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临床应用的药事服务专家共识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临床应用的药事服务专家共识》编写组张玉
    1603-1612,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皮下给药制剂工艺的快速发展,已有静脉注射剂型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相继获批皮下制剂且数量逐渐增长.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工艺、药动学特点、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临床合理使用、药事管理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针对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规范指导意见.为此,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专家,基于现有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临床用药经验,提出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定义,同时围绕全球已上市抗肿瘤药物创新皮下制剂的特点、临床合理应用、药事管理、药学监护等方面给予建议和指导,以期提高此类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抗肿瘤药物皮下制剂药事服务专家共识

    小续命汤调控NLRP3对CPZ诱导脱髓鞘小鼠的保护机制

    杨琬芳许晶任桓莹苑舒文...
    1613-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小续命汤(Xiaoxuming Decoction,XD)对双环己酮草醜二腙(cuprizone,CPZ)诱导的脱髓鞘小鼠的神经炎症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trol)组、CPZ组、XD1组(低剂量)和XD2(高剂量)组.每组10只小鼠,Con-trol 组不建模,其他 3 组每 日喂饲 0.2%CPZ建模,第28日起XD1和XD2组分别给予30g·kg-1,bid和30 g·kg-1,tid XD灌胃,Control组和CPZ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持续至第42日.通过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表现,LFB染色和MB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胼胝体髓鞘脱失情况,脑组织小胶质细胞IBA1染色,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11b,HMGB1,TLR4/NLRP3/Caspase-1炎症小体和炎症介质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与CPZ模型组比较,XD治疗组小鼠进入闭臂次数减少和闭臂运动距离缩短,高剂量治疗组效果尤为显著(P<0.05,P<0.01),改善胼胝体髓鞘脱失(P<0.05),降低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浸润(P<0.05);减少HMGB1、TLR4和炎症小体NLRP3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P<0.05),降低细胞因子 Caspase-1、IL-1β和IL-18的 mRNA(P<0.05),抑制 Akt/NF-KB 通路活化(P<0.05).结论:XD 可能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表达,抑制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和浸润,进而降低CPZ模型神经炎性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小续命汤双环己酮草酰二腙髓鞘脱失神经炎症NLRP3炎症小体

    基于PI3K/Akt/mTOR研究毓麟养巢针药治疗大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及机制

    黄艳辉吴绘春朱慧香李淑毅...
    1620-1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PI3K/Akt/mTOR,探讨毓麟养巢针、药对POI大鼠的卵巢功能恢复及机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西药组.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造模成功后,中药组、针刺组和针药组分别给以相应的中药煎剂10mL(19.85g生药)·kg-1·d-1灌胃、针刺及中药灌胃联合针刺,正常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10mL·kg-1·d-1灌胃,西药组予芬吗通配液后10mL·kg-1·d-1灌胃,连续4周.取各组大鼠卵巢、子宫进行HE染色,ELISA法检测血清性激素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卵巢p-PI3k、p-Akt、p-mTOR及Bax、Bcl-2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处理组大鼠体质量、脏器湿质量和脏器指数改善(P<0.05),子宫、卵巢形态明显恢复,各级生长发育的卵泡和黄体数量增加,AMH、E2、INH-B、p-PI3k、p-Akt及p-mTOR、Bcl-2水平升高(P<0.05),FSH、LH、Bax明显降低(P<0.05);同时,各中医药组具有与西药组相当或更强的治疗作用,且针药组各指标回调优于针刺组、中药组、西药组(P<0.05).结论:毓麟养巢针、药,通过回调PI3K/Akt/mTOR介导的Bax/Bcl-2表达,改善卵巢功能;二者结合比针或药单独使用,可显著改善POI大鼠卵巢功能.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毓麟养巢针毓麟养巢方PI3K/Akt/mTORBax/Bcl-2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体外实验探讨金钗石斛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机制

