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赵铠

双月刊

1673-713X

cmbj01@126.com

010-62115986

100081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转录组分析

    王玉全孙烨陶思名陈菁青...
    385-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长期高脂饮食饲喂构建的肥胖小鼠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探讨肝脏功能对肥胖发生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长期高脂饮食饲喂构建小鼠肥胖模型,通过形态观察,体重、体脂及血糖检测进行模型评价.建模成功后对小鼠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进行 HE 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并通过转录组检测小鼠肝脏组织基因表达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饲喂小鼠 8 周后小鼠体重及血糖水平明显增加,脂肪组织脂质累积,脂肪细胞肥大,呈现肥胖表型.对肝脏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肥胖小鼠肝脏组织基因表达存在明显改变,基于 P_adjust≤0.05 和 log2FC 值筛选获得一些关键差异表达基因供后续深入研究.结论 肝脏功能在肥胖及其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高脂饮食小鼠肥胖肝脏转录组学

    不同个体来源和低氧条件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孙雪飞李静颐陈媛姜茜茜...
    393-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 6 株不同个体(男:M1、M2、M3;女:F1、F2、F3)来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在不同低氧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差异.方法 流式及诱导分化实验鉴定间充质干细胞的标志物表达及三系分化能力.Transwell 法检测迁移能力.CCK8 法检测 5%及 1%氧气下细胞活力差异.结果 6 株 BM-MSC 阳性标志物表达均高于 99%,阴性标志物总表达均低于 2%,且均具有三系分化能力.不同个体来源 BM-MSC 成骨、成脂分化效率和细胞活力具有差异,性别分层统计显示成脂分化差异可能与性别相关;不同低氧条件下 BM-MSC 的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能力具有差异,5%氧气条件显著优于 1%氧气条件.同时考虑氧气和性别因素时,发现不同低氧条件下男性来源的 BM-MSC活力相对女性均具有较高的趋势,而迁移能力则是女性来源的 BM-MSC 相对更强.结论 提示应根据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目的所需特性对供者个体和扩增环境设立特定标准.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氧性别细胞活力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YOD1基因在胰腺癌中的作用

    席晓明赵闻侠李杨张职铄...
    402-4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 TCGA 数据库中胰腺癌的 RNAseq,分析YOD1 作为胰腺癌预后标志物的潜力及其对肿瘤免疫的影响,为胰腺癌的诊断及预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 TCGA 数据获得 RNA 数据集;利用 R survminer 包对数据可视化,survival 包分析 YOD1 对胰腺癌生存期的影响,对于 TCGA 和 GTEx 的 TPM 格式的RNAseq 数据,利用 ggplot2 包可视化数据,pROC 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绘制 ROC 曲线;使用 linkedomics 在线网站对差异基因进行 GO 和 KEGG 分析.通过 miRWalk、TargetScan、miRDB、miRtarBase 共同分析可能调节 YOD1表达的 miRNA.采用 R-project 中的 GSVA 包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采用免疫浸润算法 ssGSEA 分析 YOD1 对免疫细胞的影响;利用 TIMER2.0 在线数据库分析 YOD1 对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通过 EdU 和 transwell 实验验证YOD1 对胰腺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 MTT 实验验证 YOD1 对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 Western blot实验验证 YOD1 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结果 差异分析发现 YOD1 在胰腺癌中高表达;YOD1 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P = 0.028,HR = 1.59)和无病生存期(P = 0.036,HR = 1.52)明显低于 YOD1 低表达患者;ROC 曲线证明 YOD1 具有成为胰腺癌诊断标志的潜力(AUC = 0.953,95%CI = 0.931~0.975);通过不同网站预测发现,存在 31 种 miRNAs 对 YOD1 的表达起负性调控作用.KEGG 富集分析发现,上述 31 种 miRNAs 主要富集在影响癌症进展、p53 信号通路和胰腺癌进展;PPI 网络分析,预测 YOD1 主要与 VCP、UBC、UBB、UBP4、RPS27A、UBXN6、UFD1L、NPLOC4、FAF2、PLAA 发生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免疫相关分析发现 YOD1 与 Th2 免疫细胞在 PAAD 组织的浸润呈正相关(P<0.05),与 TFH细胞的浸润呈负相关(P<0.05);体外实验验证 YOD1 能够促进胰腺癌细胞迁移、增殖,抑制巨噬细胞的增殖并逆转巨噬细胞由 M2 型向 M1 型极化.结论 YOD1 作为一种去泛素酶,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来促进胰腺腺癌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胰腺腺癌患者的预后.YOD1 有潜力成为胰腺癌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

