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汪海

双月刊

1000-6834

tjzgyish@163.com

022-84655184

300050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以促进科研、面向应用、加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为宗旨。刊登环境生理、航空航天生理、劳动生理、运动生理等多方面学科内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的课题占来稿的一半以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PBMC线粒体自噬对高原移居人群运动能耗、线粒体呼吸链复合酶活性的影响

    孔海军王凤华李新龙甘胜前...
    65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高原移居中青年男性走、跑状态运动能耗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线粒体自噬标志物变化特征.方法:招募152名受试者,根据移居高原年限分为高原移居Ⅰ组(HM1)、高原移居Ⅱ组(HM2)、高原移居Ⅲ组(HM3)、世居高原组(Con).检测受试者3.0 km/h、4.5 km/h、6.0 km/h及7.5 km/h条件下运动能耗;ELISA检测受试者PBMC线粒体NADH-Q氧化还原酶、琥珀酸-Q氧化还原酶、UQ-细胞色素C氧化还原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受试者PBMC线粒体Parkin、PINK3、LC3A、LC3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HM1、HM2组3 km/h步行能耗显著上升(P<0.05);与HM1组比较,HM2组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比较,HM1组4.5 km/h、6 km/h及7.5 km/h走、跑能耗均显著上升(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和HM3组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及复合物Ⅲ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HM1组和HM2组比较,HM3组显著上升(P<0.05);与HM1组比较,HM2组显著上升(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组复合物Ⅳ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HM1组和HM2组比较,HM3组显著上升(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和HM3组Parkin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HM1、HM2组高于HM3组(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和HM3组PINK3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HM1组显著低于HM2、HM3组(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和HM3组LC3A 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HM1组和HM2组显著低于HM3组,HM1组显著低于HM2组(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和HM3组LC3B mR-NA和LC3B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HM1组和HM2组显著高于HM3组,HM1组显著低于HM2组(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组Parkin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HM1组、HM2组显著高于HM3组(P<0.05);与Con组比较,HM1、HM2组PINK3和LC3A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HM1组、HM2组显著低于HM3组(P<0.05).结论:高原移居者随高原移居时间延长,PBMC线粒体自噬水平逐步下降,PBMC线粒体呼吸酶活性逐渐增殖;高原定量负荷运动能量消耗逐渐降低.

    高原移居单核细胞线粒体细胞自噬线粒体呼吸链运动能耗

    人参复方对急性低氧环境中小鼠抗疲劳的作用

    赵丽李萌马博华是文辉...
    660-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模拟海拔6000 m高原低氧环境中观察人参复方对急性低氧小鼠抗疲劳的作用.方法:将SPF级昆明小鼠分为正常组、缺氧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红景天)、人参复方低剂量组(1.0 g/kg)、中剂量组(2.0 g/kg)、高剂量组(3.0 g/kg),正常组和缺氧模型组灌等量生理盐水,按10 ml/kg体质量每天灌胃一次,连续灌胃给药14 d,利用特殊环境人工低压氧舱模拟海拔6000 m建立小鼠急性低氧模型,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置于人工低压氧舱中,历时24 h,然后进行负重游泳,记录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三磷酸腺苷(ATP)、尿素氮(BUN)、肌糖原(MG)、肝糖原(Gly)、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与缺氧模型组相比,人参复方对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P<0.05);与正常组相比,人参复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LA、Gly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人参复方高剂量组血清中L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缺氧模型组相比,人参复方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BUN、L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糖原中Gly含量显著升高(P<0.05),人参复方中、高剂量组血清中ATP、LDH含量、肌糖原中MG含量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人参复方高剂量组SOD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人参复方可显著提高急性低氧环境中小鼠抗疲劳作用.

