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蔡幼铨 周诚

月刊

1005-5185

manuscript.cmi@gmail.com

010-66939381,51927278

100853

北京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专业学术性刊物。1993年10月创刊,2000年改为大16开,页码80页,月刊。为中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常规X线、CT、MRI、超声、核医学、介入放射学、电镜、红外热成像、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影像诊断更新解读——聚焦亚厘米肝癌的诊断

    饶圣祥张岚
    529-5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第 1版,2019年、2022年先后2 次发布修订版.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再次更新指南,发布《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该指南旨在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原发性肝癌及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影像诊断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024新版指南影像诊断方面的重要更新为亚厘米肝癌(直径≤1.0 cm)的早期影像诊断.本文将着重对亚厘米肝癌早期诊断方面的更新进行解读.

    癌,肝细胞磁共振成像扩散加权成像钆塞酸二钠诊断指南解读

    仿生双模态肿瘤靶向纳米气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其功能

    王煜李朝王为婧段云友...
    53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仿生靶向纳米气泡IR780-红细胞膜@纳米气泡(IR780-RBCM@NBs),探讨其超声增强显影、逃避免疫监视和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材料与方法 从小鼠血液中提取 RBCM,通过改良薄膜水化法制备 IR780-RBCM@NBs,检测纳米气泡理化特性.使用体外自制装备检测纳米气泡超声增强显影能力,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气泡保留RBCM表面CD47的特性,观察巨噬细胞吞噬纳米气泡情况及后者对不同肿瘤细胞的靶向探查能力.结果 新制备的IR780-RBCM@NBs混悬液外观为乳液状,粒径约为(522.4±58.6)nm,分散性良好,显微镜下呈大小均一的球形,在纳米气泡上可以探测到 IR-780,纳米气泡具有近红外荧光成像和超声增强显影的能力.在纳米气泡表面可探测到RBCM特异蛋白CD47,该纳米气泡具有优异的逃避免疫吞噬功能和高效靶向不同肿瘤细胞的能力.结论 新制备的仿生靶向纳米气泡IR780-RBCM@NBs性能良好,能逃避免疫吞噬并高效靶向探查肿瘤,为肿瘤的分子靶向精准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仿生免疫逃逸肿瘤靶向纳米气泡双模态成像

    基于扩散张量成像探究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胼胝体微观结构变化

    曹剑仓黄刚陈晨苏文秀...
    539-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研究成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胼胝体亚区微观结构变化及与认知、情绪改变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0月—2021年9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的3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组)和33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临床信息、认知心理量表评分、扩散张量成像图像等,分析两组胼胝体亚区扩散指标的差异,并与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和神经心理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功能减退组胼胝体膝部、体部各向异性分数减低,平均扩散率、径向扩散率和膝部轴向扩散率增高(P<0.01),上述扩散指标改变与认知和情绪存在相关性(r=-0.448~0.440,P=0.010~0.043),且膝部各向异性分数的曲线下面积最大(0.777).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存在胼胝体膝部和体部微观结构异常,两者分别与认知和情绪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甲状腺功能减退脑损害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胼胝体认知情绪成年人

    热消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严重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