    胰腺癌YOD1生物信息学肿瘤分子标志物

    白藜芦醇对氧化应激刺激MC3T3-E1细胞增殖、衰老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薛芸张静爽周游石锐...
    415-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 H2O2 诱导的衰老成骨细胞的细胞增殖和成骨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 H2O2 处理 MC3T3-E1 细胞,采用 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检测衰老相关 β-半乳糖苷酶活性,明确 H2O2 诱导成骨细胞衰老合适浓度.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 MC3T3-E1 细胞,采用 CCK8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成骨诱导培养基诱导的成骨细胞,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成骨基因(Col1、Runx2、Ocn)表达;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处理 H2O2 诱导的成骨细胞,检测 ALP 和 β-半乳糖苷酶活性.结果 CCK8 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200、400 μmol/L)H2O2 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结果显示,100 μmol/L H2O2 衰老细胞数量增多,后续诱导衰老模型使用 100 μmol/L H2O2;CCK8 检测结果显示,10、100 μmol/L 白藜芦醇显著抑制细胞增殖;ALP 活性和 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1 μmol/L 白藜芦醇显著增强正常成骨细胞和 H2O2 诱导的衰老成骨细胞ALP 活性和衰老细胞数量,RT-qPCR 结果显示,0.1 μmol/L白藜芦醇 + H2O2 组的 Col1、Runx2、Ocn mRNA 表达高于 H2O2 处理组(P<0.01).结论 适宜浓度的白藜芦醇可提高 H2O2 诱导的衰老成骨细胞成骨分化能力.

    白藜芦醇细胞活性衰老成骨分化

    Meta分析CD14基因-159C/T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易感性关系

    单立影徐景利赵亚娟田海芳...
    421-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Meta 分析 CD14 基因-159C/T 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AR)易感性关系,为 AR 的发病机制及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等国外数据库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字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发表的 CD14 基因-159C/T 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易感性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用Jadad quantity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差评估和敏感性分析,用 Revman5.3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 9 篇文献,共 2319 名受试者,其中病例组 1195 例,对照组 1124 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优势基因模型下(CC vs CT + TT),组合 OR值为 0.74,95%CI 为[0.61,0.90],P = 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显性基因模型下(CT vs CC + TT),联合 OR值为 1.12,95%CI为[0.95,1.32],P = 0.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隐性基因模型下(TT vs CC + CT),联合 OR 值为 1.14,95%CI 为[0.95,1.38],P = 0.15;等位基因(C 对T),合并 OR 值为 0.95,95%CI 为[0.83,1.10],P = 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与 T 等位基因相比,在 a 位点携带 C 等位基因不会增加 AR 的易感性.优势基因模型可能增加基因型 CD14 基因-159C/T 的 AR 易感性,而隐性基因模型和超显性基因模型可能不会增加基因型 CD14 基因-159C/T 的 AR 易感性.结论 CD14 基因-159C/T 多态性与 AR 易感性无显著相关性.基因座中的基因型可能增加 AR 易感性的基因模型是优势基因模型.

    CD14基因-159C/T多态性变应性鼻炎Meta分析

    以TROP2为靶点的抗体偶联药物相关研究进展

    孙丽平苗庆芳
    428-434页

    亲和标签在重组蛋白纯化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单晨张超张传宝
    435-439页

    CD73:肿瘤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司德豹王丽非洪斌
    440-446页

    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胞外囊泡治疗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王唱垚王华
    447-452页

    本期广告目次

    4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