    高原急性低氧抗疲劳

    红景天苷对慢性低氧后冻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王洪瑾李毅冯艳萍张科伟...
    664-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红景天苷对慢性低氧后冻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伤组,模型组,模型+红景天苷组.各组大鼠置于复合低压舱内,设置舱内压力为54.1 kpa,温度为23~25℃.大鼠在此条件下低氧暴露14 d,期间模型+红景天苷组大鼠每日灌服50 mg/kg红景天苷.大鼠从低压舱中取出后,除了假伤组以外,均使用冷冻过的铁片紧贴大鼠背部30 s,辅以低温进行冻伤造模.造模后12 h采集血液及皮肤组织进行试验.观察冻伤区域组织与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变化;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微粒EMP水平;检测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示物ICAM-1、sEPCR、vWF、ET-1水平与NO分泌情况;WB检测HIF-1α、p-PI3K、p-Akt及VEGF表达水平.结果:红景天苷有效减轻冻伤区域皮肤塌陷现象.改善皮下组织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与模型组(0.250±0.165)%相比,模型+红景天苷组(2.453±0.196)%显著增强EMPs表达(P<0.01).并且NO含量(2.622±0.219)pg/ml也显著高于模型组(1.616±0.152)pg/ml(P<0.01),vWF含量(233.50±13.43)pg/ml低于模型组(315.60±8.78)pg/ml(P<0.05),ICAM-1、sEPCR、ET-1含量无明显差异.红景天苷显著降低冻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p-PI3K、p-Akt、VEGF及HIF-1α蛋白表达(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减少血管内皮细胞自噬,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生.红景天苷基于PI3K/Akt通路对慢性低氧后冻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降低冻伤组织的损伤.

    红景天苷冻伤大鼠血管内皮细胞EMPsPI3K/Akt

    刺梨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张帅军张锦郭金平牛英鹏...
    670-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刺梨对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干预作用以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β(PKBβ/Akt2)/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信号通路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5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模型组(M)、西格列他钠阳性对照组(PC)、低剂量刺梨组(LD)和高剂量刺梨组(HD),每组10只.NC组以普通饲料喂养,M、PC、LD和HD组以高脂饲料喂养.第13周开始,按照6 ml/kg的剂量标准,LD组以100 mg/kg刺梨灌胃,HD组以300 mg/kg刺梨灌胃,PC组以0.11 g/kg西格列他钠灌胃,NC组、M组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直至20周,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末次实验结束后24 h处死大鼠,取血液和骨骼肌,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FBG)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胰岛素(FINS)含量,蛋白免疫印迹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PI3K、Akt2、GLUT4蛋白、基因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M组体质量、血清MDA、TG、TC、FBG、FINS、HOMA-IR水平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PI3K、Akt2、GLUT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M组比较,LD组、HD组和PC组体质量、血清MDA、TG、TC、FBG、FINS、HOMA-I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SOD活性、PI3K、Akt2、GLUT4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刺梨可通过抗氧化应激以及上调PI3K、Akt2、GLUT4蛋白、基因的表达改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其分子机制可能与PI3K/Akt2/GLUT4信号通路有关.

    刺梨肥胖胰岛素抵抗PI3K/Akt2/GLUT4信号通路

    KLF15/mTOR相关蛋白在有氧间歇性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变中的作用

    廖忠鑫黄蕾朱洪竹朱梅菊...
    676-6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有氧间歇运动调节KLF15/mTOR相关蛋白表达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变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2组:糖尿病模型组(DM)、糖尿病+运动组(DE),另设对照组(C).每组10只.DE组给予8周有氧间歇跑台运动干预,C组不施加任何干预.实验末,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腓肠肌KLF15、mTOR、p-mTOR、cleaved caspase-3表达,HE染色、TUNEL荧光染色法等分别观察腓肠肌形态结构,骨骼肌细胞凋亡和肌质量的变化,同时测试血糖、血胰岛素指标.结果:①与C组比较,DM组腓肠肌湿重、体重和腓肠肌湿重/体重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DM组比较,DE组腓肠肌湿重、腓肠肌湿重/体重比值显著增加(均P<0.05).②与C组比较,DM组空腹血糖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DM组比较,DE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5),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P<0.05).③与C组比较,病理观察DM组骨骼肌细胞形态异常,肌核增多,横纹模糊消失,肌节出现节断性损伤、部分肌纤维有溶解等现象;与DM组比较,DE组的细胞形态异常、肌节的节断性损伤和肌纤维的溶解等现象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肌膜较完整、肌核排列渐趋整齐.④与C组比较,DM组骨骼肌KLF15、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p-mTOR/mTOR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DM组比较,DE组的KLF15、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该组的p-mTOR/mTOR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有氧间歇运动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病变,其原因可能是通过有效调节KLF15/mTOR相关蛋白表达,一定程度减少细胞凋亡损伤实现.