    邓兆燕李秋林杨雪群覃莹莹...
    547-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术后严重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9 年5月—2023 年5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91例尿毒症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热消融术,根据术后血钙水平,分为严重低钙血症组与非严重低钙血症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严重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91例患者中,实施微波消融49例,射频消融42例,共消融317个腺体,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 57 例(62.64%).两组术前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iPTH 1 d下降率、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腺体≥4个比例和腺体总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iPTH 1 d下降率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获取最佳截点为74.59%,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 0.787~0.945,P<0.05),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7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OR=1.015,95%CI 1.005~1.025,P=0.030)、iPTH 1 d下降率≥74.59%(OR=30.423,95%CI 5.938~155.858,P<0.001)、甲状旁腺腺体≥4个(OR=4.355,95%CI 1.027~18.469,P=0.046)是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血清碱性磷酸酶、iPTH 1 d下降率≥74.59%、甲状旁腺腺体≥4 个是热消融术后发生严重低钙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超声引导下热消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继发性严重低钙危险因素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联合低管电压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杨彦兵阮小伟王泽润于梓婷...
    553-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算法联合低管电压(70 kVp)在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的40例患者,管电压70 kVp,管电流智能调控SmartmA模式.对原始数据进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V60%、ASiR-V90%)及DLIR(DLIR-L、DLIR-M、DLIR-H),比较不同算法及水平重建图像的主观及客观评价指标.结果 颈部及颅内动脉不同水平ASiR-V及DLIR重建图像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SIR-V及DLIR重建水平增加,颈部及颅内图像噪声均减低,DLIR-H与ASiR-V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减低24.30%、29.42%;颈部及颅内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均升高,DLIR-H重建图像SNR、CNR最高.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C4段、椎动脉V4 段SNR、CNR与ASiR-V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NR分别提高55.60%、43.90%、44.66%,CNR分别提高55.57%、44.24%、45.10%;大脑中动脉SNR、CNR较ASiR-V60%提高45.39%、4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iR-V90%主观评分较ASiR-V60%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LIR主观评分随重建水平升高而升高,DLIR-H较DLIR-M、DLIR-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LIR-H及DLIR-M的主观评分高于ASiR-V60%与ASiR-V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低管电压头颈部CT血管成像中,与ASiR-V相比,DLIR可以进一步降低图像噪声,提升图像质量和诊断信心,其中DLIR-H表现最佳.

    头颈部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深度学习图像重建迭代重建

    血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阳性皮肌炎胸部CT特征定性及定量分析

    王蕾徐妍妍黄振国任雁宏...
    559-563,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定性及定量分析血清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胸部CT特征及其与短期预后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 1月—2018年12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67例MDA-5阳性的皮肌炎患者,分析胸部CT 特征与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 9 例患者 1 年内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间质性肺疾病(ILD)影像学类型(χ2=9.964,P=0.025)和肺动脉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U=103.0,P=0.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合并ILD影像学类型主要为机化性肺炎.弥漫性肺泡损伤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种类型.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肺动脉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OR 4.208,P=0.002)是抗MDA-5抗体阳性的皮肌炎合并ILD患者发生死亡的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DA-5阳性皮肌炎患者大部分伴ILD,其中以机化性肺炎为主要特征.1 年内不良预后患者ILD类型不同,但肺动脉直径/主动脉直径比值是MDA-5 阳性皮肌炎合并ILD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抗体皮肌炎间质性肺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部良、恶性混合磨玻璃结节实性成分的CT特征比较

    张越李琦欧阳祖彬范欣...
    564-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良、恶性混合磨玻璃结节(mGGO)及恶性mGGO中微浸润腺癌(MIA)和浸润性腺癌(IAC)实性成分CT特征的差异,以提高mGGO的术前诊断准确度.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 年 1 月—2022 年 7 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313 例混合mGGO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随访或手术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 95 例和恶性组 218 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及实性成分的CT特征,同时将恶性组分为MIA组118例和IAC组100例,比较两组实性成分的CT特征.利用上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特征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使用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①临床特征:恶性组比良性组年龄更大、女性多、不吸烟患者多(Z=-3.776,χ2=13.587、19.257,P均<0.001).②良、恶性组实性成分CT特征比较:良性组单发者占比较高(84.21%比55.50%),恶性组多发者占比较高(44.50%比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28,P<0.001).对于单发者,恶性组实性成分形态不规则、偏心分布、与血管及胸膜相连的发生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95、5.025、7.264,P均<0.05);恶性组实性成分CT值[-153.00(-254.00,-80.50)Hu]高于良性组[-265.00(-363.25,-122.00)Hu],而相对CT值(0.30±0.16)低于良性组(0.41±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实性成分形态不规则(OR=0.236,P<0.001)、CT值较高(OR=1.009,P<0.05)为恶性mGGO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诊断恶性mGGO的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72、70.65%、74.40%及65.00%.③恶性组中MIA与IAC实性成分CT特征比较:MIA单发者占比较高(74.58%比33.00%),而IAC多发者占比较高(67.00%比25.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885,P<0.001).对于单发者,IAC组实性成分偏心分布的出现率显著高于MIA组,其面积、比例及CT值较MIA组更高,而相对CT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3,Z=-4.388、-3.923、-3.996,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实性成分偏心分布(OR=0.083,P<0.05)、面积较大(OR=1.063,P<0.05)为IAC的独立预测因子,该模型预测IAC的曲线下面积、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0.865、83.47%、87.90%、68.20%.结论 良、恶性mGGO、恶性mGGO中MIA和IAC实性成分具有不同的CT特征,有助于提高mGGO的术前诊断准确度,指导临床制订治疗方案.

