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导刊
中国医药导刊

胡大一 黄北鸥(常务副主编)

月刊

1009-0959

zhgyydk@sina.com;zhgyydk@126.com

010-62212621;62214110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中国医药导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Guid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科技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国内临床医药工作者。由国内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担任总编,国内100多名著名临床医药专家、药品审评和评价专家参与编审。本刊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突出先导性、实用性和时效性,是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医药生产及营销企业了解我国临床信息的重要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022年版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全球策略解析

    何权瀛
    111-115页

    基于miRNA的中药药效量化策略

    黄伟达王宗海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是动植物共进化的产物.中药中的天然产物绝大部分是人体基因表达的调节剂,这些天然产物主要通过综合协同效应和组合效应等多种模式影响和调节人体各器官的基因表达谱,进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因此,人体基因活动的变化可以量化中药药效.但由于人体的基因调控呈网络结构,且中药中所含天然产物高度复杂,对人体基因活动的表征势必需要多指标体系.本研究从进化生物学视角,基于可操作性,综合分析认为miRNA是目前最适合用来表征人体基因活动状况的生物标志物,通过"三步走"策略,构建中药药效量化的"Q-marker"体系,以期为实现中药药效量化,用天然产物作为"Q-marker"全面质控中药提供新的思路,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推进起到建设性作用.

    中药药效量化miRNA

    miRNA药物的发展前景

    徐博扬胡长龙
    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micro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nc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内源性基因表达.miRNA通过直接或间接上调或下调靶标mRNA的表达,几乎参与体内所有生理和病理过程.miRNA具有易于化学合成和修饰的优点,使其成为具有巨大治疗潜力的主要非编码RNA.本研究梳理miRNA类似物和抑制剂在癌症、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的治疗靶点及作用机制,总结miRNA类似物和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进展及优势,讨论miRNA药物治疗的机制、进展和存在的RNA稳定性和递送瓶颈问题及解决方案.尽管目前miRNA药物的发展尚存在一些挑战,但miRNA仍然是制药业中前景光明的靶标.

    非编码RNAmiRNAmiRNA模拟物miRNA抑制剂

    加拿大评估托法替布的严重心脏相关问题和癌症潜在风险

    126页

    miRNA标志物在临床检测的应用

    王火强王奕然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miRNA被发现以来,miRNA已被确认为与正常生理和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复杂生物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miR-NAs通过碱基互补配对方式识别和结合特定的mRNA来激活、降解或干扰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对相关基因的表达起正调控和负调控的双重作用.miRNA在血清中稳定存在,通过对血清miRNA进行定量检测分析,能够在癌症的早期实现较准确判断,具有较高灵敏度.监测miRNA标志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其作为肿瘤诊断、预后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的基础.miRNA标志物在早期癌症的诊断、心脑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监测和治疗药物的伴随诊断等领域,具有极大优势.同时,现有基于PCR方法的miRNA检测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随着技术的进步必将得到解决.鉴于此,本研究归纳了miRNA作为临床诊断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和配套的支持系统,以期为其尽早纳入常规诊断技术提供参考.

    微小RNA生物标志物诊断癌症

    尿液非极性代谢物中筛选结直肠癌诊断与化疗毒性标志物

    林泽帅晏涛陈佳妮姚厚山...
    131-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结直肠癌(CRC)患者尿液中的内源性代谢物,寻找潜在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卡培他滨相关不良反应(CRAE)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的方法,分析148例CRC患者和50例非肿瘤对照者的尿液代谢谱.对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建立CRC预测模型.结果:CRC潜在诊断标志物包括3-Hexenedio-ic acid、Salicylic acid、(R)-Athanagrandione、PC(15:0/20:4)和(9E,11E)-Octadecadienoic等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非极性代谢物.ROC曲线显示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80(95%CI:0.949-0.999),敏感度98.4%,特异度92.6%;测试集的AUC为1(95%CI:1-1),敏感度98.6%,特异度100%.(R)-Athanagrandione和Salicylic acid联合预测腹泻时,AUC为0.773(95%CI:0.617-0.921),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68.2%.结论:尿液中非极性代谢标志物模型在CRC的早期诊断和CRAE的预测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尿液结直肠癌脂类非靶向代谢组学非极性代谢物卡培他滨不良反应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对大肠癌LoVo细胞粘附侵袭能力的影响

    陈映文廖泳欣林敏赖欣倩...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于大肠癌LoVo细胞粘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实验目的将大肠癌LoVo细胞划分为如下4组:空白对照组、5-Fu组、华蟾素组、5-Fu+华蟾素组.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粘附能力,通过Tr-answell小室法对细胞侵袭能力加以检验.结果:通过测定各组在450 nm波长处的吸光值(OD450值)得到:5-Fu+华蟾素组的OD450值低于其余3组,5-Fu组的OD450值低于对照组和华蟾素组,华蟾素组的OD450值低于对照组(P<0.01);通过测定各组细胞侵袭个数得出:5-Fu+华蟾素组LoVo细胞侵袭细胞数目低于其余三组,5-Fu组LoVo细胞侵袭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和华蟾素组,华蟾素组LoVo细胞侵袭细胞数目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5-Fu+华蟾素可以有效抑制大肠癌LoVo细胞的粘附侵袭能力,联合用药较单药使用效果更显著,但是常规化疗治疗手段优于单独使用华蟾素.

    华蟾素注射液5-氟尿嘧啶大肠癌LoVo细胞细胞粘附侵袭

    超声引导下改良"一步法"穿刺置管引流在盆腔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周桂坤李想
    14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一步法"经腹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盆腔脓肿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外科开腹术后并发盆腔脓肿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一步法"穿刺置管引流患者28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一次穿刺成功,治愈28例,治愈率100%,拔管时间7~20 d,平均(12.04±3.39)d.术后并发腹痛2例,引流管脱落1例,无一例出现出血、肠瘘、感染加重、死亡等.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一步法"经腹穿刺置管引流是治疗盆腔脓肿的一种创伤小、有效、安全的方法.

    盆腔脓肿穿刺引流超声检查

    加拿大警示含阿莫西林药品的无菌性脑膜炎潜在风险

    147页

    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要鑫刘洁云秦雷李勇...
    148-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前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选用匹伐他汀每日2 mg口服),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曲美他嗪20 mg每日3次,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并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hs-CRP水平则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PCI术前给予匹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以更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好.

    不稳定型心绞痛2型糖尿病匹伐他汀曲美他嗪高敏C反应蛋白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