    曾美玲李朝阳胡乔耿克用...
    1627-1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体外实验探讨金钗石斛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筛选出金钗石斛提取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潜在靶点,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利用Autodock Vina 1.1.2对所筛选出的核心靶点与核心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MTT法考察金钗石斛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大鼠胰岛素瘤β(INS-1)细胞和小鼠胰岛素瘤β(NIT-1)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Western blot方法考察金钗石斛提取物对NIT-1细胞的胰岛素信号通路核心靶点的影响,进行体外实验验证.结果:GO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金钗石斛治疗2型糖尿病主要与胰岛素调节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金钗石斛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来治疗2型糖尿病.筛选出5个核心靶点,包括AKT1、SRC、EGFR、MAPK1、PIK3CA;6个核心化合物 gigantol、moniliformin、moscatilin、tristin、dihydroconiferyl、trans-N-coumaroyltyramine.核心靶点与核心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合能均不超过-6.7kcal·mol-1.金钗石斛提取物能够改善STZ诱导INS-1细胞和NIT-1细胞损伤,保护胰岛β细胞,发挥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金钗石斛提取物能够提高受损胰岛β细胞的p-PI3K、p-PI3K/PI3K、p-AKT、p-AKT/AKT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金钗石斛提取物通过胰岛素信号通路中PI3K-AKT途径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合成分泌,从而治疗临床2型糖尿病.

    金钗石斛2型糖尿病生物信息学体外实验

    基于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的蛇莓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

    陈笑天廖君李聪梁勇...
    1635-1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结合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蛇莓发挥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大鼠灌胃给予蛇莓水提液,眼眶取血并分离血清.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Agilent Masshunter Qualitative Analysis数据处理系统,通过对比蛇莓水提液、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结合对照品、二级谱图和已有文献,对蛇莓入血成分进行鉴定.利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入血成分靶点,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利用Jvenn网站取成分靶点和疾病靶点的交集,通过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相互作用关系(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软件对入血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使用Pymol软件对分子对接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根据质谱分子量、碎片裂解规律并结合对照品、文献及数据库等相关信息,从大鼠含药血清当中鉴定出27个原型入血成分,包括黄酮类9个,有机酸类8个,苯丙素4个,香豆素3个,三萜类2个,醛类1个.化合物和疾病共有靶点356个,通过PPI网络筛选出SRC、EGFR、AKT1、TNF等11个核心靶点.KEGG分析结果显示蛇莓主要通过调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耐药性通路、TNF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对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蛇莓关键成分与核心靶点的结合能力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能高效、灵敏地分析蛇莓的入血成分.蛇莓中的金丝桃苷、紫云英苷、木犀草素等黄酮类物质和鞣花酸等酚酸类物质可能是其发挥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并通过EGFR、HIF-1、TNF等通路调节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药理作用.该研究阐明了蛇莓的药效物质基础,为继续研究与开发蛇莓提供参考.

    蛇莓UPLC-Q-TOF-MS血清药物化学药效物质基础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枸杞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及AKT/eNOS通路的影响

    叶先智姚桂芬付守芝赵晶...
    1645-1650,1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对脓毒症所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研究对象,脂多糖诱导构建脓毒症引起的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细胞模型,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CRP及TNF-a的水平,鉴定模型构建成功与否.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处理脂多糖诱导前后的HUVECs,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枸杞多糖的最佳作用剂量.将HUVECs分成5组:对照组、模型组、枸杞多糖组、AKT抑制剂组和AKT抑制剂组+枸杞多糖组.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ROS水平,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内MD 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KT、p-AKT、eNOS、p-eNOS和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ROS水平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细胞内AKT、eNOS蛋白磷酸化水平和V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枸杞多糖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1),抑制细胞凋亡(P<0.01),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和MDA含量(P<0.01),促进AKT和eNOS的磷酸化(P<0.01),上调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P<0.01),而AKT抑制剂组趋势相反;与AKT抑制剂组相比,枸杞多糖能够逆转AKT抑制剂的上述作用(P<0.01).结论:枸杞多糖能够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内皮功能障碍,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AKT/eNOS通路的激活有关.

    枸杞多糖脓毒症氧化应激AKT/eNOS通路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回肠中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含量

    刘玥韩竺杭袁叶王丽楠...
    1651-1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鼠回肠中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进行检测.色谱柱为X Bridge BEH C18柱(100 mm×2.1 mm,2.5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1;柱温为40℃;进样量为5µL;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结果:5-羟色胺在25~1 00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1),定量下限为25 ng-mL-1;5-羟吲哚乙酸在50~2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定量下限为50 ng-mL-1. 5-羟色胺和5-羧吲哚乙酸的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准确度在96.90%~105.22%范围内,提取回收率均大于90%,稳定性良好,基质影响较小.测得大鼠回肠中5-羟色胺的含量为(2 533.62±225.08)ng·g-1,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为(1 365.19±69.18)ng-g-1,5-羟色胺的转化率为0.54士0.03.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方法准确灵敏,快捷高效,能够准确测定大鼠回肠中5-羟色胺和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为探究大鼠回肠中5-羟色胺的代谢情况提供可靠的方法支持.

