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园艺文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园艺文摘
中国园艺文摘

赵瑞雪

月刊

1672-0873

yywz88@163.com

010-62752199,82109897,5991938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园艺文摘/Journal ZHONGGUO YUANYI WENZHAI
查看更多>>2008年起报道论文全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梅花的审美价值在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邬占乾宋俊勇
    126-127,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梅花的花色、叶色、果实以及姿态等4方面所体现的审美特性出发,分析其在景观设计中产生的景观效应、体现的审美价值和独特的文化内涵,为梅花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梅花景观设计审美价值梅文化

    浅谈花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徐冰莫烨犇金晨莺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园林花境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并合理选择花境植物是发挥花境景观优势的关键所在。文章按照花境设计的流程,阐述花境立面、平面、色彩、季相、背景等方面的设计方法,供园林花境设计参考。

    花境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室外菊花展会的布展实践探讨--以洛阳市王城公园金秋菊展为例

    李韶霞刘广林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洛阳市王城公园连续举办的8届金秋菊展的布展情况,对节会菊花布展的经验与得失进行分析与总结。

    菊花展扎景立体造型

    人工湿地植被恢复规划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南湖湿地公园为例

    朱东贺闫晓云
    134-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呼和浩特干旱少雨、降水量少而不匀、寒暑变化剧烈的气候特点,探讨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植被恢复选择、配置以及植物群落构建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不同立地条件下湿地公园的绿化种植设计与相应的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湿地植被的恢复与生境改造。

    人工湿地植物恢复南湖湿地公园

    随身的景观:晚明文人刘士龙的林泉巧构

    赵宇翔王爱霞贾震庞亚洲...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笔园林的构建发轫于文人对“梦里溪山”的不懈追求,以晚明文人刘士龙刻画纸上园林乌有园为个案,揭示园林在晚明文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探索晚明文人园林审美趣味及其冲突与变化。

    梦里溪山乌有园儒匠文人晚明

    城市居住组团中心环境设计技巧

    王岩杨淑涵
    139-140,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居住生活环境的整体要求也不断提升,而我国城市国民生活空间内现存住宅小区,因在原始的施工建造形成阶段就存在一系列的明显缺陷,从而使一部分居民小区工作项目提前进入使用功能老化期,特别是空间地理位置处于偏远地带的城市居民小区表现更为突出。文章以青岛市的居住基地为例,对居住组团中心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进行论述。

    居民住宅组团中心环境设计居住规划

    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研究

    赵贞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中空间划分丰富,空间层次较多,而分隔空间的园林要素即构成园林边界,边界同时又具有联系各个空间的作用。文章以古典园林中的廊和水体为例,通过对廊和水体的景观边界形式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园林景观边界地带或过渡区域特殊的营造手法,采用柔性化方法,利用景观边界将园林空间联系为一个整体。

    园林空间景观边界营造方法柔性化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策略研究--以杭州大江东江海湿地概念性规划为例

    黄妍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实现生态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和谐统一,其中,湿地生态资源的保护是湿地公园开发建设的基础。在我国湿地公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当前湿地公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文章以杭州大江东江海湿地规划为例,着重从湿地生态水系的构建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两方面探讨湿地公园的保护策略,并提出建构新型的圈层保护模式,以更好地保护湿地资源及合理地进行开发建设。

    可持续发展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策略

    浅析杭州市与广州市居住区植物应用差异

    赵君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是居住区景观设计和营造中的重要因素。阐述广州、杭州两地居住区建设中的植物材料选择、植物配置模式和造景特色,比较其特点,分析其差异,以期为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居住区植物应用差异杭州广州

    南京下关滨江景观设计中几何形式语言与空间功能的应用

    冯雅赵阳臣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发生巨大转变,对景观设计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实现景观设计的优化成为景观设计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以南京下关滨江景观设计为例,对其几何形式语言与空间功能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我国景观设计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南京下关滨江景观设计几何形式语言空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