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杂志

桑国卫

半月刊

1001-2494

zgyxzz@cpa.org.cn,zgyxzz@yahoo.com.cn

010-58698009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四号建外SOHO九号楼18层

中国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药学界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反映我国药学各学科进展和动态的最具权威性和影响的综合性学术核心期刊之一。内容包括药学各学科,辟有专题笔谈、综述、中药及天然药物、药理、药剂、临床药学、药品质量及检验、药物化学、药物与临床、生物技术、新药介绍、药学史、药学人物、药事管理、学术讨论、科研简报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塞膦酸钠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及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

    梁俊晖苏安宇杨雅雯李亚欣...
    1522-1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利塞膦酸钠可溶性微针,对其进行表征及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药效评价.方法 通过响应面法优选微针的制备工艺;采用扫描电镜、皮内溶解试验、穿刺试验、皮肤屏障恢复试验与体外透皮试验对所制得微针的外观、溶解性能、机械性能、安全性、透皮特性进行表征;采用卵巢切除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进行药效学评价.结果 经过优选的微针配方为聚乙烯吡咯烷酮-硫酸软骨素(PVP K30-CS)配比为1∶0.86,溶剂占比55%;所得微针具有良好的性状,并展现出与口服给药相似的Ca2+、P34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调节能力,显著提升模型大鼠骨密度并修复其骨微结构.结论 利塞膦酸钠可溶性微针质量稳定、使用方便、药效确切,是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潜在选项.

    利塞膦酸钠双膦酸盐可溶性微针骨质疏松响应面法

    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分析尤瑞克林电荷异质性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许蓉蓉刘博范慧红王悦...
    1532-1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mage 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iCIEF)方法分析尤瑞克林(human urinary kininogenase,HUK)的电荷异质性.方法 取35μL1%甲基纤维素、10 μL 200 mmol·L-1的亚氨基二乙酸、4μL两性电解质溶液、48 mg尿素、等电点(pI)为6.14和7.05的等电点标记物各0.5μL及水,配制为100 μL供试品体系进行聚焦分析,聚焦条件为预聚焦电压1 500 V、持续时间1 min,聚焦电压3 000 V、持续时间6 min.结果 优化后的方法专属性良好、准确度验证中回收率在90%~110%之间;线性验证结果的r2为0.995 7;重复性验证中的各异构体的pI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0.2%,定量限为0.013 mg·mL-1;IDA及两性电解质等添加量的耐用性良好.采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分离不同厂家的HUK电荷异构体.结论 建立的iCIEF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精密度、准确度和耐用性,能够很好地解决蛋白质类产品的电荷异质性评价的难题,对该类产品在电荷异质性角度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尤瑞克林糖蛋白电荷异质体全柱成像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iCIEF)

    qNMR-HPLC联用快速测定西洛他唑杂质Ⅰ校正因子

    濮恒婷刘静许卉刘阳...
    1540-15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核磁共振定量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qNMR-HPLC)用于快速测定西洛他唑杂质Ⅰ校正因子.方法 西洛他唑与西洛他唑杂质Ⅰ的混合物溶于氘代二甲基亚砜(d-DMSO),取部分溶液使用核磁共振定量技术测定,另一部分溶液使用水-乙腈(60∶40)稀释后进行HPLC分析.使用qNMR中的响应信号与HPLC中峰面积计算西洛他唑杂质Ⅰ校正因子,同时使用HPLC标准曲线法测定西洛他唑杂质 Ⅰ的校正因子.并制备含有残留溶剂的混合溶液模拟有残留溶剂干扰下,西洛他唑杂质 Ⅰ含量赋值不准确时qNMR-HPLC联用与标准曲线法所得结果差异.结果 当西洛他唑与西洛他唑杂质Ⅰ含量赋值准确时,qNMR-HPLC法与HPLC标准曲线法测定西洛他唑杂质Ⅰ校正因子为1.74和1.76,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结果基本一致;当西洛他唑杂质 Ⅰ中含有残留溶剂,含量赋值有误差时,qNMR-HPLC联用技术测定校正因子为1.72,计算结果不受含量是否准确的影响,而HPLC标准曲线测定的校正因子为2.01,与实际结果产生偏差.结论 与HPLC标准曲线法相比,qNMR-HPLC联用技术不受待测物含量是否准确以及称样量的影响,无须纯化制备纯度较高对照品,在杂质校正因子测定中具有明显优势.

    核磁共振定量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技术西洛他唑西洛他唑杂质Ⅰ校正因子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不同制剂对儿童川崎病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分析

    赵华伟沈月芳周武孝倪映华...
    1545-1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制剂对儿童川崎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的川崎病患儿的病历,使用2种IVIG制剂,分别定义为制剂A和制剂B.纳入患儿均在确诊川崎病后给予IVIG(2g·kg-1)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而对比2种IVIG制剂治疗前后的体温变化、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及IVIG单药费用、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的情况.结果 根据药品说明书,制剂A和制剂B的药品相关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制剂B退热所需时间比制剂A更短,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在输注结束后第一次体温检测中,制剂B组患者体温值显著低于制剂A组(P<0.05),并且与制剂A相比,制剂B治疗后患者白细胞下降更为显著(P=0.010).在住院时间和IVIG单药费用方面,制剂B显著缩短住院时间(P<0.05),单位体质量的IVIG费用更低(P<0.001).在不良事件方面,包括皮疹、高热中断输液、肝损伤和冠脉扩张的发生,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不同制剂对儿童川崎病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存在差异,但治疗安全性相当.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川崎病制剂退热时间不良事件

    《中国药学杂志》2024年第16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

    1551,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