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蔡幼铨 周诚

月刊

1005-5185

manuscript.cmi@gmail.com

010-66939381,51927278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性刊物。1993年10月创刊,2000年改为大16开,页码80页,月刊。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卵巢恶性非特异性类固醇细胞瘤1例

    王晶晶龚明福张枢书
    166-167页

    卵巢类固醇细胞瘤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病例报告

    应用深度学习进行基于前列腺癌转移报告和数据系统指南的晚期前列腺癌盆腔外脏器及转移灶分割

    刘想曲别雪蕾吴静云吴鹏升...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深度学习进行基于前列腺癌转移报告和数据系统指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盆腔外脏器及转移灶分割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17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不同扫描部位(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的经临床综合诊断存在转移灶的数据集(头部、颈部、胸部及腹部转移患者分别为 68、91、57、263 例),用于进行扫描范围的分类模型及不同区域脏器和转移灶的分割模型训练.另收集 90 例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且行全身MRI患者用于模型的外部验证.以手工标注的区域(脑实质、颈椎、肺实质、纵隔、胸椎、肝、腰椎)及转移灶标签为"金标准",评估模型的分割性能.评价指标包括Dice相似系数(DSC)、体积相似度(VS).结果 在外部验证数据集中,分类模型在头部、颈部、胸部和腹部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0/90)、98.89%(89/90)、96.67%(87/90)和94.44%(85/90);分割模型对不同区域脏器分割的DSC、VS范围分别为(0.86±0.10)~(0.99±0.01)、(0.89±0.10)~(0.99±0.01);分割模型对不同转移灶分割的DSC、VS范围分别为(0.65±0.07)~(0.72±0.13)、(0.74±0.04)~(0.82±0.13).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3D U-Net模型可实现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盆腔外区域及转移灶分割.

    前列腺肿瘤深度学习磁共振成像肿瘤转移病理学,外科

    我国正常人右肾三维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的影响因素

    田刚王霞赵娜卜超群...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BMI)对正常中国人右肾酰胺质子转移加权(APTw)成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西安高新医院2021年9月—2022年2 月11~80 岁健康志愿者182例,按照年龄每10岁为 1 组,共分7组;按照性别分为男、女 2 组;按照BMI分为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采用间歇性屏气方式行右肾轴位 3D-APTw成像.分析APTw值与年龄及BMI的相关性,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BMI组及不同性别间APT值的差异.结果 最终纳入 131 例进行分析.APT值与年龄呈弱正相关(r=0.325,P<0.001).各年龄段APT值组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6,P=0.003),11~20岁年龄组APT值[(1.853±0.357)%]低于41~50岁组[(2.387±0.432)%]、51~60岁组[(2.336±0.451)%,P<0.05].男性APT值[1.980(2.320,1.820)%]低于女性[2.284(2.586,1.825)%;Z=2.301,P=0.021].APT值与BMI呈极弱正相关(r=0.181,P=0.039).各BMI组间AP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5,P=0.024),消瘦组APT值低于正常组、超重组及肥胖组(P<0.05).结论 右肾APT值与年龄和BMI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男性APT值低于女性.在 3D-APTw的临床应用中,应考虑到年龄、性别及BMI因素对APT值的影响.

    正常人肾脏酰胺质子转移磁共振成像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的超声表现

    陈娟蔡迪明
    180-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细胞癌(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2009 年 4 月—2022 年 2 月手术经病理证实Xp11.2/TFE3-tRCC的 10 例患者,收集其超声图像及临床资料.观察肿块的边界、形态、内部回声、血流信号情况及超声造影表现等.结果 共纳入10例肿块,其中4例行超声造影.Xp11.2/TFE3-tRCC的超声表现呈多样性及多变性,肿块好发于髓质(5 例).常规超声上6例表现为类似良性病灶的边界较清楚、形态较规则的实性结节,彩色多普勒显示5例为点状血流信号.超声造影上则更倾向于恶性肿块(3例),具体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多伴有周边不均匀增强环.结论 Xp11.2/TFE3-tRCC的常规超声表现多倾向良性,而超声造影则表现为恶性病灶,因此超声造影可作为诊断可疑Xp11.2/TFE3-tRCC的潜在方法.