    2型糖尿病有氧间歇运动骨骼肌病变KLF15/mTOR相关蛋白大鼠

    脂肪因子chemerin在有氧运动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中的作用及机制

    张奇龙曲静王晓慧
    682-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脂肪因子chemerin在运动改善糖尿病小鼠胰岛功能中的作用及可能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机制.方法: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喂养普通饲料的对照组(Con,n=6)和60%kcal高脂饲料的糖尿病造模组(n=44).喂养6周后,糖尿病造模组小鼠一次性空腹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00 mg/kg).将建模成功的小鼠分为糖尿病组(DM)、糖尿病运动组(EDM)和糖尿病运动+外源补充chemerin组(EDMC),每组6只.运动组小鼠进行6周递增负荷的中等强度跑台运动.EDMC组小鼠从运动第4周开始腹腔注射外源性chemerin(8μg/kg),每日1次,每周6 d.其他组不做处理.构建脂肪chemerin敲除小鼠,和同窝对照小鼠分为6组(n=4):对照普通膳食组(Con-ND)、敲除杂合子普通膳食组(Chemerin(+/-)-ND)、敲除纯合子普通膳食组(Chemerin(-/-)-ND)、对照高脂饮食组(Con-HFD)、敲除杂合子高脂饮食组(Chemerin(+/-)-HFD)和敲除纯合子高脂饮食组(Chemerin(-/-)-HFD),喂以11周普通或高脂饲料,并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各组小鼠麻醉后采血,处死后收集胰腺、结肠等组织.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B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观察胰岛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GLP-1水平;real time PCR检测结肠胰高血糖素原(proglu-cagon,GCG)和chemer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肠GCG和chemerin的蛋白水平.结果:与DM组相比,EDM组胰岛细胞的空泡变性及皱缩减少、胰岛结构改善,FINS、HOMA-IR和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结肠和血清chemerin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肠GCG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与EDM组相比,EDMC组胰岛细胞皱缩、边界不清晰,胰岛结构受损,FINS、HOMA-IR和FBG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结肠GCG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Con-HFD组相比,chemerin(-/-)-HFD组口服葡萄糖后30、90及120 min的血糖均显著降低(P<0.01),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1),胰岛结构清晰、形态规则,边界分明;且血清GLP-1、结肠GCG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有氧运动通过降低糖尿病小鼠chemerin水平来改善其胰岛形态和功能,该作用与chemerin对GLP-1水平的负调控有关.

    chemerin胰高血糖素样肽1有氧运动2型糖尿病胰岛小鼠基因敲除

    全身振动对COPD并发骨质疏松老年患者骨强度及体适能的影响

    陈绍文易军
    690-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肺康复(PR)常规运动方案中加入全身振动(WBV)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骨质疏松(OP)老年患者的骨强度、肺功能、运动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7例稳定期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2,年龄:64.6±3.8岁)、常规PR组(PR组,n=12,年龄:66.1±4.9岁)、全身振动联合PR组(WP组,n=13,年龄:65.5±3.3岁),干预前进行X射线和电子计算机断层骨扫、骨代谢标志物、肺功能、心肺运动、6 min步行和等速肌力的测试,然后进行36周、3次/周的干预,其中C组受试者给予常规治疗,PR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有氧跑和静态自重抗阻动作,WP组在PR组干预的基础上加入WBV.干预完成后,检测干预前相同的指标.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各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提升(P<0.05),WP组患者骨密度、骨微结构指标也显著提升(P<0.05);与C组和PR组比较,WP组患者骨密度、骨微结构指标和甲状旁腺激素(P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介素-6(IL-6)、骨钙素(OCN)等骨代谢指标以及膝屈曲、伸展峰值力矩、疲劳指数肌力指标改善效果明显(P<0.05).结论:将WBV加入常规PR常规运动方案中可改善COPD并发OP老年患者的骨强度、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可弥补现行常规运动方案对肌肉和骨骼刺激不足的缺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全身振动训练骨强度老年人

