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蔡幼铨 周诚

月刊

1005-5185

manuscript.cmi@gmail.com

010-66939381,51927278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性刊物。1993年10月创刊,2000年改为大16开,页码80页,月刊。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横结肠系膜副脾1例

    牛玉兰王彦龙朱大林徐生芳...
    479,485页

    横结肠系膜副脾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病例报道

    基于CT图像的人工智能模型预测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王一更尹蕊高志鹏叶兆祥...
    480-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治疗前卵巢癌患者CT增强动脉期图像,结合深度学习及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3年3月—2019年8月天津市肿瘤医院卵巢癌患者302例,按照7:3随机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在python环境中,采用迁移学习方法,利用torch深度学习平台构建VGG13模型,联合机器学习,采用套索算法筛选特征,建立联合深度学习及机器学习综合预测模型对患者治疗前CT图像进行分类预测,计算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F1-Score.结果 本研究所建模型在训练集中的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及F1-Score分别为0.87、0.81、0.80、0.82、0.79;测试集中分别为0.90、0.84、0.93、0.77、0.83.五折交叉验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88、0.88、0.90、0.87.结论 采用CT增强动脉期图像联合人工智能方法建立预测模型可为制订卵巢癌化疗方案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思路.

    深度学习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新辅助化疗卵巢癌疗效预测

    MRI联合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多囊性发育不良肾

    杨琪兰为顺陈欣林向雷...
    486-489,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MRI作为胎儿多囊性发育不良肾(MCDK)补充性影像学检查的可行性,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产前MRI诊断为MCDK的104例胎儿,将MRI检查结果与尸检或出生后手术及超声与MRI结果进行对照,并对比MRI与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度,分析MRI联合超声诊断MCDK的优势.结果 104例经MRI诊断为MCDK的胎儿中,102例通过因畸形引产的胎儿标本或出生后随访证实为MCDK,2例误诊.4例羊水明显减少或无羊水.102例于产后随访或引产后尸检证实患者中,58例(56.9%)超声诊断为MCDK,40例(39.1%)超声发现肾脏呈多囊样改变,但未明确诊断MCDK,4例(3.9%)超声误诊为其他疾病(1例成人型多囊肾,1例多发肾囊肿,2例肾缺如).结论 产前MRI较产前超声诊断胎儿MCDK时可获得更多诊断信息,特别是在羊水少、孕妇肥胖等因素影响超声图像质量的情况下,MRI可作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MCDK的可靠补充检查.

    胎儿多囊性发育不良肾磁共振成像超声检查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静脉导管1例

    张艺欣张忠路
    490-491页

    超声检查,产前胎儿静脉导管病例报告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对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诊断价值

    张云董喆刘百川赵建...
    492-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双中心数据,探讨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PI-RADSv2.1)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4~10 ng/ml)患者中对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csP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中心一)和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中心二)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且具备病理结果的PSA灰区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将中心一患者作为训练组(220例),中心二患者作为测试组(50例).训练组应用Logistic回归确定csPCa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析多参数组合对csPCa的诊断效能,在测试组进行验证.结果 训练组csPCa和非csPCa组前列腺体积、PSAD、PI-RADSv2.1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68、6.589、75.676,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RADS v2.1评分和PSAD是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01).训练组和测试组PI-RADS v2.1+PSAD 组成的 Logistic 回归模型预测 PSA 灰区 csPCa 的曲线下面积为 0.860(95%CI0.808~0.903)、0.906(95%CI 0.790~0.970);Logistic回归模型的曲线下面积高于PI-RADS v2.1和PS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当PI-RADS v2.1评分为低或中危组且PSAD<0.15 ng/ml2时,训练组和测试组的csPCa检出率较低.结论 PI-RADS v2.1评分和PSAD是预测PSA灰区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联合应用对PSA灰区csPCa的诊断效能优于两者单独应用,有助于临床活检决策.

    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患者临床及影像特征

    安攀井勇李飞崔光彬...
    499-503,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特征,加强认知,提高预防策略和早期诊治意识.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6例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患者的临床、CT及MRI资料.结果 假性动脉瘤CT及MRI表现为突出载瘤动脉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瘤体,并可见破口与载瘤动脉相通,瘤体内可有血栓形成,邻近载瘤动脉可有受压移位、管腔变细或增粗等表现.影像学检查提示6例假性动脉瘤位置、形态、大小、破口大小、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显示清晰,诊断明确.2例均因误吞枣核、内镜下取出后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形成,病1例外伤、1例介入术后导致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病因不明,1例因颅内非特异性感染侵蚀邻近血管壁导致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形成.6例病例死亡前均有突发呕血或鼻出血症状,提示假性动脉瘤破裂.结论 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率高,CT及MRI可客观显示其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动脉瘤,假性主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基于PET的影像组学在阿尔茨海默病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唐诚阮伟伟兰晓莉孙逊...
    504-5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PET作为一种无创的分子影像技术,对揭示AD特征性病理变化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影像组学技术可以提取海量肉眼难以识别的信息,进而为分析AD患者PET影像特征提供客观、定量的方法.本文介绍将PET影像组学应用于AD评估的步骤及常用工具,综述脑淀粉样蛋白、tau蛋白和脑葡萄糖代谢的PET影像组学分析在AD诊断和转归预测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该领域面临的挑战.

    阿尔茨海默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生物标志物影像组学综述

    基于ATN诊断框架下的阿尔茨海默病分子影像探针研究进展

    朱泽华朱星星谢强汪世存...
    510-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发生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轻度认知障碍通常是AD的前驱阶段.利用PET/CT技术可以对AD的潜在分子和细胞过程进行活体成像.基于ATN框架下的β淀粉样蛋白PET、tau PET和FDGPET多探针显像可以表征AD的核心神经病理特征.最近相关研究开发并应用多种新型PET示踪剂,以深入探查AD病理生理功能障碍及内环境改变.本综述总结ATN框架下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FDG及神经炎症PET探针在AD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成像轻度认知障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放射性示踪剂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右心功能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李明蔚王双兴张辉
    517-523,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右心功能恢复是维持心脏病术后患者循环稳定的关键,也是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二期手术时期的重要参考因素.但右心室的复杂几何形态和室壁运动对右心功能的无创评估造成一定困难.心脏磁共振(CMR)是常用影像学方法中的"金标准",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需定期做CMR检查.CMR新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4D flow血流动力学测量、定量成像和示踪技术,根据心肌损伤程度评估右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是应用最广的一线影像学检查,适用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功能评估,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的发展己更加成熟.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评估血管和累及肺部病变具有突出优势,常作为CMR的替代方案.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大幅度提升了影像学检查的诊断和预测价值.本文对CMR、超声心动图和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特点和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右心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心脏缺损,先天性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超声检查心室功能,右综述

    影像组学联合病理组学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曹颖王晓霞张久权
    524-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精准诊断和疗效评估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相关死亡率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在医学图像领域的深入发展,影像组学与病理组学应运而生并在肿瘤诊治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也分别显示出其缺乏生物学验证以及缺乏肿瘤宏观属性的局限性.将两者跨模态跨尺度结合,彼此取长补短很有必要.本文对影像组学和病理组学工作流程及两者联合在肿瘤方面的应用进展、局限性及未来展望进行综述.

    肿瘤人工智能影像组学病理组学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