    肾细胞癌超声检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病理学,外科

    膀胱肿瘤术后膀胱壁肿瘤样钙盐沉着症1例

    王艺洁刘思佳李青青彭丽娅...
    185-186页

    膀胱肿瘤膀胱超声检查病例报告

    超声向量血流成像在评估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周易王珊尹立雪曹旭...
    187-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超声向量血流成像(V-Flow)技术观察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颈动脉壁剪切力(WSS)分布特征,定量分析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颈动脉WSS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4-6 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确诊的糖尿病患者44 例,对44例糖尿病患者(88支血管)和15例正常人(30支血管)进行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及V-Flow成像,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内-中膜厚度(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组;观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人颈动脉不同部位WSS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糖尿病患者各组间WSS的变化特点.结果 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中段WSS(包括WSS最大值和WSS平均值)均小于正常对照组颈总动脉对应部位WSS(P=0.001、0.003),同时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分叉处WSS均明显小于颈总动脉中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糖尿病患者中颈总动脉分叉处WSS的大小随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变化(P=0.018、0.043),斑块组最高[WSS最大值(2.58±0.69)Pa;WSS平均值(0.86±0.25)Pa],IMT增厚组次之[(2.37±0.69)Pa;(0.77±0.35)Pa],IMT正常组最低[(2.13±0.52)Pa;(0.69±0.20)Pa],颈总动脉中段W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分叉处和中段WSS较正常人颈总动脉对应部位降低,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变化.超声向量血流成像V-Flow技术对评估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具有一定价值.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向量血流成像

    欢迎订阅2024年《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编辑部
    192页

    深度学习迭代重建算法优化儿童头颅CT图像噪声和图像纹理的可行性

    田宏伟彭芸刘道永李昊岩...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深度学习迭代重建(DLIR)算法与常规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V)算法对儿童头颅外伤CT图像噪声和图像纹理的优化程度及图像显示效果的差异.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0 年 12 月 7-11 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80例儿童头颅CT,扫描方案为低辐射剂量轴扫,电压120 kV,电流150~220 mA.将得到的原始数据重建为5 mm厚层与0.625 mm薄层的脑窗、骨窗图像,分别重建为50%ASIR-V、高权重DLIR图像(DL-H),共8组图像.应用4 分制主观评价脑沟脑室、脑灰白质与颅骨显示情况,并统计各组图像的病变数量;客观评价测量基底节层面的灰质和白质的 CT 值和噪声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同时在同层面测量模糊程度指数,比较两种图像重建方法的差异.结果 相较于 50%ASIR-V图像,2 种层厚的DL-H均可以提升脑沟脑室、脑实质显示能力(W=5.5~22.2,P均<0.05),5 mm的 50%ASIR-V与 0.625 mm的DL-H图像脑沟脑室、脑实质显示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0.9、2.0,P=0.32、0.05).骨质显示能力方面,所有图像均可以达到满分 4.0 分.5 mm的50%ASIR-V与DL-H图像均可以在80例患者中发现共35处病变,包括出血病变12处,颅内积气1处,骨折9处,头皮软组织肿胀13处.客观评分方面,DL-H图像噪声低于50%ASIR-V图像(t=21.4~35.7,P均<0.05),0.625 mm的DL-H与 5 mm的 50%ASIR-V 图像噪声及对比噪声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2.2,P 均≥0.05).模糊程度指数显示DL-H 优于 50%ASIR-V图像(t=6.1、10.0,P均<0.05),0.625 mm的DL-H与5 mm的50%ASIR-V模糊程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6,P=0.28).结论 DLIR可以降低图像噪声,改善图像纹理,整体提升儿童头颅外伤CT图像质量,0.625 mm的DL-H图像质量接近 5 mm的50%ASIR-V图像,可以达到诊断要求,使进一步降低儿童头颅外伤的辐射剂量成为可能.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头颅儿童低剂量深度学习

    能谱CT在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田双凤夏建国
    199-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 CT 是评估肺癌的一种重要成像方式,但其成像方式单一.目前,能谱 CT 的多参数成像技术(如虚拟单能量成像、能谱衰减曲线、物质分解图像和有效原子序数)在提高病灶检测率、肺良、恶性结节鉴别、评估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型、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一定价值.本文总结能谱CT成像方法及上述4种技术在肺癌方面的相关研究结果并进行综述.

    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能谱成像综述

    新生儿胆道闭锁的预警筛查与早期诊断

    马亚崔立刚
    204-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道闭锁是婴儿期的严重慢性肝病,表现为破坏性炎性阻塞性胆管病.近期研究显示对30 d内胆道闭锁患儿实施早期Kasai手术最有可能延缓或防止肝移植,但目前国内外Kasai手术时间多在60 d左右,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如 30 d 前行γ-谷氨酰基转肽酶筛查要充分考虑年龄分层的因素,且胆道系统早期病变程度轻微,导致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的准确度降低,给精准医疗和改善预后带来挑战.本文对胆道闭锁新生儿早期诊断方式进行综述,旨在为30 d内的早期识别提供参考,并对未来潜在发展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分析.

    胆道闭锁超声检查新生儿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