数模型中,仅纳入参数 f 值的模型鉴别 BS1与 BS2 的效能(AUC=0.759)低于 D、Ktrans及 Ve(AUC=0.951、0.833、0.894,P 均<0.05);而纳入f和D值的联合参数模型、纳入Ktrans和V.的联合参数模型及同时纳入IVIM及DCE-MRI的多参数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IVIM及DCE-MRI均可用于评估常规MRI无法显示的BS病变.

    布鲁氏菌病脊柱炎早期诊断磁共振成像

    基于胸部平扫CT人工智能模型测量骨密度

    段维杨国庆李洋石峰...
    1231-1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胸部平扫CT人工智能(AI)模型测量骨密度(BMD)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先后接受胸部平扫及定量CT(QCT)检测BMD的体检者380人,按照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304)与测试集(n=76).采用QCT测量L1~L3椎体平均BMD,于胸部平扫CT中分割T5~T10椎体松质骨作为ROI,提取其影像组学(Rad)特征,用于构建分类诊断骨质疏松症(OP)及评估BMD的机器学习(ML)、Rad及深度学习(DL)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分类诊断OP的效能;分别以Pearson相关分析及Bland-Altman分析观察各模型与QCT测量BMD结果的一致性及其相关性.结果 ML与Rad模型中,基于Bagging决策树算法模型(MLBagging-OP、RadBagging-OP)分类诊断OP效能最佳;MLBagging-OP、RadBagging-OP及DLOP模型分类诊断测试集OP的AUC分别为0.943、0.944及0.9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模型与QCT测量BMD结果的一致性均良好(绝大多数差值位于(x)±1.96s范围内),且均呈高度正相关(r=0.910~0.974,P均<0.001).结论 基于胸部平扫CT的AI模型分类诊断OP效能高,且所测BMD与QCT结果一致性良好.

    骨质疏松骨密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人工智能

    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0D-1D耦合模型与3D流固耦合模型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特征

    刘杉峰陆晓晨田浩吴辉群...
    1236-1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0D-1D耦合模型与3D流固耦合(FSI)模型显示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基于1例冠心病左前降支(LAD)狭窄患者的CCTA数据建立0D-1D耦合模型和3D FSI模型,于1 s内每间隔0.01 s分别采集2种模型5个相应采样点(即采样点1~5)的力学参数数据,包括压力、血流速度及壁面剪切应力(WSS),以Spearman相关系数rs评估模型间的一致性.结果 构建0D-1D耦合模型和3D FSI模型分别用时0.033 min和704 min.2种模型显示的狭窄LAD内压力、血流速度及WSS分布基本一致,均为狭窄段及其近端压力较高而其远端压力值逐渐降低,狭窄近端血流较为匀速缓慢,而狭窄段流速加快且WSS明显增高;但相比3DFSI模型,0D-1D血管耦合模型的精细程度不足,且在显示血流速度时出现远端流线缺失.针对位于狭窄段的采样点2,2种模型所示压力未见明显一致性(P=0.118)但血流速度及WSS均呈强一致性(rs=0.730、0.807,P均<0.05),而狭窄近端及远端(采样点1、3~5)压力、血流速度及WSS具有弱至中等一致性(rs=0.237~0.669,P均<0.05).结论0D-1D耦合模型用于模拟LAD狭窄具有出色计算效率,可提供较为合理的结果;而3D FSI模型模拟局部细节和流线精度较高.

    冠状动脉狭窄血流动力学冠状动脉造影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胸部CT身体成分自动分析系统评估肌肉及脂肪含量

    杨洁刘艳丽陈小燕陈天乐...
    1242-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胸部CT的身体成分自动分析系统,观察其评估胸部肌肉及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 收集108例肺炎患者T7~T8层面轴位胸部CT图像(分割数据集),于COVID 19-CT数据集筛选984例胸部CT数据(随机抽取10例为整体测试数据集,余974例为选层数据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衍生网络,包括ResNet、ResNeXt、MobileNet、ShuffleNet、DenseNet、EfficientNet及ConvNeXt,于选层数据集中分类T7~T8层面,以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特异度进行评价;基于经典全CNN(FCN)衍生网络,包括FCN、SegNet、UNet、Attention UNet、UNet++、nnUNet、UNeXt及CMUNeXt于分割数据集中分割骨骼肌(SM)、皮下脂肪组织(SAT)、肌间脂肪组织(IMAT)及内脏脂肪组织(VAT),以戴斯相似系数(DSC)、交并比(IoU)及95豪斯多夫距离(HD)进行评价;基于表现最优的选层网络及分层网络构建身体成分自动分析系统,对整体测试数据集进行测试,以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及MAE的标准差(SD)进行评价.结果DenseNet网络自动于完整胸部CT图中分类T7~T8层面的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特异度分别为95.06%、84.83%、92.27%及95.78%,均高于其余选层网络.在分割SM、SAT、IMAT及整体分割方面,UNet++网络DSC及IoU均高于、而95HD均低于其余分割网络.以DenseNet为选层网络、UNet++为分割网络测试整体测试数据集,其预测SM、SAT、IMAT及VAT的MAE分别为27.09、6.95、6.65及3.35 cm2.结论 基于胸部CT身体成分自动分析系统可用于评估胸部肌肉及脂肪含量;其中最佳分割网络UNet++分割脂肪组织精准度优于SM.

    身体成分胸部肌,骨骼脂肪组织深度学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最邻近层自监督学习人工智能降噪用于泌尿系结石超低剂量CT

    周成刘洋邱迎伟何代均...
    1249-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基于最邻近层自监督深度学习人工智能(AI)降噪技术用于超低剂量CT(ULDCT)检查泌尿系结石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行腹部低剂量CT(LDCT)和ULDCT扫描,计算有效剂量(ED).随机将患者分入训练集(n=75)及测试集(n=13),以训练集ULDCT图像构建基于最邻近层自监督深度学习网络AI降噪系统,用于测试集ULDCT图像降噪;比较测试集AI降噪前、后ULDCT及LDCT图像质量,包括盲/无参考图像空间质量评估器(BRISQUE)评分、图像噪声(SDROI)及信噪比(SNR).结果 相比LDCT扫描,88例腹部ULDCT扫描的管电流、容积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均较低(P均<0.05),ED下降约82.66%.对于测试集13例泌尿系结石患者,BRISQUE评分显示其降噪前ULDCT图像质量水平为LDCT图像的54.42%,而AI降噪后质量水平达到LDCT图像的95.76%;AI降噪后ULDCT图像及LDCT图像的SDROI均低于、而其SNR均高于降噪前ULDCT图像(校正P均<0.05),且前二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P均>0.05).结论 基于最邻近层自监督学习AI降噪技术可有效降低泌尿系结石ULDCT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ULDCT.

    尿路结石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人工智能前瞻性研究

    静息态功能MRI用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及阿尔茨海默病研究进展

    段欢芹李琳钦邱丽华
    1254-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为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与AD之间的过渡状态.近年来,静息态功能MRI(rs-fMRI)相关研究揭示了 MCI及AD发生、发展过程可能与脑区自发活动及脑区间功能连接变化密切相关,而rs-fMRI可为特异性诊断及早期治疗MCI及AD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就rs-fMRI用于MCI及A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认知障碍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