    耐力运动增强小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能力的作用及白细胞介素15的调控机制

    王哲王谦吴华朵胡永强...
    696-7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耐力运动对小鼠骨骼肌葡萄糖摄取能力的影响及白细胞介素(IL-15)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ontrol,C)、耐力训练组(Exercise,E)、PBS注射组(PBS injected,PI)、IL-15注射组(IL-15 injected,Ⅱ).每组8只,C组小鼠正常饲养8周,E组小鼠进行8周中等强度耐力训练,II组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300μl IL-15复合剂溶液(1.5μg IL-15和7μg IL-15 Rα),PI组一次性腹腔注射与II组等量的PBS.其中C组和E组在饲养第7周时,PI组和II组在一次性注射后,各组小鼠禁食12 h,随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检测并记录血糖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小鼠骨骼肌GLUT4、IL-15、AKT、pAKT、AMPK、pAMPK、AS160、pAS160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E组小鼠骨骼肌IL-15、GLUT4、pAMPK、pAKT、pAS16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PI组相比,II组小鼠骨骼肌IL-15、GLUT4、pAMPK、pAS16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8周耐力运动和腹腔注射IL-15复合剂均可提升小鼠骨骼肌葡萄糖的摄取能力,但单独增加IL-15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AS160/GLUT4通路提升对于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这一过程不依赖AKT/AS160/GLUT4通路的激活.

    运动IL-15小鼠骨骼肌AKT/AS160/GLUT4通路AMPK/AS160/GLUT4通路

    荷包牡丹碱联合早期跑步运动对大鼠脑损伤恢复的协同效应

    刘乃红王佃卿彭志锋
    700-7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联合早期跑步运动对大鼠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协同效应.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缺血/再灌注(I/R)组、荷包牡丹碱+I/R组、运动+I/R组和荷包牡丹碱+运动+I/R组(联合处理组),每组10只大鼠.除Sham组外,其余大鼠均行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诱导I/R.I/R 2 d后,荷包牡丹碱+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腹腔注射荷包牡丹碱,连续注射5 d;运动+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在跑步机上连续跑5 d,每次30 min.I/R 7 d后,采用旋转杆试验和错步试验评估各组大鼠运动功能;采用TTC方法评估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GAP-43、突触素和Nogo-A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大鼠运动功能受损,脑梗死体积增加(所有P<0.05);与I/R组相比,荷包牡丹碱+I/R组、运动+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脑梗死体积减少(所有P<0.05),而且联合处理组大鼠运动功能改善和脑梗死体积减少优于其他两组(P均<0.05).与I/R组相比,荷包牡丹碱+I/R组、运动+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大脑皮层和脊髓BDNF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荷包牡丹碱+I/R组和联合处理组大鼠脊髓突触素和GAP-43蛋白表达增加(P均<0.05).此外,联合处理组大鼠脊髓Nogo-A蛋白表达高于其他所有组(P均<0.05).结论:荷包牡丹碱联合早期跑步运动可更有效促进脑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可能与脊髓中轴突生长和抑制性修饰有关.

    荷包牡丹碱运动缺血/再灌注突触可塑性大鼠

    高温环境运动中力竭时间与力竭即刻脑、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关系

    王大磊郎健
    704-7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温环境运动中脑和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以及力竭时间与其力竭即刻时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方法:24名男性大学生,在常温、高温环境条件下各进行一次力竭运动,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运动及恢复阶段脑组织、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行同步观察.监测运动前、后血乳酸水平.计算不同环境条件下力竭时间与力竭即刻脑组织、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的相关性.结果:高温环境力竭时间极显著低于常温环境(P<0.01),而力竭即刻血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常温环境(P<0.05);常温、高温环境条件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随运动持续下降,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力竭即刻,脑组织、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均达最低水平,且高温环境脑组织、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均显著低于常温环境(P<0.05);常温环境条件下,力竭时间与力竭即刻脑组织、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75(P<0.05)和r=0.825(P<0.01).高温环境条件下,力竭时间与力竭即刻脑组织、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r=0.632(P<0.01)和r=0.539(P<0.05).结论:在高温环境运动中,力竭时间与力竭即刻脑及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呈正相关.

    高温环境脑组织肌肉组织血氧饱和度男性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