    HPLC-MS/MS5-羟色胺5-羟吲哚乙酸回肠神经递质

    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的疗效:一项10年的真实世界队列研究

    梁虹艺薛盖茨万宁叶嘉盛...
    1657-1662,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20年5月在单一中心接受广谱抗菌药物单用(BSA)或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NCBSA)类药物治疗的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PSM),以调整2组在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方面的潜在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住院时长和总住院费用.同时,根据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和是否进行腹腔手术来分析亚组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9对倾向评分匹配的病例.两组临床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236).BSA组住院时间较短(18d vs.27d,P=0.001),住院费用较低(85 185.7元vs.187 898.3元,P<0.001).但NCBSA组患者的体温和PCT高于BSA组(分别为P=0.007和P=0.045),NCBSA组的CRP和WBC值也较高,但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105和P=0.170).NCBSA组接受腹腔手术的患者更多(92例vs.38例),这表明NCBSA的感染和临床情况可能更严重.亚组分析显示,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术后是否合并感染不影响两组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广谱抗菌药物联合硝基咪唑类药物治疗腹腔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单独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相似,但是否在腹腔术后患者中联合使用硝基咪唑类仍需更多的临床证据.

    腹腔感染广谱抗菌药物硝基咪唑临床疗效

    头孢菌素类药物罕见不良反应DRESS综合征文献分析

    王樟根竺嘉幸周峰周晓峰...
    1663-1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头孢菌素类药物致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疹综合征(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 syndrome,DRESS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收集头孢菌素类药物导致DRESS综合征的病例报道,对筛选出的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有效文献34篇,涉及患者36例,男性22例(61.11%),女性14例(38.89%);致敏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病例数共24例(66.67%);头孢菌素类药物致DRESS综合征的潜伏期均值为(19.40±11.25)d;24例(66.67%)患者在用药14 d之后出现不良反应;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面部水肿、淋巴结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及内脏受累,最常见受累的器官为肝脏24例(66.67%),其次是肾脏11例(30.56%).所有患者在予以皮质类固醇、抗病毒药物、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联合乙酰半胱氨酸、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和贝那利珠单抗等治疗后,33例(91.67%)好转,1例(2.78%)患者结局未知,2例(5.56%)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急性心肌心包炎.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致DRESS综合征的患者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多数患者潜伏期大于14 d;致敏药物主要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早期诊断和停用致敏药物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皮质类固醇、抗病毒药物、免疫球蛋白、免疫抑制剂、贝那利珠单抗等治疗药物有益DRESS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临床上应提高对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能导致DRESS综合征的认识和处置水平,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头孢菌素类药物DRESS综合征文献分析

    减量利妥昔单抗治疗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单中心观察研究

    单慧亭王钰博吉鹏徐跃洳...
    1669-1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减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与环磷醜胺(cyclophosphamide,CYC)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AAV]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23年4月新诊断和复发AAV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RTX组和CYC组.同时收集2组基线及3、6、12个月患者的伯明翰血管炎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糖皮质激素用量、白蛋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24 h尿蛋白定量,并记录药物使用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比较2组缓解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RTX组患者41例和CYC组患者81例,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缓解率无明显差异(P>0.05),RTX组的BVAS评分、糖皮质激素用量低于CYC组(P<0.05);治疗后12个月,RTX组缓解率高于CYC组(P<0.05),RTX组患者BVAS评分、糖皮质激素用量、Scr低于CYC组(P<0.05).2组复发率在6个月、12个月均无明显差异(P>0.05).安全性方面,RTX组低丙种球蛋白发生率高于CYC组(P<0.05),CYC组治疗期间出现胃肠道反应,其余不良事件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减量RTX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AAV可明显缓解疾病活动度,减少激素剂量,延缓疾病进展.

    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ANCA相关性血管炎疗效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