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指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指南
中国医药指南

王宝群

旬刊

1671-8194

zgyyzn2004@163.com

010-58767077,58768306,56290550

100022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中国医药指南/Journal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正式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刘林
    154-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观察组增加米力农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38%),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EF、CO、SV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良好,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米力农注射液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

    肺结核病原体和易感因素及结核分枝杆菌优势耐药谱的研究

    阎秋
    15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肺结核病原体和易感因素及结核分枝杆菌优势耐药谱研究。方法 使用罗氏培养基和PNB、TCH生长试验,选取从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某院收治县镇临床诊断为肺结核患者70例和70例复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抗酸染色体阳性痰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分离培养以及菌种鉴定。依据浓度比例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分枝杆菌对链霉素(SM)、异烟肼(INH)、利福平(RFP)等敏感度。使用统计学形式对肺结核分枝杆菌存在优势耐药模式以及易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0例分枝杆菌中有88%为结核分枝杆菌,10%为非结核分枝杆菌,复治患者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高于初治患者。70例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中,有75。1%的菌株对各种实验药物敏感,24。1%菌株对一种抗结核药物敏感、24。5%菌株至少对一种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6种抗结核药物SM和INH耐药率是比较高的。而复治患者结核分枝杆菌对INH耐药性是最高的,然后是SM,其他药物耐药性排序相同。2、3、4药物优势耐药组合分别为INH+SM、INH+RFP+SM和INH+RFP+SM+EMB。结论 复治肺结核杆菌耐药性显著高于初治结核患者,复治肺结核患者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以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显著优于初治肺结核患者,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肺结核病原体易感因素结核分枝杆菌优势耐药谱

    研究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陈雅杰
    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7年~2019年,在某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50名,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研究人员的传染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传染病的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实施健康教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人们的传染病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人们对传染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达到全面保障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作用。

    健康教育传染病预防控制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王雪莲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超声检查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入组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对比两组各项超声指标并总结影像学特征。结果 研究组患者卵巢总面积和卵巢髓质面积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双侧卵巢动脉 RI 低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患者子宫动脉 PI 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卵巢动脉血流信号较对照组弱,血流信号间质较对照组粗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中超声检查效果良好,能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进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超声检查应用影像学特征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胡凤贤
    15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照观察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终止早孕患者14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70)和实验组(n=70),对照组选择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实验组选择人工流产,比较两组完全流产、流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阴道出血时间、流产疼痛水平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流产疼痛水平高于对照组,其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其流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各有优势和不足,临床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终止早孕的方式。

    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终止早孕效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研究

    姚平
    16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探究针对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分别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小儿穿孔性阑尾炎患者70例,在我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进行治疗,按照接诊顺序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5例。观察组实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7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术后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均较短,且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穿孔性阑尾炎的创伤小,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速,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小儿穿孔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腹腔镜

    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

    李琳
    16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的疗效和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比在我院接受治疗所有患者(90例)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包含胰岛β细胞的功能强弱、FPG含量、葡萄糖刺激下的分泌胰岛素含量及C肽曲线下面积的大小、胰岛素抵抗指数大小、2hPG含量、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出现情况以及GHbA1c等)。结果 对比治疗前后90例患者的各项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强弱、FPG含量、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含量及C肽曲线下面积大小、胰岛素抵抗指数强弱、2hPG含量、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出现情况以及GHbA1c含量)发现,除Homa β指标在治疗后比明显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或P<0。01)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且治疗过程没有不良反应的现象。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效果明显,且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2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心脏功能的影响价值分析

    张乐
    163-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上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心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本院内科治疗的9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就诊时检测所有患者的血脂、超声心动图,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阿托伐他汀,用药6个月之后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和心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没有进行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G(三酰甘油)、TC(血清总胆固醇)、LDL(低密度酯蛋白胆固醇)、HDL(高密度酯蛋白胆固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功能指标(LVEF)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同时可以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阿托伐他汀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心脏功能

    TSPOT.TB检测对肺结核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安东成于滨王琳王心愿...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TB)在肺结核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就诊确诊98例肺结核患者的T-SPOT。TB检测结果、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TB-Ab)结果、罗氏培养结果、及菌种初步鉴别试验结果。分析比较T-SPOT。TB检测与TB-Ab检测两种方法。结果 98例肺结核患者中,T-SPOT。TB检测结果为阳性有84例,阴性有14例,阳性率为85。71%;TB-Ab检测结果为阳性有70例,阴性有28例,阳性率为71。43%。罗氏培养阳性38例,T-SPOT。TB检测结果为阳性有35例,阴性有3例,阳性率为92。110%;TB-Ab检测结果为阳性有31例,阴性有7例,阳性率为81。6%;对罗氏培养阳性的38例进行菌种初步鉴别试验,其中结核型分枝杆菌为35例,非结核分枝杆(NTM)为3例;结核型分枝杆菌35例中,T-SPOT。TB检测结果为阳性有35例,阳性率为100。0%;TB-Ab检测结果为阳性有31例,阴性有4例,阳性率为88。6%。结论 T-SPOT。TB检测敏感性优于TB-Ab检测,在肺结核病患者辅助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

    结核病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

    桡骨远端T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郐吉国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者临床以T型锁定骨板行内固定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以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医院收治的9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者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病床单双号分组,观察组人数46例(T型锁定骨板内固定)、对照组人数45例(支架外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骨折恢复疗效佳,且骨折愈合用时短,尺偏角、掌倾角恢复好,P<0。05。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老年者临床以T型锁定骨板行内固定治疗,疗效理想,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恢复好,骨折愈合用时短。

    不稳定疗效骨折桡骨T型锁定远端