    肺疾病肺腺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鉴别

    实体肺腺癌能谱CT定量参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突变状态的相关性

    魏正琦梁长华甄思雨谢北辰...
    572-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能谱CT定量参数与实体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以期通过能谱参数联合临床指标预测实体肺腺癌基因突变的表达.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5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能谱CT平扫+增强扫描且经病理证实的 86 例肺腺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与临床资料,根据EGFR以及ALK突变状态分为突变组(43例)与野生组(43例).获取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40 keV、70 keV及100 keV单能量CT值、能谱曲线斜率,平扫有效原子序数,动、静脉期碘浓度、同层面动脉期碘浓度以及水浓度,计算标准化碘基值.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构建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EGFR 突变组与野生组性别、吸烟状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8,P=0.018;χ2=4.214,P=0.040);平扫有效原子序数和能谱曲线斜率、动脉期40 keV、70 keV及100 keV单能量 CT 值、静脉期 40 keV 单能量 CT 值、动静脉双期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碘基值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7~4.394,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静脉期标准化碘基值及能谱曲线斜率是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独立预测因素.ALK突变组与野生组中,平扫及动脉期能谱CT定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水基值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8,P=0.043).结论 能谱CT定量特征与实体肺腺癌EGFR、ALK基因突变状态具有相关性,其中基于能谱定量特征与临床特征结合建立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预测EGFR基因突变中有一定价值.

    肺腺癌能谱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右侧胸膜腺泡状横纹肌肉瘤累及肺门及纵隔1例

    黄文鹏高歌杨琦邱永康...
    579-580页

    胸膜腺泡状横纹肌肉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病例报告

    压缩感知不同加速因子对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成像质量的影响

    王林林贺克武赵韧俞宏林...
    581-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加速因子的压缩感知(CS)技术对心脏磁共振电影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招募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1-7月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扫描方案共4组(采用SENSE 2及加速因子分别为3、4、8的CS心脏电影序列),每组成像方案包括四腔心、左心室短轴、左心室两腔心及三腔心序列,对比4种方案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左心室心功能及16节段心肌厚度.结果 以SENSE 2图像为标准评分(5分),CS3、CS4评分均在3分以上,CS8评分均在3分及以下,其中CS3与SENSE 2序列的四腔心及左心室短轴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心室两腔心及三腔心各序列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 种成像方案的左心室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每搏输出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心肌质量)(F=0.027、0.182、0.057、0.140、0.545)与心肌厚度(F=0.052~7.366)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基于CS技术的心脏电影序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加速因子的增加,扫描时间逐渐减少,相应的图像质量降低,而当加速因子为 4(与常规电影序列相比扫描时间减少 50%)时,仍能够准确进行左心室心功能及心肌厚度测量,且图像质量基本满足诊断需求.

    心脏磁共振压缩感知技术图像质量评估心室功能,左心肌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